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活的儒学
17213900000033

第33章 燕闲清赏

生活中当然不只有食衣住行,还有音乐。此所以 《礼记》 而有 《学记》、《乐记》 也。

乐,广义地说,所有的礼都是乐,因为礼的目的即在于使人精神和乐,《礼记·仲尼燕居》 载孔子告诫子张说:“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又 《孔子闲居》 载孔子告诉子夏说:“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这都是诗礼乐三位一体的讲法,所以又说:“君子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仲尼燕居》)礼与乐,在这个层面上说,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

但乐也可以有狭义的指称,例如燕乐戏游,或鼓乐娱舞,指唱歌、跳舞、游玩、戏乐。这也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因此孔子对曾点的“浴乎沂、歌乎舞雩、咏而归”颇为叹赏。他又曾与子贡去看蜡祭,发现庆典狂欢,极为热闹,“一国之人皆若狂”。子贡认为不妥,应该禁止,孔子不同意,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家语》)这就是孔子的态度,人生有严肃庄敬的时候,当然也要有嬉乐宽松的时候,一张一弛,方能使生命获得调节。

礼中的嘉礼,本身就属于“弛”的设计,让人燕饮,并举行“投壶”之类游戏。投壶时,击鼓为乐,胜利一方替败的一方斟酒,败者饮。后世燕饮时行酒令之风,即滥觞于此。

燕乐饮酒,是“燕礼主欢心,不辨尊卑”(《仪礼·燕礼·疏》),自然容易过量或举止失当,因此其礼仪之设计,即兼有增加欢乐之气氛、使游戏更好玩,和节制情欲、令其不至于太过火的双重功能。此亦犹如后来明朝袁中郎之作 《觞政》 也。

除了嘉礼中的燕礼、乡饮酒礼等之外,许多祭祀活动其实也就是歌舞戏游的场合。曾点所说的“舞雩”,即属于这一类。《周礼·春官·宗伯》:“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雩。”雩祭始自殷商,周仍沿用,曾点率童子等去沂水畔游玩,正是参加了这个祭典,才唱着歌回来。又前面说过的蜡祭,创自伊耆氏,亦古祭礼,民众在祭典中狂欢,和现今各民族欢度其庆典的形式是一样的。儒家极重视祭祀,对祭祀的游戏功能当然是也不会忽略的。

不但如此,儒家对唱歌和演奏乐器的技艺,一向非常强调,孔门弟子几乎人人都能弦歌,乐教在孔门教育中之地位,相信已无人不知。到了荀子时,更对雅乐之外的另一个传统也开始涉猎。那是什么呢?《淮南子·缪称篇》 云“侏儒瞽师,人之困慰者也,人主以备其乐”,侏儒滑稽,瞽者则或献曲、或作赋作诵,以说唱的方式,提出讽喻,所以 《国语·周语上》 说:“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虚实、矇诵。”荀子书中有 《赋篇》,也有《成相篇》,模仿说唱艺人之方式来表达其主张。足证儒者对民间游艺者的作为也是十分注意且努力吸收的。

但是,无论如何,祭祀或嘉礼,都是特殊的仪式性场合,此时之佚乐,并不能代表平时日常生活的状态。歌舞吟咏,虽为日常生活之行为,亦仅为其中之一部分。儒家对这一部分虽极为注意,亦努力经营,但似乎还不能说整个生活即已成为一种有美感的“乐生活”。

因此,我们仍有必要再回到 《乡党》,重新体会一下孔子在乡里家居的生活状态。这时,我们就应注意到 《礼记》 中两篇前文已引述过的篇章:《仲尼燕居》、《孔子闲居》。

“闲居”“燕居”,多么好的形容词!明朝高濂所编 《遵生八牉》 中描述其生活美学的最重要一卷,即称为 《燕闲清赏》,综合闲居与燕居两句,以教人如何享受生活。事实上,早在高濂以前,闲居燕居即多仿效者了。如晋潘岳 《闲居赋》 便开创了这样一个文类,继踵者不绝,高濂同时人王思任即有 《闲居百咏》,陆树声则有 《燕居六从事小引》、《燕居功课》 等。

闲,当然是相对于繁忙而说的,人的一生多被尘俗事务所羁牵,以致营营扰扰,忙碌不堪,虽然活着,却无法享受生活,唯有闲居,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各种细节,享受其中的美感,如潘岳所说:“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资。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丝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这样的生活,才是安适燕乐的,故闲居又称燕居,其逸泰雍和,亦令人艳羡不已。

但是,闲也可能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游手好闲式的放荡度日,谢肇淛 《五杂俎》 卷十三云:“名利不如闲,世人常语也。然所谓闲者,不徇利、不求名、淡然无营,俯仰自足之谓也。”故闲所指的是一种心境。孔子在现实生活上,固然席不暇暖、居不宁处,甚至还在陈绝过粮,但心境上淡然无营、俯仰自足,所以他能燕居、能闲居。谢肇淛说得好:

闲之中,可以进德、可以立言、可以了生死之故,可以通万物之理。所谓“终日乾乾欲及时”也。今人以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口厌粱肉、身薄纨绮,通宵歌舞之场,半书床笫之间,以为闲也,而修身行己、好学齐家之事,一切付之醉梦中。此是天地间一蠹物,何名利不如之有?

《礼记》 中 《仲尼燕居》、《孔子闲居》 两篇文献尤其能让我们体会到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