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3
16860200000012

第12章 民俗(11)

河神。黄河流域出现了统一的文化以后,各地共同的黄河之神开始得以确立。河伯是人们最为熟知的河神。史书记载河伯是一条大鱼,或说他是半人半鱼的精灵。冯夷是知名度仅次于河伯的黄河之神。他有许多别名,例如冰夷、无夷、冯循、冯修等等。信仰河伯或冯夷的地区是黄河流域两个最主要的部落集团。随着信仰河伯的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强盛,其力量逐渐处于统治地位。于是,把河伯作为黄河之神的文澳门妈祖庙化终于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河伯也就成为黄河流域共同承认的黄河之神了。

江神。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相距甚远,因此长江之神不如黄河之神那样受人尊崇。作为整体意义上的长江之神崇拜,主要出现于大一统国家出现之后,由国家统一进行祭祀。为了方便祭祀,历代朝廷给他的封号有广源公、广源王、广源顺济王等等。也有人以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为长江之神,但都没有造成很广泛的影响。

淮神。神话中的淮水之神是无支祁。淮神的外形奇形怪状,与猕猴有类似之处,据说很有神通。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将他颈锁大索,鼻穿金铃,锁于淮阴龟山脚下,淮水才得安流。秦朝时,淮神被朝廷列入祀典。汉代,皇帝派遣使者祭祀。唐代和宋代,都封淮水之神为公,元代,封为“长源广济王”。

济神。济水之神在秦朝被列入祀典。汉代,皇帝派遣使者祭祀。唐代和宋代,都封济水之神为公。元代,封为“清源汉济王”。济神祭祀的庙宇在济水的发源地,河南济源县城西北约两公里处。

天后。天后也属于海神,但她的影响远在四海之神之上。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甚至包括许多离海并不太近的地区,都有祭祀天后的习俗。对天后的称呼有很多,如妈祖、天妃、海神娘娘等。祭祀天后的习俗,大概起于宋代。洪迈《夷坚志》记载:“兴化军境内,地名海口,旧有林夫人庙。莫知何年所立。室宇不甚广大,而灵异素著。凡贾客入海,必致祷祠下,求怀筊,祈阴护,乃敢行。盖尝有至大洋遇恶风而遥望百拜乞怜,见神出现于樯竿者。”这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对天后的虔诚祭祀。关于天后的出身。说法不一。大致说来,她本是五代时(一说宋初)福建莆田湄洲屿人,姓林名默,其父林愿任都巡检。林默生有异禀,长大后懂得运用法术,并且能预言吉凶之事,还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之间”。生前她常常给当地百姓治病,死后,她也常常显灵于海上救人。这些记载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天后可能确有原型。她很可能有高超的行舟技能和水性,但是如“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之间”等,则是人们对她的能力的夸大和神化。作为海神,天后的神通主要是保佑在海上活动的人的安全。如帮助剿灭海盗,使人免于海盗之祸,以及使行舟之人免于风涛之患等都属于天后的职责范围之内。对天后的祭祀在福建、广东、台湾等沿海地区十分盛行。天后显灵在海上保护行舟安全的故事,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都有很多。天后既能救人于海中,也能救人于江中。除了沿海地区,有很多沿江地区的人们也虔诚地信仰天后。除了在江海中救人之外,天后还有保佑国家平安、主晴雨等重要功能。三月二十三,是天后的生日,信仰天后的地方,在这一天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云:“三月二十三日,俗传为天妃会。建醮扮俏饰童男女如元夕,宝马彩棚亦百队。”这一天,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有人甚至不远数百里而来,到金碧辉煌的娘娘宫祭祀。所有可泊船之处,几乎无隙可寻。“红颜白鬓,弥漫于途”。例如创建于北宋年间的福建湄洲的妈祖庙,是祭祀天后的祖庙,每年香火都很旺盛,祭祀的人很多。

古代帝王除了祭祀水神,还要祭祀山神。

山神祭祀也有很古老的传统。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山也是如此。雄伟的高山上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的确给人以神仙居所的感觉。最为著名的山神就是五岳之神,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在这五座山上都有祭祀山神的庙宇。历代帝王都对五岳之神有所加封,一直加到了“帝”一级。推本溯源,五岳信仰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恐惧、敬仰和由此而生的崇拜。对五岳之神的祭祀被纳入了国家祀典,受到朝廷的春秋祭祀。五岳神是山神的代表,立有岳神庙,分为五方,管辖全国。除了官方的祭祀,民间对山神的信仰也十分虔诚。

东岳泰山是五岳之中宗教色彩最为浓烈的名山。古代帝王常在此举行封禅祭天地的祭礼,以此证明皇帝是天子,以利于巩固帝王之位。民间信仰中,泰山具有主生死、收人魂的职能,被看做是生命之神。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神的生日。其他四岳只在本境内立庙祭祀,惟独东岳庙遍布各地,称做“行祠”,东岳庙会成为全国性的祭祀神明的节日。西岳华山之神,其服饰仪仗和所乘坐的龙都是白色的。他的职能,是主世界金银铜铁这些金属,兼管羽翼飞禽。北岳恒山之神的服饰和坐骑都是黑色的,职能是管理江河淮济和虎豹走兽、昆虫虺(huǐ)蛇之类。南岳衡山的服饰和所乘之龙是赤色的,他主封疆分野,兼督鳞甲水族。中岳嵩山之神的服饰和坐骑都是黄色的,他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啖。除了五岳之神,其他许多山都被认为神灵主之。这些山神都渐渐被世俗化。

古人认为,山神和水神虽然都是保佑人们的神灵,但是假如人们不虔诚地信仰他,隆重地祭祀他,神仙们也会采取种种手段报复或者说提醒人们注意,要求人们更加崇拜他们。自然现象是不依人们的意愿改变的,对山神水神的祭祀也一直没有间断。到今天,我们已经了解了自然的一部分奥秘,知道祭祀是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对山神水神的祭祀也不再具有过去的意义,而是仅以一种具观赏性的民俗活动而存在。

门神、灶王爷

门神、灶神和财神,是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灵,他们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这三位神深入千家万户,贴近人民生活,祭祀他们的风俗一直保留到今天。

中国人很早就有除夕贴门神的习俗。上古已将门祀列入“五祀”之中,《礼记·月令》记载,门神是“阴气之神”,而鬼又为“阴气贼害”,故门神在风俗中的主要功能便是驱鬼。

门神的出现有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化过程,其信仰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据《山海经》记载,沧海度朔山上有棵大桃树,枝干的东北曰鬼门,有万鬼出入。树上有神荼、郁垒俩兄弟在树下检阅百鬼,如果发现有恶鬼胡作非为、祸害人间,就把它们绑起来让老虎吃掉。于是,人们就在桃木上塑二人的画像镇鬼,这就是门神的最早来历了。到了唐代,门神又有了变化,出现了两个将军——秦琼和尉迟恭,一个白脸,一个黑脸。据《三教搜神大全》记载,唐太宗患病时,夜里常听到鬼呼叫,令他寝食难安,于是就让秦琼和尉迟恭两人把门护驾,结果休息得很好。之后,干脆就把二人画像张贴在门上。这种做法流传到民间,人们争相效仿,秦琼和尉迟恭就作为门神守护着各家各户的安全。后来,门神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孙悟空、水浒一百零八将、钟馗等都成了门神。其中,数钟馗最为灵验。从五代开始,人们又把钟馗抬到门神的宝座。门神在其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武门神和文门神的不同系列。武门神包括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温峤、岳飞、赵公明、孙膑、庞涓等;文门神又称“祈福门神”,包括“天官赐福”、“加官进爵”、“三星在户”、“刘海戏金蟾”等,后来还衍生出一批吉祥物为表现主题的门画,如“平安富贵”、“马上封侯”、“一团和气”之类。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兴起,人们开始在纸上印门神。印出来的门神不仅能驱鬼,而且还具有观赏、装饰价值。尔后,门神逐渐演化成了年画,多画历史人物,或以五谷丰登、春牛、儿童、风景、花鸟等为内容。明末清初出现了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等著名年画。新中国成立后,新年画多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劳动生产等为内容。

“灶王爷”就是在民间最为普遍的灶神的俗称。灶神的起源较早,《论语·八佾》载“媚于灶”,可知春秋时就有主灶之神。汉代灶神信仰非常流行。《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载,西汉宣帝时,阴子方腊日早上做饭,见到了灶神,于是把家中的黄羊杀掉奉祀灶神。以后,阴子方暴富,其三世女阴丽华当上了东汉光武帝皇后,阴氏有四人封侯。魏晋南北朝时,灶神的职务明确下来。《抱朴子》上记载,灶神每月最后一天上天汇报人们的罪行,大罪减寿三百日,小罪减寿一百日。那么灶神究竟是谁呢?这个问题自古就众说纷纭。《周礼》上说是祝融,《淮南子》又记载是炎帝,《事物原会》则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此外,《杂五行书》曰:“灶神名蝉,字子郭,衣黄衣,披发。”《荆楚岁时记》记载:“灶神名苏吉利。”《说唐》称:“张百忍,九世同居,故封为灶神。”祭灶起源于古人对火神的崇拜与祭祀,它是原始的遗风残留。周代礼制已将祭灶列入“五祀”,但中古前祭灶却不在腊月,而多在夏日。夏日祭灶,本与火崇拜及太阳崇拜相关,借火性而自养是其功利动因。关于祭灶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以地区划分,北方在腊月二十三日,南方在腊月二十四日。另一种说法是以社会阶层划分,谚语说:“官三、民四、蛋新年灶王爷家五。”就是说,官府在二十三祭灶,一般老百姓在二十四祭灶,蛋民(“蛋”是“疍”的通假字,疍民指常年在水上生活的居民。)在水上于二十五祭灶。祭灶通常由男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子不拜月,女子不祭灶”的民谚。祭灶的目的,是通过灶神上天述职,祈求天神谅解和保佑,保证家庭安宁。在我国,南北各地祭灶习俗极为普遍,祭灶要准备供品,如猪头、鱼、豆沙、瓜果、水饺、麦芽糖。其中,糖是必不可少的,麦芽糖作为“贿赂”,请他上天后给玉帝多“报善”,又能粘住他的嘴巴,避免他“报恶”,有的地方的人们将酒糟抹在灶门口,好让灶王爷醉酒,无法汇报真实情况,有的拿块年糕贴在他嘴上,让他说不出话来。祭完灶便是送灶,灶神被供在各家各户灶头,送灶前夕,通常把旧年的灶神像取下来,去灰晒干,以便祭灶时焚烧顺利,灶神能够尽快升天。另外,还要为灶王爷扎纸马,把灶神像放在纸马上火化,让他骑上天,并且压上纸锭,说是给灶王爷路上的花费。燃烧时要在纸马下面垫上干燥的豆秆之类的东西,一烧起来,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好像在爆竹声中送灶君,民间以燃烧纸马的火势高低卜算来年的丰歉。等到除夕晚上,燃上香烛,摆上供品,将新买来的灶神像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条幅一并贴上,就算是把灶神又请回来了,俗称“迎灶”。

武门神赵公明俗称赵公元帅,是最受人们崇敬的财神。晋朝时,赵公明为死亡之神,梁朝陶宏景《真诰》上说,赵公明能放害气侵人。到了隋朝,赵公明是五大瘟神之一,主秋瘟事宜。在明朝初期,赵公明成了道教中的大神,被张天师收为徒弟,张天师把自己炼成的仙丹分给他吃,于是赵公明就有了很大的本领。张天师命赵公明守护道教的玄坛,因而被天帝封为“正一玄坛赵公元帅”,所以赵公明又被人们称为“赵公元帅”和“赵玄坛”。到了明代中叶,赵公明才作为专职财神而出现的,作于隆庆、万历间的《封神演义》,编写了赵公明成为专职财神的故事,《封神演义》的传播,使人们对财神赵公明的信仰更加普遍。民间所供奉的赵公明财神像,都是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人们认为一年的财运都是由财神决定的,所以,在他生日的前一晚,大家都忙着置办酒席,摆上供品,有猪、羊、鸡、鹅、鱼五盘,期待财神的光临。店员伙计在新一年的去留,也在这一天决定。这一夜,人们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劈里啪啦的爆竹声一直响到天亮。初五一大早,各家店铺争相开市,恭迎顾客上门,第一位进店的顾客被称为“财神”。如果顾客东西买得多,则被认为是来年生意兴隆,如果开市后不久不见顾客光顾,店员就要马上到财神殿烧香。到了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尚也随之改变,金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而赵公明道术高超而又生财有道,于是,人们就把他贴在门上,既当财神又当门神。

饮食的礼仪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礼仪之邦,自古讲究“民以食为天”,崇尚饮食礼仪。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礼一直是中国人行为规范的核心,而礼的产生乃是始于饮食。《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以说,中国饮食礼仪从古至今,由上到下,成规成矩,一以贯之。

饮食礼仪是指在饮食活动中成文的礼数,它是在饮食习俗基础上形成的。最早出现的饮食礼仪,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对此,《礼记·礼运》作了记载,大意为: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做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后来饮食礼仪由人与神鬼的沟通发展成人与人的交际,以便协调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仪的基础。饮食礼仪也逐步起到“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

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史书上说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其中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了若干具体的规定,名目有“乡饮酒礼”、“大射礼”、“婚礼”、“公食大夫礼”、“燕礼”等。周礼受到孔子的赞赏,他对饮食礼仪补充仁、义、礼等内涵,使其能够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孔子的学生们将老师的理论加以归纳和阐述,最后形成《周礼》、《礼仪》、《礼记》三部经典。强调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饮食礼仪和其他的礼法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强调“食不语,寝不言”,即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吃糙米饭菜汤时也得先祭祀,表现出恭敬之情;“席不正,不坐”,意思是坐席不端正就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说的是同本地方的人一起饮食,要等到老人们都离席而去,自己才最后告退。由此可见,中国的饮食礼仪由来已久,在古代社会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