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全书
17037000000074

第74章 保持良好积极的状态(2)

没有李阳那样的疯狂,就没有李阳的疯狂英语。

近年来,李阳在中国成了大名人,还上了200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风光得很。可是李阳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李阳少年时代是一个很内向的人,用最常见的话说就是“怕生”。已经十几岁了,亲戚朋友还不知道李家有这样一个孩子,是名符其实的“丑小鸭”。比如:只要听到电话一响,他就会躲起来;他看电影之后,父亲总是要他复述电影的内容,为了不干这种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宁愿多年不看自己喜欢看的电影。

有这样一个最典型的故事:有一次他患鼻炎,父母送他去医院治疗,在进行电疗的时候,医生不小心漏电烧伤了他的脸,由于害羞,他忍住痛苦,一直没有告诉别人,至今脸上还有一块小疤。

他说,小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完成不了作业,因此,经常被老师罚站,每次都只好低声认错,可是第二天又故伎重演……

李阳多次向父母提出退学,可是父母不同意,所以没有退成,勉强熬到高中毕业,还居然考上了兰州大学力学系——看来他并不蠢。可是在大学里,李阳还是浑浑噩噩的,没有改变自己的形象。按照学校规定,旷课70节就要被勒令退学,可李阳很快就超过了100节,因此差点被兰州大学“请”出校门。

那么,李阳的英语是不是特别好呢?

不是!谁能相信“疯狂英语”的创始人当年曾经是连“60分万岁”都办不到、常常要补考才能过关的人……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必须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否则就有拿不到学位证书的危险了。读大学为什么?不就是弄一张文凭吗?可是过不了四级……

这次他被逼上了梁山,不得不打起精神,每天早上都去学习英语。他本来是一个懒散惯了的人,如今要集中精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集中精力,他跑到兰州大学校园里的烈士亭上放开喉咙大声朗诵起English来。这一大喊不要紧,喊出了李阳的灵感来了: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不容易思想开小差,效果还不错!

——他就这样“吼”了几个星期,居然还“吼”出了信心!胆子出来了,他就去了学校的英语角,说出来的英语居然像模像样的:知道他底细的同学都感到惊奇,急忙向他请教“怪招”!李阳此时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到这可能是一种奇妙的办法,虽然说不出什么,但是他决心这样干下去!

从此以后,只要有时间,李阳就像疯子那样在烈士亭等地方大喊大叫,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晴天,还是沙尘天。有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胆量,他居然穿着46号的特大美国劳工鞋、肥大的裤子,戴着耳环,在全国重点大学的兰州大学声嘶力竭地喊叫——

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就是我行我素:据他自己说,他就这样复述了10本左右英文原著,在四级考试中得了个第二……

曾经最令他恐惧的英语如今给他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他的疯狂故事就这样走出兰州大学,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李阳有一句“格言”:我喜欢丢脸!李阳的经历就是一个放下面子的经历。

李阳本来是一个天生内向、性格封闭的孩子。为了挑战自我,他把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写成了40多页演讲稿,准备拿到演讲场上演讲。

美国社会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调查,世界上人们最怕的就是当众讲话。李阳很想突破自我,所以他决心面对全校的人演讲。他请同学帮自己把海报贴出去,说是有一个叫做李阳的人要搞一个英语讲座……

那天晚上,李阳简直“紧张得要吐”(李阳语),可是他还是上台了。他虽然是气喘吁吁的,但是终于坚持下来了:演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李阳就这样讲出去了,一讲就是几十场,他因此成了校园名人……

他的目标是什么?让几亿中国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成功就在于对英语充满了乐趣,尽管最初不是心甘情愿的。看来,即使没有兴趣,也可以逼出兴趣来。而李阳的疯狂英语之所以流行一时,就是抓住了人们学英语的软肋——不愿意开口朗读。

要想获得快乐,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很多孩子,如果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不但很兴奋,还能全神贯注,不知疲倦,耐性惊人。这都是兴趣所产生的魔力。一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就能引发探索的热情,就能培养出兴趣。

研究发现,婴儿的智慧往往是在早期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见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将爱好与职业结合起来,是获得快乐的一种最好方法。一个人,如果能够根据爱好去选择职业生涯,就能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了兴趣,即使十分辛劳,也总能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哪怕遇到困难,也不会知难而退,而是想方设法,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很多人,由于兴趣,达到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的地步。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职业和兴趣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工作必将给他带来无限乐趣。爱迪生就是一个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结合的典范。

出于兴趣,爱迪生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在实验室里吃饭、睡觉,却丝毫不以为苦。

爱迪生曾经说过,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一天工作”,并且宣称:“我每天都其乐无穷!”

正因为对工作感兴趣,爱迪生一生的发明约有两千种,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等等,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市。小时候,他身体比较瘦弱,不爱讲话,很文静,可是爱动脑筋,喜欢思考,对周围的事情总是充满好奇。他常常独自坐在村庄的十字路旁,看大榆树怎么冒出了绿芽,看秋风怎么染红了枫叶。他还久久地思索一些大问题,比如,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躲到西边山后——东方为什么有这么多太阳,怎么“升”不完?西边的山后有多大,什么时候才装满?为什么蓝色的天空里会有朵朵白云在飘浮,白云上面有什么……

就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一直在吸引着爱迪生!爱迪生5岁的一天,突然不见了。爸爸急得四处寻找,最后发现,爱迪生在鸡窝里蹲着呢!

爸爸奇怪地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呀?”

爱迪生轻轻地认真回答:“我在孵小鸡呢……”

原来,前一天,他突然发现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也来试试……

爸爸又好气又好笑,把他拉起来,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

小爱迪生皱起眉头:“我为什么不能孵出小鸡?母鸡怎么能呢?”

爱迪生很好奇,什么都想知道,无论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

一次,他发现花园的篱笆上有一个野蜂窝。他小心翼翼地探头往野蜂窝里看,蜂儿都不在家。好机会!“今天我倒要看看里面什么好东西”。好家伙,毛头小子抄起一根棍子就往里捅——这下可糟啦!野蜂“嗡”的一声从窝里飞出来,直向他扑去……

就是这位敢捅马蜂窝的毛头娃娃,7岁那年,跟随全家搬到密执安州的休伦港。7岁正是上学的年龄,他自然也上学了。那时的学校里只开读书、写字、算术三门课。那所学校的老师讲课枯燥无味,还像中国的私塾老师那样常用木板惩罚学生。爱迪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经常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老师回答不了,经常“恼羞成怒”,认为爱迪生是“傻瓜”……

爱迪生因此退学。他虽然因此失学,但是在母亲的精心教育下,把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结合起来,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不怕没能力,就怕没状态

我们经常说,凡是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人,首先要有良好的状态,其次才是能力。没有状态,即使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有了状态,没有能力也可以锻炼……

科学研究证明,世界上的跳高冠军是跳蚤。

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就会马上跳起来,高度是它身高的100倍以上,因此被它称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

科学家用一只跳蚤进行试验:

在跳蚤上面罩上一个玻璃罩,然后使跳蚤跳动。跳蚤第一次起跳就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以后,跳蚤调整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来适应新的环境,此后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

科学家们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经过数次碰壁之后又主动调整了跳跃的高度。

最后,玻璃罩低到接近桌面,跳蚤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

经过一段时间,科学家把玻璃罩拿走了,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跳蚤变成“爬虫”了。

跳蚤变成“爬虫”,不是因为已经失去了跳跃的能力,而是一次次遭受挫折之后学乖了,习惯了,最后麻木了!

最可悲的是:虽然玻璃罩已经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的限制已经深深地刻在它那十分有限的潜意识里,反映在它的心灵上——不是没跳高的能力,而是没有跳高的勇气。

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了!

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经历与此极为相似。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比如父母、老师等)太多的批评、打击或挫折,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设限”压制和封杀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他们就会对失败惶恐不安,对失败习以为常,逐渐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性格。

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与生俱来的勇气就这样消失了。

在一岁多的时候,海伦·凯勒因为生病,眼睛看不见了,并且又聋又哑。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家里人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莎丽文小姐。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性格逐渐改变了。

她知道她的亲人都很爱她,所以她不能辜负亲人对她的期望。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几年以后,当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

海伦·凯勒虽然五官残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学教育。以后更致力于教育残缺儿童的社会工作,这种努力上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效法,海伦·凯勒真是个残而不废的人。

海伦·凯勒能够不因残疾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上进,最后获得了卓绝的成就。我们每个人都既聪明又健康,假如还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话,真应该感到难为情!

遇到困难,有些人不是想办法解决,而且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困难,都是失败。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在想像的困难中消失了,成功的希望也在坐以待毙中流失。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彻底的失败。

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人的自毁行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的这种自毁行为呢?

通过分析指出:人的自毁行为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1.畏难情绪

有些人面临困境时,一筹莫展,即使眼前摆明了退路、出口,他们也视而不见,拒绝利用。他们觉得自己遇到的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努力都是没用的。

2.自我放弃

有些人对许多事情还没有去实践,就认为自己不行,因而不敢去做,或不愿去做,所以自然毫无胜利可言。

3.因循守旧

很多人只会照章行事,因循守旧,遇到困难时,总是从过去的经验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到实践中发现新的解决办法,这样只能固步自封,没有发展,也没有前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自毁行为源于人的一种思维定式,对失败考虑过多,因而阻碍了人的潜能的发挥。

生活和社会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只有敢于憧憬胜利,才能取得胜利。

当我们做事情时,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在战略上要藐视困难,在战术上又要重视困难。

只有在战略上藐视困难,才能坚定信心,不被困难所吓倒;在战术上重视困难,才能做到临危不乱,化险为夷,取得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因为曾经受到挫折,号称自己是过来人,对老经验抱着不放,于是胆小怕事,止步不前。

下面这个故事很有启发: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关到一个房间,在房间里放一个可达屋顶的梯子,然后在梯子顶端挂上一串香蕉,当第一只猴子爬上梯子,伸手几乎要碰到香蕉的时候,实验人员就用冰冷的高压水枪冲击这只猴子,直到它放弃去拿香蕉。

如此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猴子都放弃了尝试。

接下来进行实验的第二部分:实验人员用外面的一只猴子替换房间中原有6只猴子中的一只。当这只猴子进入房间后,发现了香蕉,于是一下子冲了过去。

这时发生的情况很是奇怪:没等这只新进来的猴上去,另外5只猴子就把这只猴子按倒痛打,直至它放弃那个念头。

接着另一只新猴子被放进来,换走了第一批中的另一只猴子。同样的事发生了,只不过打这只新猴子最狠的,是刚才那只先一步进来并挨打的新猴子。

如此继续实验,直到房间中的猴子全部换成了没有被水枪击中过的6只新猴子。

接着实验人员拆除了水枪,可是这些没有挨过高压水枪的猴子居然没有一只试着去拿屋顶的香蕉。

很多时候,不是没能力去做这件事情,而是没有去做这件事情的愿望,或者因为心理上蒙着一层挫折的阴影。

因此,激发一个人的工作欲望和勇敢精神,激发做事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

提倡积极休息,减少消极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