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球类运动卷-网球
16968300000001

第1章 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网球运动的起源

一、古代网球

网球运动是用网球拍把球击过网的一种体育竞赛项目,然而它的前身是既不用网也不用球拍。

早在11世纪,法国的僧侣们为调剂单调的生活,消除无聊的烦恼,常常进行一种用手掌击球的游戏。开始是对墙击球,后来两人对击,有时在两人中间挂一条绳,这种流行于法国的手掌球游戏便是古代室内网球的雏形。

当时的球是用布缝制一个球皮,里面塞满头发丝制物,这种球弹性很小,不适合球拍打弹跳球。后来,欧洲人掌握了橡胶的技术,才做出了能弹跳的便于球拍拍打的球。球的质量取决于“球皮”的质量。当时人们公认的是埃及坦尼斯镇所产的“球皮”布最佳,所以网球被称为“坦尼斯”(Tennis),一直沿用至今。随着掌球游戏的不断开展,用球拍击球代替了双手传球,这便是古代室内网球的重要标志。这种运动不仅在修道院中盛行,而且也出现在法国宫廷。法国国王路易十世在位时,宫廷中就经常进行这种以消遣为目的地网球运动。

14世纪中叶,这种供贵族玩的古式网球从法国传入英国法国王储将这种游戏使用的球赠给英皇。英国爱德华三世对这种网球游戏发生很大兴趣,下令在宫中修建一片室内球场。当时球拍的拍面改装成羊皮,球由布面改成皮面,球的大小、重量没有详细记载。15世纪发明了穿弦的球拍,16世纪古式室内网球成为法国的国球。以后,古式室内网球有了自己的规则,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得到了较好的开展。

二、近代网球起源于英国

1873年,会打古式网球的英国陆军少校温菲尔德,在羽毛球运动的启示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户外的、男女都可以从事的网球运动,当时叫做司法泰克(Spha.ristike)运动。1873年,温菲尔德首次在威尔士的草地上表演了这项运动。这项运动的球场中间窄(6.40米)两端宽(9.10米),两条边线各长18.28米。网中央的高度为1.42米,网柱高度为1.52米。计分采用羽毛球的15分为一局。由于温菲尔德对近代网球的产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获得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勋章。他的半身雕像挂在伦敦草地网球协会的展览馆中。

紧随英国之后开展网球运动的国家是美国。

1874年3月,在英属百慕大度假的美国人玛丽·奥特布里奇看见英国军官打网球后,对网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如饥似渴地获取了拍子和球。当她返美通过海关时,她携带的拍子和球都成了“不祥之物”,被海关扣留了。一个星期后才被免税带进美国。后来奥特布里奇和她哥哥埃米勒斯在纽约斯特誉岛的一个板球和棒球俱乐部的空地上设置了网球场。当时只有女子打网球,而且她们对于跑来跑去追打一只飞球是否适合贵妇人的身份,还有些顾虑。至于男子则认为网球是女子运动,无人问津。然而,奇事终于出现了:网球运动在斯特誉岛上定居下来不久,在纽约、新港、波士顿、费城等大城市里很快地开展起来了。

随着这项运动在8字形球场上风靡起来,全英棒球俱乐部在棒球场边另设了一片草地网球场,紧接着,古式网球的权威组织者玛利博恩板球俱乐部为这项运动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从此,草地网球正式取代了司法泰克。

三、国际化发展

1877年,在英国伦敦郊外温布尔顿设置了几片草地网球场。同年全英棒球总会改名为全英棒球和草地网球总会,草地网球在英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同年7月,举办了首届草地网球锦标赛,即温布尔顿第一届比赛。亨利·琼斯同另外两个人为这次比赛制定了全新的规则,他本人担任了比赛的裁判。当时的球场为长方形的,长23.77米,宽8·23米,至今未变。发球线离网7.92米,网中央高度为0.99米。发球员发球时,可一脚站在端线前,另一脚站在端线后,发球失误一次而不判失分。采用古式室内网球的0、15、30、40每局计分法。可以说,亨利·琼斯是现代网球的奠基人。

第一届温布尔顿草地网球锦标赛共有22名男选手参加,不设种子选手。它标志着近代网球的开始。斯宾塞·格尔成功地采用了凶狠的上网攻击战术,所向披靡,夺得冠军。

1878年,在规则和场地上又有所修改;增加了双打,场地两边各增加1.37米.发球线距网的距离为6.40米。1882年,球网两端高度为1.07米,中央高度为0.914米。从那时起网球场地的面积规格及球网的规格就没有发生变化。

1881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网球协会.是美国全国草地网球协会(“全国”两字于1920年取消)。该协会当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罗得岛纽波特港举行第一届美国草地同球的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锦标赛,采用了温布尔顿的比赛规则。参加比赛的有26人。单打冠军是理查兹·西尔斯(他连得7年冠军);双打冠军是克拉克与泰勒。

1884年,首届女子网球单打比赛在温布尔顿举行。共有13名女选手参赛。女网球员必须穿用19世纪末英国当局规定的女球员的服装:头戴滚花宽边帽,身着长衫、长裙,足蹬皮靴,裙长必须遮住足踝,胸口还要打上一条细丝领带。挥动球拍,温文尔雅。在这届比赛中.技压群芳的牧师女儿玛蒂’沃森夺得了冠军。玛蒂·沃森的妹妹莉莲夺得亚军。从这时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最著名的女单冠军是兰波特·安奇贝尔斯,她曾11次打进温布尔顿女单比赛,并7次夺冠。

1887年,开始举行美国草地网球女子单打锦标赛;1890年举行女子双打锦标赛;1892年举行混合双打锦标赛。因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爱上了网球运动,他不仅积极支持修建网球场,举行网球比赛,而且还经常邀请陪同他骑马散步的朋友们在白宫球场上打网球,所以人们称他为“网球内阁。”因此,美国的网球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的网球都停赛了,惟独美国没有停下来。相反,美国的网球运动还出现了令人惊异的高峰、极盛时期,竟有4000万人参加网球运动,所以直到今天,美国的网球运动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优秀的网球明星层出不穷。在1994年11月3日前公布的世界男、女前10名大排名中,男选手有4名,女选手有2名,足可证明美国的网球运动是世界一流的。

自从1878年以来,草地网球已由英国的移民、商人或驻军等传至全球,如加拿大(1878年)、斯里兰卡(187s年)、捷克斯洛伐克(1879年)、瑞典(1879年)、印度和日本(1880年)、澳大利亚(1880年)、南非(1881年)。

当时,爱好网球的人士绝大多数是富裕的资产阶级。他们有条件在自家的草坪上随时设置网球场作为他们社交活动的临时场所。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网球进入了初步发展的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组织了网球协会,并定期举行比赛。1888年英国草地网球协会成立;1904年,澳大利亚草地网球协会成立……

网球运动的发展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网球的男子单打与双打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1913年3月1日,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网协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成立了国际网球联合会,总部设在英国的伦敦。

1919年,法国的优秀网球女选手苏珊妮·林格在一次比赛中,发挥非常出色,击败了曾经是四届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冠军得主张伯孙,并先后6次摘取了单打、双打金牌。她第一个穿上了无袖短衣、短裙,打破了英国多年规定的传统服装禁锢,为女子网球服装的报装。

进入20世纪20年代,网坛上出现了一些有史以来最优秀的选手。美国球星比尔·蒂尔登在1920年~1926年期间,曾两次在温布尔顿网球赛中独占鳌头,在6次戴维斯杯争霸赛中,保持了一场全胜的战绩。

女子网球方面,法国的苏珊妮·林格和美国球王海伦·维尔斯则轮流称王。美国的一流选手唐·巴基一举包揽了澳大利亚、法国、温布尔顿和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大满贯”的选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选手称雄网坛,并把网球的技术推向更高的竞技水平。双手握拍的击球技术被网球选手普遍采用,比赛时间由于双方争夺激烈而越来越长。这个时期里优秀选手如林,如澳大利亚的利奥·霍德、弗雷德·斯托尔、弗兰克·塞其曼,捷克斯拉夫·点卓比尼及美国的潘卓·冈萨雷斯等。优秀女选手也为数不少,如路易斯·布洛、多丽斯·哈特、亚希尔·基布森、埃弗特、纳芙拉蒂诺娃等。

进入20世纪70年代,网球运动飞速发展,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几乎是全民参与网球运动,美国有4000多万人打网球,网球运动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普及,很多国家都拥有世界一流的选手,网球的技术、战术水平也有显著提高,运动员的技术风格更为明显。由于取消了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界限,开创了职业网球巡回赛的先河,允许职业选手参加温布尔顿等网球公开赛,从而加剧了激烈竞争的程度,促进了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并吸引了更多的球迷争相观看和评论网球比赛。

1972年,由60名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组织了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参加的会员是排名列世界前200名的男子网球运动员。成立职业网球协会的目的是维护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利益,为他们提供比赛的机会和高额的奖金。

1973年,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也组织了国际女子网球协会,目的是为女子职业选手创造比赛条件,并为她们提供健康和伤残保险。

自从1877年在温布尔顿举办了“全英草地网球锦标赛”(又称“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以来,相继出现了戴维斯杯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联合会杯网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球赛等。1968年,规定职业和业余网球运动员均可参加同一比赛以后,网球公开赛的次数和名目就更加繁多了,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每周都有比赛。如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组织的沃尔沃大奖赛,国际女子网球协会组织的阿冯冠军赛和阿冯“前途”巡回赛等等。

在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网球被列为表演项目。在1988年的韩国汉城第24届奥运会上,网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现代网球在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先后涌现了许多令世人仰慕的璀璨夺目的球星,他们为网球运动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男子网坛上,1933年美国的W·T·蒂尔登以炮弹式发球和加快进攻节奏,把网球运动带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美国的杰出选手唐·巴基以攻击性极强的发球、快速的截击、大力的抽球、准确的落点和敏捷的动作,形成了最早的攻守兼备的全面型打法,从而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满贯”优胜者。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网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职业化进一步成熟与深化,网球新秀取代老的球王,形成了一个球星很难长期独霸天下的局面。1981年,美国麦肯罗击败了当时声名显赫的球王博格。1982年,这个有“坏孩子”之称的新球星就又败在名将康纳斯手下。1983年、1984年麦肯罗又重新夺回男子网球霸主地位。1985年~1987年,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伦德尔技压群雄,多次被国际网联排为世界头号种子选手。

80年代末期,世界男子网坛出现了群雄争霸的格局。像美国的桑普拉斯、阿加西、张德培、库里埃,瑞典的埃德博格和韦兰德,德国的贝克尔,南斯拉夫的伊万尼塞维奇等,都是很有实力的选手。

到了90年代,又涌现了许多新秀,如英国的鲁塞德斯基,澳大利亚的拉夫特,俄罗斯的卡费尔尼科夫,巴西的库尔滕等,他们都具有向老将挑战的实力。美国选手桑普拉斯已连续6年排名世界第一,打破了伦德尔在80年代创造的总共270周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历史记录。到1998年他第百次赢得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冠军为止,已经夺得11项“大满贯”赛事冠军和56项ATP(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赛事的冠军,成为20世纪最成功的网球运动员和在世界最高水平的网球赛事中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美国的另一名选手阿加西于1992年首次荣登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宝座,随后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在美国网球公开赛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折桂,达到事业的顶峰。从此以后,阿加西一蹶不振。令世人惊叹的是年近三十的阿加西于1999年又夺得香港网球公开赛冠军,在199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一路过关斩将,以其顽强的毅力,终于登上冠军宝座。在同年7月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中他又闯进决赛,使他再次登上ATP头号种子宝座。2000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阿加西二度加冕,事隔6年再次捧走澳网冠军。

在世界女子网坛上,1933年澳大利亚的优秀选手杰克·克劳福特在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三项赛事一举囊括冠军,并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上夺冠,从而使人们首次提出“大满贯”的称号,确立了“四大网球公开赛”冠军得主,并获得“大满贯”的殊荣。美国选手康诺利在50年代初,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大满贯”锦标得主,同时也是9次大满贯项目的冠军。澳大利亚优秀女选手玛格丽特·葛特是世界上第二个“大满贯”锦标占有者。她技术全面,长期称霸于女子网坛,自1960年至1973年,先后共获得25个大满贯项目的桂冠,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代球星。1974年,美国选手劳埃德开创了新的时代,她的技战术有了新的发展,她的“深、快、准”的底线抽杀和双手反拍击球绝技成为战胜强手的法宝,连续获得了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和意大利网球公开赛的三项冠军,并开创了一年内连续赢得50场比赛的记录,首次荣获世界“网球皇后”的桂冠,之后又连续7年成为女子网坛的超级明星。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籍捷克选手纳芙拉蒂诺娃又成为世界女子网坛一颗闪耀光辉的巨星。1982年,她以凌厉的抽杀和稳健的防守在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上击败了美国优秀选手劳埃德,一举登上“网坛皇后”的宝座。1982年~1986年和1990年,她7次获得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冠军。1987年,世界女子网坛异军突起,17岁的德国新秀格拉芙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打破了纳芙拉蒂诺娃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世界网坛第三位“大满贯”锦标得主,并于第二年荣获“网坛皇后”称号。90年代以来,世界网坛风起云涌,新老球星竞相争雄,像西班牙的优秀选手桑切斯,前南斯拉夫小将莫尼卡·塞莱斯,瑞士年轻球星辛吉斯,美国的达文波特、维·威廉姆斯,法国的皮尔斯等,都有问鼎世界网球大赛冠军的实力,形成了群芳争妍的格局。当前,辛吉斯如日中天,已连续夺取四项大满贯的桂冠。世界球星格拉芙因受伤病困扰,一度黯然失色,但很快又走出低谷。1999年6月5日重温旧梦,再度捧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杯,第六次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在1999年7月4日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格拉芙经过顽强的拼搏,最终败在美国选手达文波特手下而俯首称臣。达文波特曾获得美国公开赛和亚特兰大奥运会女网单打冠军,1999年她“三喜临门”,除了获温网女单冠军外,还与莫拉里乌合作,夺走了女双冠军,她还因在半决赛中击败了同胞史蒂文森而重返国际女子网球协会(WTA)头号种子宝座。

2000年1月29日,达文波特以2:0轻取世界头号种子选手辛吉斯首次赢得澳网桂冠。1999年8月9日WTA公布的“十强”如下:辛吉斯(瑞士)、达文波特(美国)、格拉芙(德国)、维·威廉姆斯(美国)、塞莱斯(美国)、塞·威廉姆斯(美国)、皮尔斯(法国)、诺沃特纳(捷克)、桑切斯(西班牙)、科泽尔(南非)和图齐亚(法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已进入到21世纪,美国女子网坛是大小威廉姆斯的天下。同时,俄罗斯的美少女网球选手的争夺使得网球世界更加精彩。

网球运动在中国

1950年8月3日创刊的英文《字林星期周刊》介绍了近代中国最早的网球运动,它这样写道:

“1874年:上海网拍总会召开股东会时,有38人参加(注:玩的很可能是古代式室内网球)。”

“1876年:网拍总会中期开会时,决定修建两片草地网球场,雇用两名场地管理员兼陪打员,以网拍作为会内比赛的奖品。这两片网球场是上海最早的网球场。当时球场两端挡球墙的石块和水泥都是从日本长崎市进口的。球场为长方形。”

《网球天地》1995年第6期报道:“20世纪初,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相继来到我省(云南),尤其是1910年,由法国人修筑的侵略云南的滇越铁路通车后,开展网球运动最早的法国人把网球带到云南。1918年左右,滇越铁路沿线的昆明、宜良、盘溪、开远、河口等地修建了网球场,以作为他们娱乐的活动场所。”

据查证,1898年就由外籍人员把网球运动传入宁波。1925年宁波基督教青年会在宁波江北火车站辟简易网球场,并组建网球队,队员16人,队长杨燮懋,干事倪德昭、司库沈士藻。这是迄今所知浙江省最早的网球队。

其他有关报道不一一列举,仅就此几则可以这样总结:19世纪末外国商人、传教士把网球运动带进了中国,从那时起,在我国部分城市中就不同程度地开始了这项运动。

旧中国从1910年第一届全运会开始到1948年第七届全运会上,每届都设网球比赛。从第四届开始有女子参加比赛。1915年至1934年男子参加了第二届至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女子参加了第六届至第十届远东运动会的网球表演赛。在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以邱飞海、林宝华为主力的中国队曾获得冠军。1924年,中国首次参加温布尔顿网球赛,邱飞海在比赛中进入第二轮。1928年我国从旅美留学生中选派选手参加戴维斯杯比赛,1935年侨居印尼的许承基返国参加第六届全运会,获网球男单冠军,后来多次被选为中国戴维斯杯选手赴美参赛,在1937年到1939年间,曾获英国伯明翰杯冠军。进入世界十强之列。在1946年的戴维斯杯赛中,许承基、蔡惠全、罗致建组队代表中国参赛,第一轮4:1胜丹麦,第二轮2:3负于比利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网球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1956年10月23日中国网球协会正式成立。由孙耀华任主席.委员13人。1964年2月3日,体总常委会通过31人各单,吕正操同志担任主席。1979年委员增至49人。1982华5月16日聘请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担任中国网球协会名誉主席。1994年为加强网球的领导,国家体委又成立“网球管理中心”,并于1995年创办网球专刊《网球天地》。国家的重视.领导的关心为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1953年在天津首次举行的四项球类运动会中就设了网球比赛,1956年举行了全国网球锦标赛,在此以后,尤其是近几年冠军赛、锦标赛、巡回赛一个接着一个,还经常参加世界比赛。我国运动员在国际重大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86年在第10届汉城亚运会上,我国选手李心意获女了单打冠军;1990年在第11届北京亚运会上。我国选手获三块金牌男子获团体冠军、潘兵获男子单打冠军,夏嘉平和孟强华获男子双打冠军)、三块银牌和一块钢牌;女队参加1991年联合会绁杯网球赛,在58个参赛队中进入16强;1994年在广岛亚运会网球赛中。我国运动员又取得了两金、一银、两铜的好成绩(潘兵蝉联男单冠军,夏嘉平、李芳获混双冠军,李芳、陈莉夺得女双银牌,夏嘉平、潘兵获男双铜牌,女队还获得女双铜牌);李芳从排名200号位跃升进50位大关;在1994年年终国际网联大排名中,我国夏嘉平为313位,潘兵为215位,陈莉为233位,唐敏为237位。由此可见在运动成绩上我国网球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近年来,我国网球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室内外网球场地不断兴建,参与网球运动的人与日俱增,业余比赛此起彼伏。当前,各省市业余体校设立了青少年网球训练班,为我国网球运动培养后备人才。目前,网球运动已被我国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内地还是边寨,到处都有网球场,比如:包头市有网球场120多片,杭州市有52片,有的还是档次较高的塑胶地和室内场地;北京市有273片网球场,其中室内场地40片;其他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沈阳等都有上百片网球场。抛开大城市不说,在仅有60万人口的革命老区——京山县也有3片场地;在云南南部边疆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产地,仅有42000人口的普洱县内也可见到人们活跃在3片网球场上。群众性的网球运动不断兴起,业余比赛此起彼伏:

1982,年在北京举办了全国老干部网球邀请赛,1994年在浙江大学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球比赛,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网球赛于1994年8月8日在浙江大学举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球比赛于1995年8月10日在南昌江西财经学院胜利开幕;1995年“天美装饰杯”华北区老年网球邀请赛9月19日在天津市干部俱乐部老年网球场落下帷幕;1995年北京高校“茹梦杯”学生网球赛于4月15日在清华大学拉开战幕;“天使水王杯”首都体育记者网球赛,4月18日在北京体育馆网球馆举行了由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对外经贸部部长吴仪等领导组成的中华巾帽软网队于1994年5月15日在北京举行了“飞马杯”比赛……在国际比赛中,中国也是名人辈出。1999年李芳、易景茜在美国西雅图WTA国际女子巡回赛上一举夺得了冠亚军。2000年1月17日,我国优秀选手易、景茜一举闯入澳网公开赛前32名,这一战绩给在世界四大网球公开赛上很少“见亮”的中国网球,带来了几多欣喜。

小知识:网球历史上有哪几位著名的代表人物?

在男子比赛中,美国的迪尔登,曾经于1933年以炮弹式发球和快速进攻,使网球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第一个获得“大满贯”。美国的巴奇以攻击性发球,快速截击,强劲的抽球,准确的落点和敏捷的动作,形成了能攻善守的最早全面型打法;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运动员克雷默,最早成功地使用上网打法而被后人所肯定;世界著名球王,瑞典的博格,以其冷静、顽强和独具一格的打法,在法国公开赛中6次夺冠,温布尔登比赛中连续5次夺魁。在女子网坛上,第一个大满贯锦标得主,美国的康诺利,曾经于50年代初获得了9次大满贯项目的冠军;美国的劳埃德于1974年,以“深、快、准”的底线抽杀和双手反拍击球的绝招,一举夺得温布尔登、法国和意大利公开赛的三项桂冠,并以一年连赢50场比赛的记录首次登上世界“网球皇后”的宝座。进入20世纪80年代,男子方面有麦肯罗、康纳斯、伦德尔分别称雄网坛一段不长的时间。80年代末,一人称雄的局面彻底结束,贝克尔、桑普拉斯、阿加西、张德培、伊万尼塞维奇等,皆是各大赛事冠军的竞争对手。进入90年代,又出现了一大批新星,拉夫特、鲁塞德斯基、卡费尔尼克夫、莫亚、库尔腾等。但基本上是桑普拉斯最具实力,已经连续6年在年终世界排名第一,惟独没有获得法网冠军。男子网坛在进入21世纪后,又涌现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这其中又以萨芬、休伊特、纳尔班迪恩、罗迪克、费德勒以及哈斯等人为代表,而老将阿加西的神奇故事也在续写。在女子方面,美籍捷克选手纳夫拉蒂洛娃,从1982年到1986年基本上是她一统网坛。直到格拉芙的出现,终结了一人独霸的局面。而90年代的女子网坛也与男子一样,新星竞相崛起,塞莱斯、辛吉斯、库尔尼克娃、达文波特等皆是代表性的人物;在新世纪的女子网坛,由威廉姆斯姐妹一统天下的格局相信没有人会怀疑,一大批的新秀也在不断地涌现,多克奇、汉图卓娃、克里吉斯特、海宁,以及德门蒂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