书城成功励志7天养好你自己
16859000000024

第24章 星期日健康课(1)

养身:健康,才能更美丽

女人的身体保养

女人首先要会养气血

女性的月经、胎孕、生育以及哺乳等生理特点皆易耗损血液,所以女性的机体相对容易处于血不足的状态。因此,女性养生保健首先应重视保养气血,气血通,则不得病。血足才能使面色红润靓丽,经血正常,精神旺盛。若不善于养血,就容易出现面色萎黄无华、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倦怠乏力、发枯肢麻、经血量少、经期延迟、舌淡脉细等症状。严重贫血时,还容易出现皱纹早生、华发早生、更年期提前等早衰症状。

西医说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而对于中医来说,人体最需要的就是气和血。可以说人体就是靠气血在供养着,气行血行,气滞血淤。气血充足,运行通畅,人就会健康长寿,否则就容易得病。

中医所推崇的阿胶、红枣、当归,还有留传千古的四物汤等都是补血的;而气功、太极拳、六字诀等都是用来调气的,只要气血和顺,人体自然不会出问题。所以说,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气血。

养气血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补,通过睡眠、药物和食物等方法来补充足够的气血,气血充足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二是运,光把气血补足了不够,还得把它们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否则仍徒劳无功。这就相当于我们开工厂,先要投资(买食物和药物),然后生产出成品(经过脾胃消化成气血),最后再运输出去(气血运行),前面都是辅助工作,最后才是产生效益(身体健康)的关键。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说的“气血流通为贵”也是这个意思。如何补足气血呢?现代人物质条件充裕,不用格外强调,但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被人们忽视,似乎吃进去了东西,就等于补充了营养,身体就健康了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自然界的风寒燥火,人的喜怒哀乐,都会对气血的运行产生影响,会干扰本来正常运行的气血,使之偏离正常的轨道,从而导致脏腑得不到该有的滋润而出现病变,所以中医说“怒伤肝,恐伤肾”。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气血顺畅运行,不出现逆转呢?这个就得从经络来说了。我们知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经络,气血如果运行不畅,就会堵在那里,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将堵塞的经络打通。所以,中医最强调的一个词就是“疏通经络”。在我们人体内有12条正经,8条奇经,气血运行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不定在哪个地方就淤滞了。

一般来说,淤滞的地方按压会疼痛,这也就是中医说的“痛则不通”。这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这些痛点上以按摩的手法轻轻揉按,揉到不痛了,问题也就解决了,这就是“通则不痛”。身体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反映在经络上,哪里出了问题,就在对应的经络上敲敲揉揉,找到痛点,揉到不痛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这些痛点如果不按、不理会的话,人们一般是感受不到的(除非淤滞到一定程度)。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跟我们的身体“对话”。洗澡时、睡觉前,在身上多捏捏、多按按,这就好像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一样,没事要多去公司的各个部门走走,这样才能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免得留下后患。不过,凡事要因时因事而异,我们不可能同时走遍三山五岳,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照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以,当心情郁结的时候,要想着可能肝经有淤滞;一顿不小心吃多了,或者油腻了,饭后两小时想着推推脾经;工作累了,压力大了,晚上想着好好地揉揉心包经……就像对待自己的爱人一样,让它操劳了一段时间,总得想办法好好慰劳一下才好。这样,身体各部位才会心甘情愿地为我们服务。

女性养血补血,首先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心情愉快,心态平和,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体内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

其次,注意日常饮食调理。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女性养血,日常应从饮食入手,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等营养食物,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很多女性朋友为保持身材,采取单一食物减肥法,这种方法对女性养血补气非常不利,均衡营养、平衡膳食才是最合理的养生之道。

最后,应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养成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少酒、不偏食、不熬夜、不吃零食、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及充沛的体力,并做到起居有时,娱乐有度,劳逸结合。

此外,还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朋友,应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气功、跳舞等,吸收新鲜空气,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

下面的小方法可以测试一下你是否贫血。

1.看睡眠

成人假如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 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2.看耳朵

有些人的耳朵小,看上去僵硬,而且外形上看起来已有些变形。年轻人除了看耳朵的形态还要看后天的情况,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假如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假如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则代表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须高度注意。

3.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 有血丝,这就表明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 、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4.看运动

运动时假如出现胸闷、气短、疲惫难以恢复的状况,代表气血不足,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就很好。

5.摸手的温度

假如手一年四季都是暖和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假如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假如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7.看青筋

假如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假如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假如掌心下方接近腕横纹的地方纹路多、深,就代表小时候营养差,体质弱,气血不足。成年后,这类女性易患妇科疾病,男性则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风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食指 、中指、无名指上应不超过1/5。假如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 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假如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女人不能让自己冷

冷是一切麻烦的根源。冷女人血行不畅,手脚冰凉而且痛经。血行不畅,面部就会长斑,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皮肤就没有生气,所以很多女人皮肤像细瓷一样完美,却一点不青春,假假的感觉;而一些年轻女人再怎么长痘痘还是很有生机。更可怕的一点是,女人的生殖系统是最怕冷的,一旦体质过冷,它就会选择长更多的脂肪来保温,肚脐下就会长肥肉。而一旦气血充足温暖,这些肥肉没有存在的必要,自动就会跑光光。

1.女人血气不足才畏寒

女性怕冷的现象,北方比南方更加明显。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暖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故而怕冷。究其原因,一部分妇女是先天体质,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大病久病所致,如长期月经过多,或宫外孕失血,或胃肠疾病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中医认为,气血是相辅相成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失血必导致气的虚弱,而气属阳,因此,气虚也会出现怕冷畏寒,常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懒于说话。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源于阳虚,应该及时进补或治疗,尤其是发育过程中的女孩子,冬天手脚冰凉,容易感冒,及时治疗则可改善其体质。

2.姜茶是抵御寒气的良方

中国的药草文献很早就有关于生姜的记载,民间有“姜佐百味”、“姜避百邪”之说。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生姜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益脾健胃的功能。现代医学科学分析表明,生姜中所含有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产生温热的感觉;同时,还有促使汗毛张开、排出汗液、驱除邪寒的作用。因此,中医常用生姜汤作为治疗受风寒引起的伤风感冒的药方。日常生活中,淋雨受寒,不要不当一回事,也不用马上吃感冒药提前预防。这个时候,喝碗姜茶,最能抵御寒气。

3.经期不调要避寒

现代女性因工作紧张、压力过大,作息时间没有规律,常受到经期不调的困扰,又因月经没有规律,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其实,职业女性无须为此伤神,只要平时从心态和生活习惯两个方面调理,生理问题一般都能恢复规律。

首先,职业女性一定要注意起居饮食有规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不要贪吃生冷类的食物,比如梨、香蕉,尤其在炎夏,应避免喝冷饮。同时不要吃辛辣类的东西,像辣椒等,不然会引起痛经。在经期,女性应补充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多饮白开水,尽量避免着凉,也要少喝酒。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一般的女性都是宫寒。这就说明女性特别怕凉,一受凉,就容易肚子疼,造成痛经。夏季长时间吹空调,就会导致这种情况。特别是现在的办公室女性,要注重保暖。在办公室工作,空调的温度不要太低;最好要穿袜子;避免坐卧石凳;同时不要久吹空调、风扇。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慎用凉席。因为月经期间,女性处于轻度的失血状态,凉席容易使盆腔、子宫部位的血管收缩,阻碍血液循环,造成痛经或经量减少。此外,不要久坐,休息时间适当去户外做一些热身运动。一旦出现了痛经,可喝点糖水,或在腹上放个热水袋。

其次,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开朗、平和的心态,学会给自己卸去不必要的压力,摆脱经期紧张、郁闷、烦躁情绪。

还有就是要注意服用一些活血化淤的中药和食品。这一点要很小心,不是每个人都有淤血,化淤过甚,就会损伤身体,比如造成月经量过多。所以可以根据月经量和经血的黏稠度、脸上有没有斑点来判断。活血化淤类的中药有:益母草、桃花、桃仁、红花,这是从温和到厉害排序的,建议吃前两种就行了。可泡茶服用(热茶),用桃花泡酒更管用,这些茶和酒还可以用来擦脸,祛除脸上的黑斑。

要改变阳虚体质,消除怕冷的感觉,轻者可进行食疗,如畏寒肢冷伴有白带清稀、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腰酸冷痛等症状者,一定要服药治疗。立冬之后是进补的最佳时机,女性朋友可试用以下食疗方:

(1)鹿茸炖鸡:主要治疗体弱阳虚、头晕怕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月经稀少、子宫虚冷等诸虚不足。

食材:鹿茸2克,枸杞子10克,生姜3片,去骨鸡肉50克,加水炖服。

(2)当归羊肉汤:此汤补气血,也可以用吉林红参代替人参。月经期间不宜服用,因为当归有活血之效,服用后导致出血增多,会加快铁质的流失。

食材:当归20克,人参10克,生姜10克,黄芪30克,羊肉300克,加水炖服。

气血虚弱引起者应在补气的基础上加补血的药物,高丽参是最好的补气生血的药物,常见的当归、熟地、阿胶、黑豆等也有不错的补血效果。

需要治疗者,千万不能乱投医,应到正规的中医院就诊。需指出,怕冷不能单纯依靠温补的药物来改善,还要多锻炼身体,常做运动,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抵御寒冷的能力。

养护乳房,保持乳腺健康

对于一个爱美的女性来说,一对健康而丰满的乳房对她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就要求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心情愉悦

众所周知,乳腺增生最怕的就是心情好。因为你的心情好,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受到干扰,黄体孕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增多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增生,已增生的乳腺也会在正常水平下的黄体孕激素的照顾下逐渐复原。

2.重视妊娠哺乳

妊娠令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增生。

3.吃低脂高纤食物

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增加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还有,控制动物蛋白摄入,以免雌激素过多,造成乳腺增生。

4.营养充足

充足的营养可以保持乳房的肌肉强健,脂肪饱满。所以,女性忌盲目节食减肥。

5.调理月经

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乳腺增生,通过调理内分泌来调理月经的同时,也能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

6.注意清洁

乳房的清洁很重要,要经常清洗乳房,特别是乳头、乳晕部分,这一点对于那些先天性乳头凹陷者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