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17037600000013

第13章 混战计(2)

同友军联合攻敌,要冷静地观察形势。假如另外存在一股敌人,就必须保持原来的阵容而悄悄地离去。金蝉脱壳的意思并不是一走了之,而是一种分身之法。所以,大部队转移的时候,原阵仍要战旗招展,金鼓齐鸣,就像原来的阵势一样。这样就能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友军也不会产生怀疑。等到消灭另外那股敌人已经返回之后,友军和敌军才发觉,或者仍然没有发觉。这样,金蝉脱壳,就是指在对敌作战的时候,抽出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的敌人。

智慧心得:

此计名称最早见于东汉时期仲长统的诗句“飞鸟遗迹,蝉蜕亡壳”。而作为一个计策,最早的使用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第六次北伐,病死五丈原后。为使蜀军全身而退,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诸葛亮死后,姜维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走而示之以不走,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

一般说来,这通常属于弱者的战术,在危急关头,尤其是敌人采取围困的办法时,往往很难顺利脱身。脱身的时候如果留下种种伪装,让敌人误认为我方主力尚在包围圈中,就会放松警惕,而我方就可以利用这一点从容撤军。

斯巴达克是2000多年前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袖。他在背临大海、两侧是悬崖的“险地”维苏威山集结起义军。罗马帝国指派克劳狄乌斯率官兵前去镇压。克劳狄乌斯扼守住维苏威山的唯一通道,企图将起义军困死在山上。然而,斯巴达克却叫大家用维苏威山上遍地生长的野葡萄藤编成软梯,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发起突袭,使罗马官兵不知所措,狼狈而逃。

克劳狄乌斯遭惨败后,瓦涅又率两个军团前来镇压起义军。连续的恶战使起义军粮草断绝,士兵减员,面临覆灭的险境。为了冲出重围,斯巴达克让士兵们把死尸绑在营前伪装成哨兵,又留下几个号兵定时吹号。整个军营看上去与平常一样。而此时,斯巴达克率领大军从极险的山路突出重围。

恼羞成怒的罗马统治者又任命克拉苏为统帅带兵前来镇压起义军。克拉苏在起义军必经的半岛狭窄处挖了一条长长的壕沟,沟边修筑高大的防护墙,设重兵把守,妄图把起义军困死在半岛上。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斯巴达克命令起义军靠近壕沟,燃起篝火,并在篝火旁吹笛子,敲皮鼓,跳舞蹈。按当时的习俗,奴隶们在临死前要进行一次娱乐。这一举动使敌人放松了戒备和警惕。在敌人困乏时,斯巴达克指挥起义军用随身带的木料、冻土等很快填平了壕沟,奇迹般地冲出了封锁线。

使用“金蝉脱壳”计,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壳”的问题,也就是伪装的问题。如果伪装出现了破绽,引起敌军的注意,不但逃跑不会成功,反而会令敌军加速进攻,使我方更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伪装想要成功,最好是追求一种“自然”的氛围,让敌军感觉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方的因素,如果对方主将比较多疑,就可以故意大摇大摆地走出去,如果对方主将粗枝大叶,就可以混在他军中而后逃出,凡此种种,都要在具体的实战中进行摸索。

宋将毕再遇以“悬羊击鼓”一计巧妙脱身,是对“金蝉脱壳”计的经典诠释。

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时,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做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但金军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拥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这种悬羊击鼓之法,令金兵觉得宋兵没有离开营寨,而且一直在进行骚扰他们恐吓他们的工作,所以才会不加防备,为宋兵争取到了撤离的时间。

“金蝉脱壳”在全身保命的时候格外受青睐,不少历史中的名人在被逼入死地时都会用这一招,留下遗诗遗物以惑人耳目,从此隐居世外、不入红尘,可以大儒王阳明为例。

明武宗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权,兵部主事王阳明触其淫威,被杖刑50大板,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驿离京师有万里之遥,是荒凉不堪、人少山多的地方。王阳明行至钱塘时,得知刘瑾又派刺客在半路劫杀他。王阳明却不以为然。

翌日,仆人起床后发现王阳明失踪,在枕边有一首绝命诗:“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仆人猜到主人一定投江了。待赶到江边,只见江水上浮着冠履,捞起一看果然是王阳明的东西。因此,远近的人都知道王阳明投江自尽了。追杀王阳明的刺客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也信以为真,便拿着王阳明的冠履回京复命去了。

这自然是王阳明的“金蝉脱壳”之计。他巧设疑阵,掩人耳目,使人们相信他已投江而死。正当他的好友在江边祭奠他的时候,他却换上道袍,从此藏身于五夷山中,云深不知处。

从另一种角度看,“金蝉脱壳”这一行为也许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脱壳应该是痛苦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因为这是重生的手段。老鹰能活70岁,但是在40岁的时候会爪牙枯萎,濒临死亡。这个时候,它必须要不停撞击岩石,把旧爪牙磨掉,才能获得新生。这个过程鲜血淋漓,非常痛苦,但是必须经历。人也是一样,能不断更新,破除旧有的心灵限制,才能在这世界上走得更远。

这,或许是“金蝉脱壳”在哲学上的另一种启示。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原文】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②。

【原按】

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者,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

【注释】

①小敌困之:对弱小或者数量较少的敌人,要设法去围困(或者说歼灭)他。

②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故卦名曰“剥”。“剥”,落的意思。此计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

【译文】

对付小股的敌人,要围困起来,将其消灭。如果让他们走掉,便极不利于我方追击。

捉贼之所以必须要关门,不仅仅是担心敌人逃走,而是怕他逃走之后被他人捉住而利用。而且,如果门关不紧,让敌人脱逃,千万不可轻易追赶,防止中了敌人的诱兵之计。所谓贼,指的是那些出没无常、善于搞突然袭击、神出鬼没攻击我军的游击队伍或逃亡力量。他们的企图,是使我军疲劳,以便实现他们的目的。

智慧心得:

关门捉贼一词,大概源于民众的口语艺术,无精确出处,后来的诸如“关起门来打狗,堵住笼子抓鸡”等俗语,也是这个词的演变,意思就是围困敌人然后捉拿或者消灭。

关门捉贼,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脱逃,情况就会十分复杂。穷追不舍,一怕他拼命反扑,二怕中敌诱兵之计。这里所说的“贼”,是指那些善于偷袭的小部队,他们的特点是行动诡秘,出没不定,行踪难测。他们数量不多,破坏性很大,常会乘我方不备,侵扰我军。所以,对这种“贼”,不可放其逃跑,而要断他的后路,聚而歼之。

当然,此计的运用决不只限于“小贼”,如果指挥员能统观全局,因势用计,因情变通,捉到的也可能是敌军的主力部队。所谓“关门打狗”,就是这种情况。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选定东北作为战略决战的首战地点。

当时,东北的国民党军分别困守于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孤立地区,正处于采取顽抗还是逃跑两种选择的犹豫之中。毛泽东经反复权衡,命令东北野战军直取北宁线上的锦州。

先打锦州,是一着绝妙好棋。东北蒋军,从北到南,是长春、沈阳、锦州三点一字排列。如果先打长春,沈阳、锦州的敌人就会决策向关内逃跑,这无异是“赶蛇归洞”,而且,我军伤亡必大,需要补充训练,旷日持久。蒋介石本来就有战略收缩的企图,想把东北蒋军撤进关内,加强华中的防御,只是迫于时局,没有下最后的决心。

而锦州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打下锦州,就会造成“关门打狗”之势。而且先打锦州,可吸引长春、沈阳之敌来援,便于我转移兵力,在运动中将卫立煌集团全军歼灭。

10月15日晚,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这样,龟缩在长春、沈阳的几十万敌人没有了退路,成了门中之贼、瓮中之鳖。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长春守敌10余万人一部分起义,一部分投降。接着,东北野战军攻占沈阳。至此,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

无独有偶,在平津战役的时候,毛泽东提出对张家口、新保安的敌人采取“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策略,意在稳住平津地区的敌人,等东北野战军入关之后,堵住敌人海上的后路,再度使用“关门捉贼”之计。

黄巢再占长安也是个好例子。

唐朝末年,地方上藩镇割据,朝廷中宦官专权。他们拼命压榨百姓,使得民不聊生。终于,在王仙芝、黄巢的领导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来,王仙芝战死,黄巢继承他的遗志,成为起义军的领袖。

880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克唐朝都城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到四川成都,纠集残部,并请沙陀李克用出兵攻打黄巢的起义军。

第二年,唐军出兵企图收复长安。凤翔一战,义军将领尚让中敌埋伏,被唐军击败。这时,唐军声势浩大,乘胜进兵,直逼长安。

黄巢见形势危急,召众将商议对策。众将分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认为不宜硬拼。黄巢当即决定:部队全部退出长安,往东开拔。

唐朝大军抵达长安,不见黄巢迎战,好生奇怪。先锋程宗楚下令攻城,当他们杀进长安城内,才发现黄巢的部队已全部撤走。唐军毫不费力地夺回了长安,众将欣喜若狂,纵容士兵抢劫百姓财物。士兵们见起义军败退,便无所顾忌,成天三五成群骚扰百姓。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唐军将领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成天饮酒作乐,欢庆胜利。

黄巢派人打听到城中情况,高兴地说:敌人已入瓮中。当天半夜时分,急令部队迅速回师长安。唐军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呼呼大睡。突然,神兵天降,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长安城内,只杀得毫无戒备的唐军尸横遍地。程宗楚从梦中醒来,只见起义军已冲杀进城,唐军大乱,无法指挥,最后他在乱军中被杀。

黄巢用“关门捉贼”之计,重新占据了长安。

黄巢使用的“关门捉贼”计,就是先空出长安城来,自己运动到更广阔的空间中,等敌人进城之后,再从外面进行围困,使长安城成为一座现成的牢笼,并将敌军消灭在这座牢笼之中。

使用关门捉贼,一定要注意,关门的时候不能给敌人留下其他的逃离路线,否则将功败垂成。宋金战争中,韩世忠和梁红玉把金兀术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得逃入死港黄天荡。韩世忠本来以为封锁了港口就可以将金兵围困住,令他们粮尽饿死。谁知金兀术找到了熟悉地形的人打探之后,集中人力挖通了一条从黄天荡到秦淮河的老鹳河旧道,而逃到了南京。

其实,在现代战争中,“关门捉贼”只能变成一种意识而不是具体的战术了。因为现代战争是陆海空三军配合作战,除非封锁了领空领海才行,但是那样敌人也可以通过挖掘地道、使用特种部队营救等手段而离开。作为一种战争意识的“关门捉贼”,就是把敌人围困起来之后不等其逃跑就全部歼灭。

在商战中此计亦大有用武之地,通常先用欲取先与,欲擒故纵,上屋抽梯,请君入瓮等手段,都是为了达到“关门捉贼”的目的,获得全利。比如给熟客发红包,使其成为回头客,成为“顾客俱乐部”的成员,都是为了继续占有他们的消费意向,先诱使其“入我门来”,之后是杀是宰便予夺在我了。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但因为经费问题,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总部所在地,洛克菲勒家族闻讯,立即花费近千万美元在纽约买了一块地皮,免费捐赠给联合国作为总部大厦的建设用地。同时还买下了与该块地皮毗邻的全部地皮,待联合国总部建成以后,其周围地价飚升,洛克菲勒的进账不知有多少个千万。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原文】

形禁势格①,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②。

【原按】

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腋。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注释】

①形禁势格:禁,禁止。格,阻碍。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

②上火下泽:语出《易经·睽》卦。睽,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火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本卦《象》辞:“上火下泽,睽。”意为两相离违、矛盾。此计运用此象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离违,而我正好各个击破。

【译文】

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攻取靠近的敌人就有利,越过近处的敌人去攻取远处的敌人就有害。火向上烧,水向下流,是我方和临近者乖离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