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环境与自我保护(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16933300000001

第1章 花季少年变蛊惑仔(1)

——校园暴力的防范

校园暴力是个新闻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名词。这个名词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已经公开承认,校园再不是什么桃花源或者象牙塔,而是和成人世界一样危险的地方。研究还发现,校园暴力,并不止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是一种群体心理的反应,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校园中成员的意识。校园暴力,也并不是校园里面自然生成的怪胎,而是社会上的暴力文化飘落在校园中所长出的恶果。

暴力,校园不速之客

上海市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连续两次被同学打得满身是伤。该学生家长哭诉:“孩子吓得不敢再去学校。”另外,在河南郑州市一外语中学校园内,发生了一起因课堂冲突而引发的学生辱骂、殴打任课老师并致教师轻微伤的暴力事件。

校园暴力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程度上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据上海电台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最近联合对10多所学校6~12岁的孩子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的占14%,其中有暴力行为的占到12%。

在学校里,你也许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给你起难听的外号,有人扬言要给你点“颜色”看看,甚至真的给了你一点“颜色”……渐渐地,学校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地方,一个你再也不愿去的地方。

校园暴力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诬蔑、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现在,校园暴力还蔓延到了网络上,网络暴力成为校园暴力的一个新形式。

一、可怕的语言暴力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语言伤害”成为小学生最关注的、认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比例高达81.45%。

(一)何谓语言暴力

根据调研中学生们反映的情况,我们归纳语言暴力为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漫骂、贬损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属于精神损害的范畴。

语言暴力不同于针对身体的暴力,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造成的伤害并不明显,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造成的后果会更严重,对学生的伤害持续时间更长。例如,体罚属于针对身体的暴力,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其伤痛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可能是长久的,不仅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丧失生活勇气、自伤自杀、违法犯罪等严重后果。

(三)语言暴力的主要表现

针对小学生的主要有:“傻猪”,“傻瓜”,“神经病”,“坏蛋”,“笨蛋”,“我一看见你就不高兴”,“你们是笨蛋”,“你们还不如女生呢”,“再不好好学就不让你上学”,“滚”,“讨厌”,“白痴”,“你写的什么作业啊”,“整天跟白痴似的”,“你怎么这么笨啊”,“就你给班级丢脸”,“傻子”,“你耳朵进屎了”,“我说话你听见没有”等等。

针对初中生的主要有:“傻”,“白痴”,“弱智”,“智商低”,“脑子笨”,“猪”,“滚”,“装什么孙子啊”,“吃人饭不干人事”,“别给脸不要脸”,“你行吗”,“差学生”,“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你干吗吃的呀”,“连只猪都不如”,“笨蛋”,“死脑瓜”,“就你傻”,“你缺心眼”,“就你们这种水平还想……”,“你像个好学生吗”,“什么玩意”,“还重点校来的呢”,“你有没有脑子”,“怎么这么笨”,“实验班就出这样的学生啊”等等,有的老师说的不文明语言往往会涉及到学生的父母、家庭。

针对高中生的主要有:“笨猪”,“不要脸”,“不自觉”,“没脑子”,“你他妈的”等等。

(三)语言暴力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持久、严重

据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65%的初中生、54%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会伤害自己和同学的人格尊严。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39%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给其造成了心理伤害。

小学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使他们:“受到了伤害”,“很伤心”,“心里难受”,“很难过”,“伤自尊”,“没自信了”,“学习没意思”,“害怕老师”,“不爱与同学交流”,“人格受到伤害”,“让我们无法正常休息”,“造成严重打击”,“非常生气”,“不高兴”,“心里恨老师”,“不喜欢、讨厌老师”,“情绪一直很低沉”等等。

初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使他们:“老师没有做出好的榜样”,“学习压力更大”,“受到同学侮辱,同学往往跟着老师学话”,“不能专心听”,“与老师关系不好、恨老师”,“变得害怕老师”,“伤自尊、人格”,“情绪更加消极,有压力”,“身心造成伤害”,“人格造成伤害,伤害自尊心”,“心灵受到伤害厌学”,“让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失去自信”,“失去学习信心”,“更自卑,没自信”,“和老师之间感情受伤”,“引起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非常气愤和老师吵架”,“反抗老师”,“特没面子”,“离家出走”,“自残,自杀”,“有强烈的抵触心理”,“打击学习积极性,更加不好好学习”,“学习下降”,“学习产生恐惧”,“挫败自信心和对社会的信任感”。这种影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例如“沮丧,会难过很久”,“心情很久都不能恢复”,“使我永远记得这句话”,“长大了证明自己有本事”等等。

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使他们:“很没面子”,“心里难受,压力大”,“不再尊敬老师,使师生之间有矛盾”,“有辱老师人品”,“伤自尊、人格”,“身心造成伤害”,“让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有强烈的抵触心理”,“失去自信”,“厌倦学习”,“使师生关系不再融洽,学习不再快乐,只会认为是负担”,“对学习更没兴趣,还会对其他同学造成影响”,“有可能自杀”等等。

二、血肉相搏的身体暴力

2004年9月27日19时10分许,沈阳市某中学高二年级某班教室内发生一起伤害致死案件,两名学生被刀刺伤后,抢救无效身亡。

当天下午4时,该校高二学生刘某(女,17岁)因怀疑同班同学翟某(男,17岁)偷了她放在书包内的500元钱,二人遂发生纠纷。翟某因害怕刘某报复,到商店买来一把水果刀。之后,刘某找来本校同年级另外班级学生张某(男,17岁)和王某(男,17岁)在教室内与翟某厮打,在厮打中翟某用买来的水果刀将张、王二人刺伤。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接到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将王、张二人送至医院抢救,同时将翟某在现场抓获。王、张二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南方都市报》登载一则因感情引起的暴力事件,广州男孩陆某就读于广州市某汽车技校。2001年8月,16岁的他结识了13岁的女初中生小丽(化名),两人情窦初开,很快陷入热恋。可是没过多久,小丽对陆某提出了分手,随后便开始“玩失踪”。

2002年3月1日傍晚7时许,陆某发现小丽和一名男青年(黎某,现年17岁,本市某中专学生)从楼上走下来。黎某还将手搭在小丽肩上,两人有说有笑,甚是亲密。见此,陆某怒火中烧,拔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冲上前,致使黎某的头、腹、背等多处要害部位被刺伤,当场休克。事后,自知闯祸的陆某与小丽及同学一道,将黎某送到医院抢救,随后逃走。经法医鉴定,黎某左腰部软组织贯通创,左肾和横结肠破裂,已构成重伤,损伤程度为两个十级伤残。

这样惨不忍堵的暴力事件不时在我们身边发生,引起暴力行为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它给青少年带来的伤害也是无可挽回的。

三、“过瘾”的网络暴力

暴力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随着科技的进步,它的触角伸向了网络。虽然没有人做过精确统计,但网络暴力正在世界各地蔓延着。

“暴力”游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许多青少年对网络中的暴力游戏非常痴迷,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越多,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学生逃学、校园暴力等。暴力游戏,呈现的是赤裸裸的撕杀和暴虐,容易引发人性中残忍和冷酷的一面。青少年自制能力不强,总是对新鲜、刺激的事物充满好奇,网络暴力游戏的出现,正好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猎奇和追求刺激的心理。

为了吸引网络游戏的爱好者们,设计者都竭力将一些暴力游戏的场面设计得更血腥,环境更逼真,力图综合地运用声光电,最大限度地产生视听觉上的效果,满足游戏者感官上的刺激。游戏者往往情绪紧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至于许多人完全陷入游戏的角色,真正达到了“人机合一”的程度。

游戏往往设置为积分制、对抗情景和类似于现实的场景,长时间这种近似逼真的体验使中小学生习惯了打打杀杀的血腥场面,已经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把游戏与生活实际相混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高度紧张,情绪变化更剧烈,富于攻击性,暴力倾向更强,对人的生命冷淡得近乎漠视,这正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这对于思维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说,也容易发生认识上的偏差,从而酿成大祸。未成年人盲目模仿暴力游戏而送命的报道屡见不鲜,有些游戏迷们语言前卫、发型怪异、行为先锋。他们没有生活目标,没有社会责任感,唯一有的就是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与依赖。没有钱玩游戏,就向家长要、向同学借,慢慢地学会了说谎,乃至去偷、去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道德约束和法律威慑都荡然无存,人性中长期被压抑的生物性本能就在征伐杀戮中毫无掩饰地被释放出来。

校园暴力流行分析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家庭原因,即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有关系,孩子从小有暴力影子在脑子里面,进行模仿。孩子不愿面对挫折的表现,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时,便采取破坏、迁怒的方式。二是学校教育环境引起,比如学校治安混乱,防范设施不到位;道德教育的缺失;老师的“不公平”待遇等。三是社会因素——网络暴力、影视暴力的潜移默化。

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

一、家庭原因

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校园施暴者的家庭一般多有不幸,有家境贫寒的,父母离异的。总之,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如果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产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之一是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据2002年、2003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

还有一种是家庭教育的欠缺。现在教育界有一种5+2约等于零的说法。也就是说,孩子在学校受到5天的教育后,2天在家里几乎没有受到家庭教育,甚至连在学校受到的5天教育都白搭了。

二、学校原因

学校的应试教育也使得一些孩子走上了施暴的道路。一方面是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应试教育却使一部分学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们就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以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这里有一段“施暴者”的采访记录:

“我是因为画画上的特长才进了这个中学特色班的,但我所读的小学是个很普通的学校,教育质量不高。起初的几次考试,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经常被骂,老师甚至还当着大家的面说我是出钱买进来的,根本就不配进这特色班。我很失落,后来对自己几乎完全失去了信心。我自暴自弃,结果结识了很多差生朋友,跟他们很谈得来,因为我们大多有着同样的遭遇。放学后,我们天天一起去网吧玩,一起抢小同学的东西吃。我觉得只有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平等的,我才是这个集体里真正的一份子。”

小浩的表情很伤感,仿佛是在怨恨大家对自己的不公,又仿佛是在为自己的愚蠢行为而后悔。

“没办法,只有这些被老师和同学所看不起的人才会与我走在一起,我们干脆组成了一个‘帮派’,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很放松,很快乐,有时还逃课出去玩。结果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老师更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训斥我们半天,让我们停课写检讨,把我们送去教导处给处分,嗨!我被记了好几次警告处分了。”

“那你真的没有犯过大错吗?真的没有耍流氓欺负低年级同学吗?”

“一开始绝对没有!后来老师总是有时无事地骂我,说我是个坏料,让同学都不要和我交往。一些同学还在背后骂我笨蛋,嘲笑我,每个人向我投来的都是鄙视的眼光。日子久了,我被老师骂得烦了,也被其他同学笑够了,就试着发泄一下。我找茬出手打了一个经常嘲笑我的小子。两人对打时,他被我绊倒在地,摔掉了一颗门牙。我被记了过,我爸还得为我支付赔偿金,弄得我每天都被老师和父母骂,有几次,我甚至被父母打得浑身是伤。”

“所以你就经常靠打人来发泄了?”

“这倒没有,只是偶然有‘兄弟’来找我替他出气,所以我帮他们打了不少人。另外,学校的午餐实在太差,放学时不买些东西吃不行,父母又不给我钱,怕我去网吧,所以我就只好向同学‘借’了。反正说我抢他们钱也好,说我敲诈也好,每天就是这几块钱。”

“那你们这批‘兄弟’都是像你一样,也经常以暴力解决问题吗?”

“他们发火,有时还有其他原因。就比方现在的‘老大’吧,他为了让大家服从他,就要经常打人来显示自己的强大。另外,我们的‘兄弟’当中也有人因为喜欢上了其他班级的女生,为了在她们面前逞能,往往也以暴力来解决问题。”

“那你们是否打算长此以往,把‘帮派’继续下去呢?”

“你说可能吗?下学期就有人去工读了。”小浩这时显得很无奈,更有些垂头丧气,这与他平时光鲜亮丽的形象形成了很大反差。这时,突然有一个小浩的‘兄弟’来找他去打篮球,见到记者,很有礼貌地打招呼:“你好!”采访者顿感差异,他说他是他今天在这个学校里碰到的第一向人问好的学生。

另外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直接诱因。

小强同学是初一某班的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平日里待人友善,从不与人结冤,但一个月前却在校园里遭人暴打,血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