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活的儒学
17213900000026

第26章 论居上位者之风教

风俗美这个观念,来自孔子,所谓“里仁为美”。其后荀子大力推阐其说。王尊所说,如总方略、一统类云云,也是荀子的用语,此即可以征思想之渊源。至于“广教化”一词,更可以看出在汉人的观念中,政治不是权利的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好的政治家或政府,应提供给人民一种有文化的生活。因此施政之重点不在确定人民与政府之权利义务关系,亦不在于让政府及民众各能合法行使其权力,乃是利用教育文化来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董仲舒 《举贤良对策》)

董仲舒之说,也渊源于荀子,但另有两个特点,一是顺着荀子所论风俗的风上化下之义,强调居上位者在文化上也居领导地位,故应承担更多的文化责任,而发挥 《春秋》 公羊家“讥世卿”之精神,谓:

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 乃至周室之衰,其卿大夫绥于谊而急于利,无推让之风,而有急田之讼。……尔好谊,则民向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由是观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者也。……岂可以居贤人之位而为庶人行哉?

其次,便是三代质文代变说。董仲舒认为天道人道只有一个,但在不同的时代却有不同的重点或表现。这些不同,可以夏商周三代为代表,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施政者应视那个时代的文化偏向如何,再采取其文教策略:若时代已偏于文,便当救之以忠;若社会已显得太质俭单调,便须以文来调节补偏。“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救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汉书·董仲舒传》)

补偏救弊,当然是为了移风易俗。汉人论政,未必完全采用董仲舒这套文质代变说,但施政者有责任改善风俗这一点,却是大家共同的看法。东方朔 《化民有道对》 曰:

孝文帝之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兵木无刃,衣缊无文……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藻……教驰逐、饰文朱、聚珍怪,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这样的论述,便是当时一种典型的风俗批评。以古代风俗之淳美,来和当代风俗之淫侈败坏相对比,然后希望主政者能因此改悟,化民有道,“旷然大变其俗”。

如董仲舒说“共是天下,古亦大治,上下和睦,习俗美盛,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吏亡奸邪,民亡盗贼,囹圄空虚,德润草木,泽被四海,凤凰来集,麒麟来游。以古准今,一何不相逮之远也?”贡禹说“孝文皇帝时 …… 海内大化。…… 武帝始临天下……是以天下奢移,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俗之败坏,乃至于是!……陛下之德,处南面之尊,秉万乘之权,因天地之助,其于变世易俗,调和阴阳,陶冶万物,化正天下”,匡衡说“臣窃考国风之时,周南召南,被圣贤之化深。……由此观之,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今之伪薄忮害,不让极矣”等都是,俱见本传。文献孔多,不繁缕数,唯其宗趣所在,则显而易见,是指向居于上位者,认为主政者应以改善风俗为急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