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智慧
17037800000020

第20章 处世智慧(2)

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寻思着。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顿悟了,赶忙跑去见老方丈……真正地认识你自己,有没有正确地给自己“定个”合适的、能发挥你的极至的“位”。没有什么好专业,也没有什么好“门”,如果能发挥你的极至,坏专业坏门也会变成好门好专业,如果不能发挥你的极至,入对好专业好门,你也只能是个“阿混”。多少人哀叹“生不逢时”,哀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哀叹“入错门”“选错郎”,为何哀叹,只因你不能认识你自己。

在人生多向的路口中,用自己的心去择一条能令自己开心的路,然后努力耕耘,必有收获;路已择定,各有自身的优势,真的不必去理会别人的冷眼或喝彩。自己尽力而为,唱好属于自己的节奏,不同的路也就“殊途同归”,获得完全一样的掌声!

不饶舌,言行必果

原文:咸其、辅、颊舌。

释义:感应出现在牙床、面颊、舌头上。

释例:对交往群体的赞赏和恩惠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付之行动的人是搞不好人际关系。

当上司不在身边,优秀经理会自行承担职责,尔后再向上级解释:“我不得不批准那小伙子到澳大利亚出差,他必须得在星期五出发,而你要星期一才回来。”

你会发现一个优秀经理决不会滥用职权。事实上,正是由于他审慎地、恰如其份地使用职权,他才在部下的心目中具有权威。人们知道他的职权范围,看不到他玩弄权术,或明明没有却假装有权。人们也不会发现他经常不断地把上级挂在嘴上:“好吧,我会去找老板,请他批准。”

清理一下你的职权范围。首先与上司谈谈,在哪些地方你觉得多给点权力更好些。然后考虑一下你分派给下属的权力。假如你觉得需要更多的权力来做好你的那份工作,那么你也应该设身处地地想到,这对你的下属来说也是一样的。因此,按你的主张去做:如果你要你的上司给你更多权力,你也必须给你部下更多的权力。你应当言行一致。

人生而平等,结果则迥异

原文:齐小大者存乎卦。

释义:“齐小大者存乎卦”,卦就是现象,也就是大的现象、小的现象。现象有大小,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也有大小。有如发财,甲发得多,乙发得少,这有大小,但立脚点是平等的,不管大小卦都是卦,都是一个现象。

释例::庄子的书中有《齐物论》,何以名“齐物”?万物不能齐,没有平的。人的智能、学问、体能都是不平等的。即使有两人体能一样,其中一人生病了,另一人为了平等也生病吗?物是不能齐的,但是庄子提出来有一项是齐的——本体的平等。如太空是平等的,太空中万物的现象是不平等的。

所以庄子有一句话很妙,他说“吹万不同”。孔子研究《周易》讲究“玩”,庄子讲究“吹”。吹万即万有。他以风来比方,他说大风吹起来,碰到各种的阻力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意思是说,风吹来是平等地吹,而万象遇到风以后,自己发出的声音不同。

世事变幻无常,人生有旦夕祸福……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人生的结局往往令到我们出乎意料与想象之外!有的人劳碌平凡一世,有的人经历大起大落,倾家荡产,有的人平步青云,富贵荣华一生;有的人为情所困,终生痛苦,甚至有些人不甚忍受失败,走上自毁道路……命运是否真的这么不公平?

“生,使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

不禁想起拉萨尔的一段话:你不能在水杯中掀起风景,风景喜爱宽广的平原,在那里它才可以猛烈的呼啸。结局的不同,是源于你年轻时的目标确定与否。

比如,先知大卫王,他曾写道:“人心中所想的,便能成为那样”;又如爱默生的心智:“伟人便是那些领悟出思想能统治世界的人”;譬如失乐园作者密尔顿的心智:“心智所在之处,它本身便能化天堂为地狱,化地狱为天堂”;还有莎士比亚那惊人而具感受性的心智,他观察到:“事物本无好坏,除非思想从中作怪!”安徒生说:一个年轻的时代是一个奋斗的时代,一个拼搏的时代。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走向社会。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其实,他们结果不同的原因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也许人生的命运轨迹不易改变,但过程中的感受与所选择的“交通工具”却可以改变。人不同于一般动物之处是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因此人就无法和动物一样浑浑噩噩生活,人的行动必须有目标。而高贵的生活是目标创造的。

目标必须明确,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或不切实际,都会阻碍我们前进,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

人生的结局最终是死亡,人生的意义在于死亡的过程,如果忽略那些死亡前的花絮,人生就空空如也。许多人的生活,都没有抱一个目标、理想,只是得过且过,不知到底是为什么生活?这种人只好虚度一生,把一生无意义的度过去罢了。

享乐主义的人,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但是在此苦海中生活的人类,总是逃不了苦难的。较有大志的人,即抱着“竭尽所能,贡献社会,改造世界,造福人类”之人生观,而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之目的。

强烈的成功动机主要靠内部激发。没有激情成不了大事,这里的激情,就是指对成功的渴望,从内心里激发出来的对成功的追求。当你把目标与自己一生的使命相联系时,你会发现人生的每一天都有它确定的意义。所以,明确自己人生的大目标,对把握好目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人是随波逐流地生活着,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目标,要么认为时间还长着呢,要么认为“一切自由天安排”。这些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设想的人,是很难激发起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动机与激情的。

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是内部激发成功动机的最直接的方式。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激发自己的成功动机,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这种动机越早激发越好。因为它将引导自己的行为。有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千真万确。对自己做的或将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准备,就是在为失败做准备。

实际上,学会制订每一阶段的计划,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也是一个对运筹能力的锻炼过程。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工作计划,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发展水平,充分把握并有效利用自己的作息规律,还有对学习,工作的合理搭配等等。

可以说,一份好的学习工作计划,就是一个小而全的系统工程。它能整合各种学习工作以达到最优,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如果你每天每周的计划都能完成得很好的话,那么你所盼望的成功,实际上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有计划地学习工作,最关键的因素是按计划实施的决心和毅力,它是对个人自觉性和自制力的最大挑战,只有那些经受了这一挑战的人,才有机会获得成功丰厚的馈赠。所以,人生需要策划,人生在于策划。有了科学的策划,人生就有强大的动力,就会产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人生策划是建立在自知、自查的基础上的。了解自己,了解环境,这是成功的法则。在知己知彼以后,需要对自己合理定位。人不是神,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对自己期望过低、过高都不利于成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对人生的设计不能强求一致。人生策划,根本在于为自己的发展描绘一个整体的结构。规划好自己,才可能把握住未来。让智能的理想变成现实。精心谋划最适合您个人的美好人生蓝图、瑰丽人生要素。

给奉承者坐“冷板凳”

原文:可贞,无咎。

释义:能够坚守正道,所以没有灾祸。

释例:中国人重视“德”在人格中的关键作用,这无可挑剔。但是,如果把一些非本质性不良行为的东西也“上纲上线”,从而大加鞭挞,那却是错误的。就阿谀奉承而言,这的确是个不良品质,但它并不能导致“德”从根本上坏掉。它属于一种个人生活态度的问题,它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后所采取的一种自认为迎合需要的行为方式。

我们不能仅依据这一点就将这类人从根本上否定掉,他如果有能力,你照样可以使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得宽容别人的不足,同时尽力帮助他克服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你应该明确表示自己不是那种喜爱溜须拍马的领导。而如果他们胆敢“以身试法”,那你就与他们“走着瞧”。

对待这种员工同样不能急躁,要耐着性子慢慢来。

如果他这会儿对你大加奉承,即使他这时成绩斐然,你也不必理他,让他静等着。他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果他不明白,那你照样别夸他,也别损他,继续让他自己去琢磨。当然他还得坐一段时间“冷板凳”。

而有一日他没有阿谀奉承你,并且有显着成绩,那么,你必须抓住时机,对他赞扬一番。如果他以后还能不断转好,那么委以重托也是理所当然的。

未雨绸缪是良策

原文:密云不雨。

释义: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释例:浓黑的“密云”出现,一般都会下雨。为什么会“密云不雨”呢?这并不是说不下雨,而是说还没下雨,但大雨将至,就要做好应对准备。

未雨绸缪,什么事都早谋划,肯定比临时抱佛脚好得多。

学会避免问题的发生和出现比学会等问题发生后找办法解决更重要。

就象身体健康,注意饮食、休息和心态,和适当地运动可防止生病,如果乱吃、熬夜、放纵身心或缺乏活动,就易得病。要知道大部分疾病是没有特效药的,即使看医生开药方,也会有很多副作用,甚至后遗症。

夫妻感情同样是要善于经营,避免破裂,一但发生严重问题(离婚),再破镜重圆就可想而知有多难了。

子女教育同样,早期不注意沟通和正确引导,孩子很容易被引诱误入企图,难以自拔。虽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但父母的悔恨担心和对他人的伤害已无法弥补了。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

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

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考试临时用功,急难时有人帮忙,能够临时抱佛脚,也算好事,就怕临时没有佛脚可抱,那就凄哉惨也。

晴天准备雨伞,免得下雨时不能外出;白天准备手电筒,以便黑夜可以照亮暗夜行止。如果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抱佛脚,必有诸多的不方便。

一个人的身体,平时就要好好的照顾,要运动、要保健,不能让它受寒受暑,因为一旦生病了,不但自己要抱佛脚,还会增加家人、朋友的麻烦。

平时的家居生活,也要时时整理清洁,而且饮食要有时,不要客来扫地,客去倒茶,这都是临时抱佛脚的行为。

《禅林宝训》里有“重门击柝”,说明凡事要有事前的防备,免得出了事情,即使报警,甚至告到法院里,可是财物已经追不回来了。

现代人家里要装一支电话,以备家人在外有急事通知,或者朋友打电话来商量事务;平时家里要预备一些洋钉、铁锤,以备台风来袭之运用。水沟也要经常疏通,免得堵塞;庭园花草平时要让它水份充足,免得干枯。

有偈云:“天下有二难,登天难,求人更难;天下有二苦,黄连苦,贫穷更苦。”如果你平时有所预备,则不管苦也好,难也好,都会降到最低,否则临时抱佛脚,万一没有佛脚可抱,那又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