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17065300000041

第41章 真诚的书写

——青创会感言

短暂的一周,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作家们汇集北京,大家听讲座、看演出,相互交流……。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大家似乎还没来得及感受生命的激情,没来得及互道珍重,就已各奔前程。

我算是第二次参加青创会了。第一次,据说我是年龄最小的与会代表之一,当时浅薄地觉得时间上有着些许的优越感。但是这一次,感觉时间似乎沧桑了许多,望着与会的那些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及上一届见过的朋友们,突然觉得时光从脸上划过的痕迹,光阴不饶人。现在,已不再被外界的一些看上去耀眼的东西所干扰、所诱惑了。因为文学本身在心里有了一把尺子。

仔细地观察,一些写作者与另一些写作者还是有着很大的不一样啊!这或许与他(她)们人生的经验和心灵历程相对应。在会上,我听了许多作家的发言,但印象最深,至今不忘的却是麦家那连同他倔强的手势和自尊的头颅的表述。尽管我并不很喜欢麦家的作品。但在会上,他智慧崩溅地表明了自己的写作态度,任何事物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他摒弃那种加工车间和饲料加工厂式的写作,摒弃那种“狼”追来了式的写作,表达了一介作家之神圣、之尊严与创作精神。这是那些虔诚的写作者所向往的一种真诚的书写,一种流淌在心灵深处,在寂寞中前行的文学之路。

很早以前,我杂乱地阅读着自己所能够见到的文学书籍。直到现在,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读一读卡夫卡的作品。说这样的话,会让人觉得有什么言外之意或让听者感到厌烦。但事实确是这样,我曾因自己最信任的人离我而去,那种心灵上的孤独、绝望、无助难以言诉,常常渴望和人交流,但却常常即使把肚子豁开把心献给别人,别人也不理解的那种炎凉和漠然像火红的烙铁一样戳在我的心上。突然一天,我读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地洞》等作品,读着读着,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我在心里说:这简直是在写我,写我们这些人心里的感受。他根本没有用什么(表现主义、存在主义啦等等)手法和写作技巧,这分明是在老老实实写真实的人生。我禁不住赞叹,这个作家真的太伟大了!我开始对那些所谓的评论家所说的一些上纲上线、言不由衷的话感到好笑和滑稽。卡夫卡生前的作品大部分只在一些民间的刊物上发出,可说忧郁和孤独一生。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所有作品皆被世人奉为经典,至今被评为世界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最近,我在读张承志的一些作品,望着照片上先生那棱角分明的刚毅的脸孔,突然觉得许多作家的面孔在我的面前变得那么媚俗、轻佻,黯然失色。

我也读自己身边一些人的作品,读张贤亮早期作品诗意的大气磅礴;读左侧统燃亮骨头般的精神;读石舒清野草一样在寂寞中的深邃。

有时候,大家认为写作中的赞美是诗,赞美并不一定都是诗,譬如藏语中的扎西德勒被人用得太随便了。其实,写作中的赞美有时是为了生存、感激,为了生存得和平与安详。如果说我们的心灵和骨头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学理想和美好的梦的追求,那么,就让我们向着那个有难度的方向前行和最大限度地靠近,尽管路上还有许多磨难和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