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16914100000007

第7章 学习心理问题的辅导(7)

从李老师那里得知,该生身体比较弱,性格孤僻,敏感多疑,但是头脑聪明,尤其是作文写得很棒,很有才气。他的家境比较困难。他不来学校的原因是与同学闹了矛盾。那天几个同学在操场上运动后回到教室,要开电风扇,他们没有听他的要求,他一气之下就把自己的课桌搬到教室最后面去了。由于距离讲台比较远,他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于是就不来上课了。李老师也曾多次劝他回校,他都不肯。他的理由是与同学关系已经闹僵了,在那个集体中实在是活受罪,呆不下去,一进教室就浑身不舒服,因此还不如停止学业,另谋出路。

初步了解当事人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大体起因后,我初步认为该生是因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而导致辍学的。于是,我赴该生家里进行面谈。迎接我的是他的母亲。我从他母亲那里进一步了解了他家的情况:父亲长年在外经商,生意老是亏本,靠母亲在家维持生活,家里经济很困难,学费也是从亲戚处借的。鉴于此,母亲对他的学习要求较高,要求他至少考上二本学校,因为三本学校收费较高,读不起。他从学校回家后,白天呆在房间里看课外书,或蒙头大睡,晚上上网,连吃饭也不下楼。我告诉他母亲,对他不能提太高的要求,千万别再给他施加压力。

我决定找他面谈,于是径直上了三楼。打开门,出现在眼前的是个又高又瘦的小伙子,精神面貌极差,脸色苍白,显得十分憔悴。对我的到来,他显得很冷漠。我就自己拿了张凳子,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坐下来。

他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们能否聊聊?”我轻轻地问。

“没什么好说的,我知道你又是来叫我回学校读书的,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去学校读书了,谁来说教都没用的。”他显出无所谓的样子。

“哦,你怎么知道我是叫你去学校读书的呢?”

他低着头,沉默不语。

“这几天在家里休息得还好吗?你每天都干什么呢?”我试探性地问。

他稍微侧了侧身子,暗淡的目光懒懒地向我一扫,算是回答,也算是对我的打量。我看到他桌子上堆着好些书,顺手拿了一本。“喜欢看课外书吗?都看些什么书呢?”

他眼睛往书桌上瞟了瞟,示意就看这些书,我也顺手翻了翻,发现这些书五花八门,种类很多,有政治的、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如《存在主义哲学》、《尼采》、《圣经》、《当代诗人诗集》等。呵!阅读面还挺广。

“听说你作文写得很不错,与看这些作品有关吗?”

他欠欠身子,开始对谈话表现出一点兴趣,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

我举出许多作品,询问他读了没有,并说出我对作品的一些看法和作品中的一些人生哲理。他终于来了兴趣,开始发表对文学作品与哲学作品的看法。我们说到了萨特、叔本华,尼采、琼瑶、三毛,还说到了当代诗人顾城、海子及《圣经》中的一些内容。

他的话越来越多了。到最后,几乎都是他在说。我在一边静静地听,一边观察他的变化。他的头抬起来了,眼中也少了些灰暗,多了些光彩,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有思想的学生。

我认为可以试着进行话题转移了。

师:从刚才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你很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这表明你对文学、哲学的感悟、欣赏能力都不错。不过有学者认为,喜欢文学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更敏感,你觉得自己比较敏感吗?

生:是的,可能是吧。

师:敏感的人又常常比别人多一些烦恼,你遇到过烦恼吗?

生:我的烦恼太多了……

师:哦?你能否具体说说?

他终于打开闸门,把自己的烦恼倾诉了出来。

他小学时成绩很好,数学竞赛还得过县里一等奖。初中时成绩也不错,数学竞赛获得过县里二等奖。初中时他的作文开始脱颖而出,常受老师表扬。他原以为自己中考可以考上重点高中,没想到由于身体原因而发挥不佳,才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他觉的自己很倒霉,但是又不甘心,并且一直在自责和后悔。

高一时他成绩还行,高二时他对理科不感兴趣,成绩开始下滑,自我感觉最多也只能考个三本院校,家中又没钱,父母要求他考二本学校,他感到前途无望,所以不想读书了。他还谈到,他在班中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有些同学看不起他,他也看不上别人,烦恼也没处倾诉。

……

通过较为深入的访谈及了解,我先前认为的他是由于人际交往问题而导致辍学的观点被推翻了。他是个聪明、学习尚可的学生,个性比较敏感、自卑、退避、内向,虚荣心又比较强。中考失利对他打击很大,现实的挫折打破了原来的心理平衡,过低的抗挫能力使他无法面对现实,不能及时调整自我、改变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升学的压力,特别是来自父母的过高要求,使他害怕高考,感觉自己前途无望,再加上同学交往中的不愉快,诸多原因,使他想逃离这个令他害怕的地方,于是选择了辍学。诸多原因中,细加分析,主要原因是升学压力太重,与同学的关系是次要原因。

我制定了如下咨询方案:一方面与他一同分析他考取理想大学的可能性,并给予他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以减轻他的考试压力;另一方面,引导他学会从别人的立场来看问题,帮助他改善人际交际状况。具体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支持性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心理辅导对策,运用辅导者的权威、关怀认知疗法,引导他走出心理危机。步骤为:引导他宣泄不良情绪;利用认知疗法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认知,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与他商讨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让他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

根据以上策略,我与他进行了几次交谈。

师:听说你是因为与同学闹了点矛盾才不去学校上学的,你能否具体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生:原来我是坐在讲台前的位置的,一天,天气不怎么热,但六位同学满头大汗地来到教室,把电风扇开得很大。由于我有鼻炎,一扇电风扇就会犯病,所以我就把它关了。可他们不理我的感受,我关了,他们开起来;我又关,他们又开,这样反复了三四次,由于他们人多,我斗不过他们,所以只好把自己的位置搬到远离电风扇的最后一排去了。由于高度近视,坐在最后一排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所以感觉坐在教室里如坐针毡,还是回家好。

生:我当时非常难受,非常委屈,感觉在这个班里没人理解我,没人关心我。我又不敢向他们说清楚我的情况,因为我不会打球、踢球,一切体育活动我都不会。我要是向他们说明我还有严重的鼻炎,他们会笑话我的,说我弱不禁风,像女孩子,况且当时有那么多女同学在教室里……我认真地倾听着,从他的叙述中我发现他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如“不会运动又生病”会被别人看不起;他也不明白交友的原则,以自为中心,如“别人必须理解我”。必须让他澄清这些看法,我与他进行了如下的交谈:

师:你刚才说,你体质差又不爱运动,又患有严重的鼻炎,让同学知道了,会看不起你,你凭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高二下学期以来我的成绩越来越差,已经让自己抬不起头来了。如果身体也不好,他们肯定会看不起我。

师:你们班还有身体不好的同学吗?

生:我也不大清楚,好像有一个同学身体也不太好,经常请假。听老师说,他肠胃不好。还有个女同学偶尔也请病假,据说身体也不好。

师:那你有没有瞧不起他们?

生:那倒没有。

师:其他同学有看不起他们吗?

生:好像也看不出来。

师:那你为什么断定他们会瞧不起你呢?

生:因为我成绩越来越不好,身体又不好。而他们,比如那个女同学成绩较好,那个男同学篮球打得很好。

师:你的意思是说,你成绩不好,身体也不好,又不会体育运动,同学会瞧不起你。那你说说,你从他们哪些行为、神态或事件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瞧不起你。

生:我以前在班上有很多知心朋友,自从高二下学期末考试考砸后,我就感觉与他们有了距离。比如陈某某同学,我原来与他同桌,我比他成绩好,但高二下学期那次我考砸了,他知道我成绩比他差,就对我说:“看来,你得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多出去活动活动。”其实他说这句话是在取笑我。

师:哦?为什么你觉得他说这句话是在取笑你?

生:因为我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远远比他多,我学习这么勤奋,而他经常在操场上打篮球,却比我考得好,我想他肯定是在笑我笨。而这是我最忍受不了的。

师:那你后来有没有跟他好好谈过?你有没有问过他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没有,后来我就自动要求搬到另外一组去坐了,不与他同桌了。

师: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他那句话,“你得改变一下学习方法,多出去活动活动”。我觉得,这里没有耻笑的意思。其实他是向你提出中肯的建议。如果他说“你啊,学习比我勤奋,考得却比我差”或“看你那么勤奋,却才考这么丁点分数,看来你得去检查大脑”,这样的话才是取笑,你说是不是?

生:也许是吧。

师:除了这个同学外,还有其他同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