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17066500000027

第27章 让快乐生活从“心”开始(6)

在心理学上,拥有豁达人格者的突出的特征是:积极面对生活的挫折,辩证地看待人生的得失,对于生活具有极大的自我能量。美国散文作家爱默生说过一句名言:“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过这一大好学习机会的。”苏东坡没有错过任何逆境的学习机会,他的积极心态使他笑傲江湖,他的达观思维使他善于自我开解,这是他豁达人格的突出表现。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用乐观心理驾驭生活

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怜悯,但最终的结果是别人的鄙夷和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努力与开拓,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些饱含敬意的目光。

生活中,人们的心理大抵分为两种:乐观心理或者悲观心理。打个比方:两个70岁的老人在一起谈起过生日,乐观的老人过了生日会说:我在这个世上又多活了一年,赚了一年;而悲观的老人则会说:过一年少一年了。

乐观是人们在生活中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把70个心脏病人按性格分为两组,一组是乐观的病人,一组是悲观的病人。在悲观病人这一组,17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而在乐观病人这一组,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被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夺去了生命。

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具有乐观性格的人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中往往是销售冠军。而乐观的小学生将来很少得抑郁症,走向社会后在工作成绩和社会地位方面均超过悲观的人。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总结道: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不仅对生活看法截然不同,对自己与他人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对悲观的人而言生活中都是狡猾、颓废而邪恶的人,这些人总是想利用周遭的事物为己牟利。悲观者在生活中很难信赖别人,也很少会对别人伸出援手。

生活中,如果你对悲观的人谈起一项计划,他们马上就会提出一连串有关这个计划的麻烦与障碍。而且他还会告诉你,即使圆满达成目的,最后只会尝到苦涩、幻灭与屈辱,你也可能因此就会放弃这个计划。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期待被唤醒、引诱的“倾向”,悲观的人能够巧妙地掳获这种“倾向”,借此实现其目的。

人们内心的心理“倾向”包括,第一,对未来的不安与恐惧。第二,人们与生俱来的怠惰,希望躲在自己的壳里不要动。事实上,悲观者的本质就是懒惰,他们不愿适应新的事物,也不愿改变习惯。无论起床、用餐,他们都喜欢依照固定的模式进行。

相比之下,乐观者就很单纯、朴实。他们在生活中容易信赖别人,也愿意涉入险境。其实他们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只是他们不愿将之视为障碍而犹豫不前。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并努力唤醒别人的优点。

悲观者躲在自己的壳里面,甚至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认为别人都具有危险性。而乐观者在生活中关心别人,让别人畅所欲言,给别人时间,观察对方的所作所为。这样,乐观者就能够了解每个人的长处、优点,因而得以团结、领导众人,共同朝某个目标迈进。卓越的组织者、优秀的企业家以及杰出的政治家,都具备这种特质。

此外,乐观者也比较容易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悲观者会因为看到生活中的困难而心生畏惧、退缩不前。而乐观者则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不利的条件转变成有利的条件。

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怜悯,但最终的结果是别人的鄙夷和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努力与开拓,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些包含敬意的目光。

不同的观念造就不同的生活心态。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悲观的心理和情绪,重要的是你如何击败它、征服它。你要学会把自己的悲观转化成乐观,用乐观心理驾驭生活,守住乐观的心境,这样,你就能看遍天上胜景,尽览人间春色。

善用“过度理由效应”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身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寻找下去。而且,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其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你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他们理所当然会帮助我们;若是一个陌生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因为人们无法用“亲戚”“朋友”这样的外部理由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只能追究到他人格内部的原因。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西发现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

他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测量智力的问题,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者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A、B两组,A组被试者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B组依然不给奖励;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目的是考察被试者是否维持了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B组在自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A组在能获取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解题的兴趣。第二阶段时给A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A组被试者用获取金钱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态度已经改变的A组被试者就没有了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影响的B组被试者,第三阶段仍保持着对解题的热情。

人们都有为事情找理由的习惯,所以很多商家利用“过度理由效应”,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可信的、非买不可的理由,大大促进了销售业绩。在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为用户提供“花旗购物卡”的服务活动中。商家告诉消费者“使用花旗购物卡可以让您享受到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结果,消费者对此回应寥寥。经过自省后,商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那就是他们为消费者解释了利益,但是却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于是他们在后续的宣传中这样说道:使用花旗购物卡购物可以让您享受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因为我们的计算机一刻不停地监控全国各地5万家零售商的价格,以保证您能够享受到市场上的最低价位。广告一经刊出,注册人数大增,几乎爆棚。

同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屡屡发生。“过度理由效应”很容易发生在过分讲究“1”和“0”角色分配的情侣身上。例如女孩抱怨自己的男友不懂得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而男友则认为这是作为“老公”应该尽的责任。原因就在于两人的关系长期陷于单一的流向。一开始,作为“老公”的一方确立了自己“1”的角色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男人的宽大肩膀,用心呵护自己的爱人,不断地从各个层面付出。而女方则拼命地体现出自己的“小鸟依人”。久而久之,“过度理由效应”便产生了作用,两人不自觉地将情侣关系的定位留于浅表的“施于和获得”这个利益层面,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感情交流、生活适应个性融合等方面。最后,女方的索取欲望越来越膨胀,而男方往往最后会变得疲惫不堪。到分手时,男方会觉得女方自私自利,只为得到好处而和自己在一起,而女方则会一味地指责对方根本不爱自己或者另有新欢才不再对自己付出。

当亲人和朋友为自己提供帮助时,人们总是会把原因归结为简单的外部原因——因为自己和他们的特殊关系,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但就是这种简单的理由,使人们丧失了很多被感动和向别人表示感谢的机会。当你明白了过度理由效应的道理之后,就不该再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得知恩图报。这时,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在关心和帮助自己,你也因此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