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16933400000004

第4章 “变幻多端”——青春期的心理特点(2)

青少年在这一阶段表现出的性意识是复杂、多样而又微妙、独特的。他们开始用一种友好和倾慕的心情对待异性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对异性评头品足,相互议论。女同学往往注意男同学的性格、能力和风度,男同学往往注意女同学的容貌、身材和气质。他们总是以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并设法引起异性的注意。男性常常有意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风度、才华、能力,在一起活动的时候,有女同学在,男同学就会变得格外兴奋、更加自尊、更加勇敢、劳动的劲头更足,体育比赛中气势更盛,似乎要显示一下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女同学会着意打扮自己。她们总觉得异性注视着自己,言谈举止显得紧张,或者显得羞涩腼腆,似乎变得更加女性化了。青少年还往往欣赏文艺作品中性的描写,观赏影视、画报中的异性身体或裸体的艺术雕塑及油画,翻阅医学等科学书籍中的性征插图、性器官的解剖图等。这种行为,使他们感到既满足又羞愧。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对异性的好感和接近有两个特点。一是感情隐秘,异性间接触时感情交流是隐晦含蓄的,往往以试探的方式进行。女性多用眉目传情,男性则喜欢以某种借口寻找和异性接近的机会。二是对象广泛,对异性好感和接近的对象不是特指的异性,有不确定性。这个时期的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是自然的、正常的心理表现,是一种普通的两性关系。区分这种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但有的成年人不能正确对待,甚至有时青少年自己也分不清是不是早恋,误把异性的好感当做是对自己的倾心,从而造成精神苦恼。

在性意识发展的这个阶段,教师要在消除异性疏远期存在的隔阂的基础上,培养男女青少年之间的正常友谊,积极引导青少年性意识的健康发展。对一些不良倾向,及时予以重视和解决。我们既不能把正常的异性间的吸引不加区别地当做“早恋”,又要注意他们毕竟临近依恋期,必须引导他们正确地区分友谊和爱情。否则,会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诱发他们追求异性的神秘感和狂热化,过早地产生恋爱意识,进入恋爱角色,卷入恋爱漩涡;或是压抑心理的正常发展,导致日后恋爱、男女交往的困难,或是为了避开长者的斥责,双双离家出走,为摆脱误解而发生悲剧。

(三)对异性的倾慕、依恋

随着生理发育的完成,青少年性机能也日趋成熟,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青少年的性意识由朦胧逐渐向清晰发展。他们在对异性好感的基础上,各自形成一个或几个异性的“理想模型”并在众多的男女同学的交往中逐渐把这种理想的模型投射到特定的对象上。一旦找到这种对象,异性间的吸引便不再是对象众多的泛爱,而是对个体异性的依恋。由于青少年在文化层次、道德水平和理智力量上各具不同的特点,情感发展的速度和表现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减弱了,有时还会把这种集体活动视为影响他们近一步单独接触的障碍,出现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离群倾向。这一特点,男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有的青少年有时会出现类似初恋的情绪体验,从内心深处倾心于某人,愿意和对方接近,深深地体验着与对方在一起学习和交往的愉悦,把对方理想化,只要对方在,自己的心绪就会涂上一层神奇的色彩等等。有的青少年出现了通过约会等方式交流内心感情的倾向,往往在见面后欲言又止,窘态百出,或者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分手后又后悔不迭。有的青少年不希望自己倾慕的异性和其他与自己同性的同学、朋友接触,从而出现特殊的嫉妒心理。也有的青少年已有了心目中的偶像,然而自己倾慕的异性却根本没有对他的存在加以特别的注意,自然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于是便感到若有所失,对人生产生各种忧虑和不安。青少年这时对异性的倾慕和依恋的情感,是一种纯洁的情感,它与受坏人教唆的流氓心态完全不同。这几乎是一种纯粹精神上的向往,而生理方面的需求总会被他们视为可耻的亵渎。这种依恋关系的典型实际是初恋,由于它极富理想色彩,在现实生活中不易稳定,绝大多数的结果是南柯一梦。这个阶段男女青少年对异性的倾慕和依恋有着不同的情感特点,男性是外露、热烈的,而女性则是含蓄、深沉的。

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必然表现为对异性的倾慕和依恋。青少年对特定的异性对象的倾慕和依恋是十分纯洁、十分天真的。家长和教师要充分认识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认清产生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青少年性意识发展三方面表现,这个时期的青春期教育特别重要。对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来说,性的生理冲动和体验是一种全新的因素,它会打乱原先的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如果青少年这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念,没有充实的精神基础,并且,由于缺乏胜任的成年人监护而接受了不良的性刺激,就会引起精神不振,想入非非,以致性的生理冲动难以抑制,造成心理失常等种种可怕的后果。

二、青春期性心理表现

在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多种多样的性心理表现。

(一)性渴望

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由于性器官的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猛然感觉到自己和异性的强烈差别,唤起了青少年对性和异性的好奇。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世界似乎一下子充满了性的诱惑,他们对于性的器官、性的本源、异性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好奇,迫切需要对各种性的疑惑的解答。因而,出现了对性知识的渴求和兴趣,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性渴望。

性渴望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敏感,有的平平;有的强烈,有的微弱;有的主动追求,有的被动产生;有的付诸行动,有的停留在想象中。然而,不论差异如何,性渴望是青少年性心理方面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都具有本质不同的表现。

性渴望的心理是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要求是正常的、合理的。性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一样,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身发展规律中探索出来的,是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了解和掌握性知识,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破除性的神秘感,掌握正确的科学性知识,促进生理发育和心理健康,而且对于他们一生的健康和幸福都有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封建、愚昧观念的影响,谈“性”色变,把性知识看成淫秽的东西,把性渴望的心理看作是羞耻的、低级下流的,甚至是罪恶的。不愿意让青少年知道性知识,人为地造成性禁锢。这种社会舆论,使青少年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性渴望。不敢向家长和教师求教,暗地进行自我探索。有的青少年暗地传阅非法出版的淫秽书刊,接受了一些非科学的不健康的性信息,结果走上了性罪犯的道路。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大量地存在着有关性的信息。不但信息量大,而且传播速度快,传播面也广,青少年就处在大量有关性内容的信息气氛之中。在客观存在的信息中,有的是被玷污过的有害的信息,应当认真地加以筛选和引导,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否则,他们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引向歧路,运用不正当的手段窥探性的奥秘,追求感情体验。

(二)性萌动

性萌动是指青春期的性冲动。在女子月经初潮、男子首次遗精之后,随着性器官的成熟,性意识的增强,就会出现性萌动,这种现象有时是自然发生,有时是在外界刺激下出现的。大部分青少年在看到报刊书籍上有关性的内容。看到影视、录像中性的内容,或偶然与异性身体接触与异性朋友约会,都会产生性的冲动,青少年对性冲动的出现常常感到困惑与窘迫,或者产生恐惧心理,设法隐瞒和控制。然而,性冲动并不因此而减弱或消失,相反,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性冲动越来越频繁。青少年常常处在既想控制性萌动但又难以控制的矛盾中,兴奋、激动的心理与苦恼、自责的心理交织在一起。有些青少年由于自制力较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道德观念不强,在性的引诱下,很容易产生性冲动,作出越轨行为。

达到性成熟的青少年出现性萌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生理和心理的要求,人类才能世代繁衍。但是,性欲的满足要符合社会的规范,要受社会关系的制约。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性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的性意识水平,增强心理的自控能力,引导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崇高的理想,爱好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约束自己,抗拒诱惑,驾驭感情,淡化冲动。

(三)性梦幻

所谓性梦幻又称为性幻想,是指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系列带有性色彩的心理活动。

青少年对性的渴望,对异性的倾慕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限制,不能与异性结合,有时便会想入非非,在由自己想象而构成的梦幻的情境中寻求心理的满足。性梦幻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自己编造情节,有的是借用影视或小说中的情节和其中的爱情主角,移花接木,随心所欲地将情节展开,像连续剧一样,一集一集地演下去。剧中的主人公,总是自己与某个特别倾慕的异性。有的把它写成小说样的日记,经常翻阅,十分愉悦。青少年偶然产生的这种富于戏剧性的性梦幻,是正常的自然的心理现象。如果经常以幻境代替实境,就可能引起心理失常,影响学习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应当加以注意和调节。

倩倩的心事

倩倩是个14岁的女孩,读初二。近来她觉得很苦闷,因为她悄悄地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男同学。她觉得这个男同学“好帅”、“好酷”,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显得那样有趣。

虽然说不准他是否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可是倩倩多么想和他接近啊!课内外活动有他参加时好像就特别有意思;他一旦不在场,倩倩就似乎若有所失,觉得挺不自在。倩倩常常用深情的眼光偷偷地看着他,多么希望他也看看自己。但是那位男同学好像傻乎乎的,什么也不明白。一次,他朝倩倩快活地一笑,倩倩便开心了老半天,那天似乎一切都那么美好,连晚霞的色彩也特别迷人。倩倩多希望他多看自己几眼……倩倩脑海里老有他的影子,回到家,连做作业时都老想着他。但是,她不敢主动和他打招呼,不敢找他说话,也不敢给他写条子,更不敢给他打电话。她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好的”,但又没法克制这种念头,她真烦恼呀。可是她这种念头,这种心情,又不好意思向同学说,更不敢告诉父母,只好闷在心里,多难受啊!一次,我们举办心理咨询活动时,她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我,说完后好像松了口气,她问我:“我该怎么办呢?”

解说:

倩倩的心事,其实不少中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以一厢情愿的倾慕与热爱为特点的畸形爱恋,其实是一场情感误会,是青少年的“爱恋错觉”的产物。“爱恋错觉”是指因受对方言谈举止的迷惑,或自身的各主观体验的影响而错误地主动涉入爱河,或因自以为某个异性对自己有意而产生爱意绵绵的主观感受。“爱恋错觉”导致一厢情愿式的单恋,又称单相思。

单相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毫无理由的“单相思”,对方毫无发觉和表示,甚至对方还不认识自己,而自己执著地喜欢对方,追求对方,这种爱恋,是纯粹的“单向”;另一种是自认为有“理由”的单相思,误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情,于是“落花无意”变成“落花有意”这是假“双向”真“单向”。

倩倩的情况就是属于“单相思”中的第一种情况。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单相思现象比较常见,而且较多地出现在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感强的学生身上。

克服单相思的痛苦重在于防患于未然。

如果单相思已经发生,像倩倩的情况,办法一是找你最信任或最知心的人倾吐,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听听他们的建议。办法二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学习和集邮等。办法三是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

女孩的心理有问题吗

请同学们读下面这个案例,并思考几个问题:

一个女孩子出生在一个父母亲性格都很柔弱的家庭里。她的母亲一直想要个男孩,对这个女孩子的降生自然是大失所望。她一直很瞧不起女性的地位,她的女儿也难免受其影响,她不止一次地听母亲对父亲说:“这个女孩子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她长大后,一定没人会喜欢她。”“她长大后,我们该拿她怎么办呢?”在这种家庭中度过十几年之后,她看到了母亲的一个朋友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信中为了她只有一个女儿而安慰她,并说:她还年轻,将来总会有男孩子喜欢她的。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女孩子会有什么感觉。几个月以后,她到乡下拜访她的一位叔叔。

在那里,她遇见了一个智力很低的乡下男孩,并且变成了她的情人。后来,她甩掉了他,但是他依旧对她一往情深。当我看到她时,她已经拥有一大群的男朋友,可是却没有哪一个人能令她称心如意。后来她来找我,是因为她现在患有焦虑性神经病,不敢单独一个人出门。当她对获取别人赞赏的某种方法觉得不满意时,她就会以自暴自弃的办法来“糟踏”

自己,现在,她是以身体病痛来让她的家庭为她感到烦恼,令别人对她束手无策。她哭泣,以自杀作为威胁,把家闹得鸡犬不宁。

1.请分析上面案例中女孩的心理特点;

2.指出上文案例中女孩在子女教育过程中有哪些不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