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活的儒学
17213900000027

第27章 论社会生活之风俗

但崔实 《政论》 说得好:“风俗者,国家之脉诊也。……自汉兴以来,三百五十余岁矣,政令垢玩,上下怠懈,风俗凋敝,人庶巧伪,百姓嚣然,咸复思中兴之救矣。”

风俗批评与一般政治批评不同,它是指向全社会的。一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态度等各个方面,综合表现出它的风气习俗,称为风俗。其范围既指涉了全社会生活各层面,当然也就不限于某些人。居上位者,固然有为民表率、导引教化民众的地位与作用,应在风俗批评中特别予以重视。可是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习俗与处事态度,亦不能不予讨论。因此,风俗批评除了批评帝王世卿之败坏风气外,亦应批评世俗生活的不善不美之处。西汉时,风俗批评初兴,重在前者;后来则越来越关切一般民众的生活风俗问题。崔实所论,兼就其上下怠懈而说,即是这个缘故。

西汉时,针对一般世俗生活的批评,即有如王吉说“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聘妻送女无节,则贫人不及”云云这类言论。东汉则有赵壹 《刺世疾邪赋》 说“于兹至今,情伪万方,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媪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非草书》 说“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余惧其背经而趋俗,此非所以弘道兴世也”,等等,而以应劭 《风俗通义》为最大宗。

应劭对于风俗问题,向极注意,著 《风俗通义》 三十一卷,序说:

风俗通义,言通于流俗之过谬,而事赅之于义理也。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圣人作而均齐之,咸归于正。圣人废,则远其本俗。…… 《孝经》 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传》 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俗。”由此言之,为政之要,辨风正俗,其最上也。

以辨风正俗为政治之枢要,其所辨正者,凡三十一卷,今仅存十卷,为 《皇霸》、《正失》、《愆礼》、《过誉》、《十反》、《声音》、《穷通》、《祀典》、《怪神》、《山泽》 等篇。《皇霸》 纠正世俗的历史观,说明王道与霸道、三王五帝的差异,辨史述之讹误。《正失》 考证流俗传说之谬。《愆礼》 批评当时社会上矫情而实不合礼制及精神之现象。《过誉》 指摘社会上誉过其实的人物与事件。《十反》 分析世事各种相反的例况,以说明世人处世态度各异。《声音》 则讨论音乐,因“移风易俗,莫大于乐”,故详说宫商、考辨钟琴。至于 《穷通》,则论君子安时处顺,不以穷通改其志的道理,欲辨正风俗,化民有道也。《祀典》 考辨各种祭祀之礼,批评世俗“非其鬼而祭之”之弊。《怪神》 讨论的则是不列入祀典的各类神怪精魅,指责“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另据苏颂 《校 枙风俗通义枛 题序》 载,应劭之书尚有论忌讳、服妖、市井、宫室、姓氏、丧祭等等。可见此书确实是对当时社会风俗进行广泛地讨论,故刘知幾谓:“民者,冥也,冥然罔知,率彼愚蒙,墙面而视,或讹音鄙句,莫究本源,或守株胶柱,动多拘忌,故应劭 《风俗通》 生焉。”(《史通·自序》)

《风俗通义》 之外,另一值得重视之书,便是崔实 《四民月令》。崔实极为重视风俗问题,前文已引其 《政论》 做了说明,此书 《隋史·经籍志》 则归入农家,其实不然,大概因为它记载了一般民俗宜忌,所以论者把它和农政月令相提并论了吧。月令之学,见于 《周书》、《吕氏春秋》。《礼记》 也有 《月令篇》。但都是就王者施政,如何结合一年十二个月的时令节气而说。崔实这本书则不然,乃是“四民月令”,讨论士农工商一般民众的生活习俗,如何跟时令节气结合起来,例如:

正月之朔,是谓正旦。躬率妻孥,洁祀祖祢。用祀日,进酒降神,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更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上辛日,扫除韭畦中枯叶,上除若十五日,合诸膏小草续命丸、散诸药。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命女工趣织布,典馈酿春酒……

谈的都是种菜、酿酒、作酱、读书、织布、习射之类事情,其中有一些,如“正月自朔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其月无壬子日,以上旬伐之,虽春夏不蠹,犹有剖析开解之害,又犯时令,非急无伐”,都是生活上一些宜忌,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做而竟去做,便犯了时令。

这套观念与言论,推其源,虽承继 《周书》、《吕览》 所论月令,然更直接渊源于民间信仰所用的“日书”。

什么是日书呢?一九七五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秦简中,有两种专门记载时日吉凶的短文,因最后一简上书有“日书”字样,学界通称其为“日书”。一九八九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又出土了另两套日书,所谈也都是一般生、老、死、娶妻、梦、衣、门、田忌、土忌、室忌、作事、养牛羊猪犬之类日常生活的宜忌。此种宜忌之说,大约本出于术士,即 《史记·日者列传》 中所说的日者。《墨子·贵义篇》 记载“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面临无生之色墨,不可以北’”,讲的就是这种专讲时日吉凶的人。崔实采用民间流传已久的这套时日忌讳之说,结合以儒家礼教月令之学,去除掉了迷信神异的色彩,所做的,不正是辨风正俗的事吗?其书虽佚,影响却极深远,不但“四时宜忌”一类时令之书源源不绝,今日民间广泛流行之通书、黄历、万年历,也出于这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