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3
16860200000021

第21章 民俗(20)

打花鼓又叫“花鼓小锣”或“双条鼓”,主要流行于今凤阳县的燃灯、红心、小溪河、大溪河、清塘、梅市等乡,且以燃灯乡为中心。“花鼓小锣钱杆子,燃灯寺的饭碗子”,就是指旧时燃灯寺一带群众靠乞讨为生的悲惨情景。“打花鼓”时所唱的多为“秧歌”。所用的花鼓初为微型腰鼓状,鼓身约三十厘米,鼓面直径约十二厘米;后演变为扁形,鼓状。骨腔为竹或木(泡桐)所制,鼓面是山羊皮,鼓下多系彩帕巾(后改为缀丝穗)。鼓身饰以彩绘,形同陕北腰鼓。及至近代,又有握在手中的小鼓,一手握之,另一手则持两根细竹条制成的豉槌,靠指与腕的力量击出各种鼓点,故又称“双条鼓”。“打花鼓”的击法分“正击鼓”、“侧击鼓”、“上击鼓”等几种。击鼓时,两手随节奏微微起伏,上鼓条击鼓为“冬”,下鼓条击鼓为“巴”,在演出中,曲调或段落间常用双条鼓和小锣敲打一固定节奏“冬巴冬巴冬冬巴”作为过门。这样,不仅可以使演唱者得到休息,加强了表演的节奏感,而且也使民歌小调更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此外,打花鼓的主要舞姿特点是“莲花步”,它出自农民的日常生活,如:“踩菜畦子”、“拾棉花走”、“割麦挖菜”、“抢孩子”、“王二姐割线”、“二妞担水”等。

下象棋

下象棋是融竞技、科学、娱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门高深、微妙、复杂的艺术。中国象棋经过近千年的磨炼和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各阶层人们喜爱的项目。它的魅力有二:一是棋局变化莫测,出人意料,趣味无穷;二是棋理蕴藏战术,牵连兵法,陶冶情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下象棋活动。

我国象棋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最早传说于虞舜教自己的弟弟下棋,因其弟名字叫象,所以这种棋被称之为象棋。有人则认为象棋的名称来源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里的“菎(昆)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道相迫些”之句,昆即玉,六博即昆蔽象棋。还有人说古代象棋的棋子是用象牙做的,所以被称为象棋。

云南苍山的大棋盘早期的象棋,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箸,相当于骰子,在下棋之前先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秦汉时期盛行“塞戏”,即在早期象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只行棋不投箸。象棋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完成了形制上的第二次大改革。唐朝的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与国际象棋很相像,由黑白相间的六十四个方格组成。象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共设三十二枚棋子,将在九宫之中,棋盘出现了河界等等。

象棋棋盘上的河界,即“楚河汉界”,是以下棋来比拟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阳(属郑州)成皋一带,此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经常出没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出现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汉王城、霸王城两个遗址。相传为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条宽约三百米的鸿沟,这就是象棋盘上所标的河界。

现在的象棋棋子共有三十二枚,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枚,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红方有帅一枚,仕、相、车、马、炮各两枚,兵五枚;黑方有将一枚,士、象、车、马、炮各两枚,卒五枚。双方的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基本走法是:士在九宫内走斜线,马走“日”,象走“田”,车则横线、竖线均可行走,炮也一样,只是在吃子时与被吃子之间必须隔一个棋子;兵在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后,不能后退,可一步步左右移动。各种兵种协同作战,以“将”死对方的将帅为胜。

弈围棋

围棋是一项源远流长的益智游戏,至今仍然十分流行。围棋起源于我国,在古代叫做“奕”,《说文解字》中记载:“奕,围棋也。”史书中关于围棋的记载非常多,民间流传下来的棋谱也不少。可以说,围棋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

关于围棋的起源,一般认为起于尧舜时期。张华《博物志》有“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的记载,又说舜也因为儿子商均不甚聪慧,曾制作围棋教子。因为围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逻辑严密,从一开始,就被当做是一种开启智慧的游戏。当然它一开始并不是像今天这样复杂。最初的棋盘上的纵横棋道比较少,多在十至十三道,只是初步具备了围棋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经在社会上很流行,各类文献中屡次出现有关围棋的记载。西汉时期,围棋虽然传遍全国,但是发展却比较缓慢。东汉逐渐出现了一批重视围棋的士大夫。魏晋时期的棋盘纵横十七道,一共二百八十九道,有黑白棋子各一百五十枚。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棋经》,书中记载当时的围棋棋盘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此时棋盘的定制已经与今天的19道一样。

唐宋时期,围棋得到长足的发展。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对弈之风遍及全国。围棋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的功能得以日益显现。琴棋书画成为社会流行的风雅之事,下围棋更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明清两代,出现了若干个著名的围棋流派,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同时,民间围棋高手编撰的围棋谱也大量涌现,如《三才图会棋谱》、《适情录》、《石室仙机》、《仙机武库》及《弈史》、《弈问》等二十余种围棋谱均出现于此时。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也很喜欢下围棋,但是棋艺却不怎么样。大将徐达每次都故意输棋,惟独赢过一次,却在棋盘中摆出了“万岁”二字,使得朱元璋转怒为喜,不但没有问罪反而赐给徐达一座楼,取名“胜旗楼”。围棋游艺活动在清代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名手辈出,棋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尤以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最为出色,被称为“四大家”。

围棋的产生和流行,可能和古代的战争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项斗智斗勇、对抗性很强的游戏,围棋的下棋技巧在很多方面与排兵布阵相类似,严密的逻辑也可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缜密性。通过演习围棋达到围而杀之的目的,是古代军事家常用的方法。围棋中的一些术语如“气数已尽”,也被用来形容朝代即将灭亡。

发展到今天,围棋水平等级分为九段,一段最低,九段最高,依次排走。棋盘纵横各十九道,黑白棋子共三百六十一枚(黑子一百八十一枚,白子一百八十枚)。虽然规则与古代有所不同,但是围棋仍然一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猜灯谜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我国的灯谜源远流长,可以远溯到上古时代的《弹歌》。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一些游说之士为了劝说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这种古代隐语即是谜语的雏形,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诙谐、笑谑的文字游戏。

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欢庆节日,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让人们猜出谜底,这叫做“猜灯”,就这样灯与谜结合在一起了,“灯谜”因此而得名。《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至明代这种习俗已经成风,“灯谜”这一雅俗共赏、民间风格浓郁的文字游戏得到了正式命名并走向成熟。到清代中叶,“灯谜”有了新的发展。人们起初把谜语粘在灯上,既有事物谜,更有文义谜,后来文义谜迅速发展,谜底的文字允许作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遂产生了谜格。自谜格产生以后,灯谜与谜语的界限就更明确了。至此,灯谜就成为有体有格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猜制灯谜的情景。

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有钱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穷小子去他家借粮,被他赶了出来。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是在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笼,挂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笑面虎看了以后,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只好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人们纷纷效仿,第二年的元宵节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大提高了,灯谜也成为启迪智慧传播知识的文化手段之一。它虽属艺文小道,但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不容易猜中的,而其中的奥妙诙奇,足以锻炼思维,启发灵性,是一种益智的文娱活动。

贴对联

对联双称对子、楹联、联语、联句等,古时有“桃符”之称。对联分为节日联、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等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游行集会、建筑装饰、艺术展览等,人们都有贴对联的习惯。

关于对联的起源,《山海经》里有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根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球。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殊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若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于是,以后每逢过年,人们便用两块挑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唐以后逐渐为尉迟恭、秦琼。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亲笔在桃符上写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联被后人视为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不过当时仍叫“桃符”。宋代桃木板改为纸张,对联逐步推广。明代以后,贴对联在民间已十分流行。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在有一年的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他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遣侍从去查问究竟。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尚未请人代笔。朱元璋听说后便亲自提笔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切断是非根”这样一副春联交给了阉猪人家。从此,春联在民间广泛流行,并在后世盛行不衰。

对联之中,最为普遍的是春联。春联多用红纸书写,讲究喜庆,联语也要吉庆、喜气。据说书圣王羲之因为字写得好,每年他为自家写的春联刚贴出来,就会被人偷偷揭走,王羲之为此头疼不已。后来他忽生一计,在门上贴了一联“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此语大不吉利,果然无人再来偷揭。哪知到大年初一,王家门上的春联却变成了“祸不单行昨夜行,福无双至今朝至”。这个故事虽然无证可考,但是足以说明春联的内容一定是要吉庆的。

婚礼对联也要突出喜庆的特点,其主要内容或是赞扬新郎新娘优秀,或是祝愿双方婚后幸福,或是祝愿新婚夫妇早生贵子等等。寿联主要是赞扬寿星的功业、德行、名望、学问等或是表示祝愿等。挽联的内容则主要是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也可以对死者生前的功业进行赞扬或者表示对其家人的安慰。

对联是中国所创造的独特文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贴对联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仍然盛行于民间,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