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①。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②。
遗风成竞渡③,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④。
…………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⑤。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⑥,所以持死节⑦。
——《屈原塔》,《苏轼诗集》卷一〔注释〕
① 哽咽: 形容泣不成声。
② “投饭”句: 于江水中投饭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初学记》卷四“五月五日”条引吴均《续齐谐记》说: 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年这一天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奠祭。
③ “遗风”句: 据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楚地风俗,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以纪念屈原。
④ “就死”句: 意谓屈原自沉汨罗,是壮烈赴死,意志坚决,令人肃然起敬。
⑤ 考折: 即寿夭,长命或短命。
⑥ 大夫: 屈原做过三闾大夫,故称。
⑦ 持死节: 屈原宁肯舍弃生命,不变其忠君爱国的品德操守。水滨击鼓何喧阗①,相将扣水求屈原②。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竹枝歌并引》,《苏轼诗集》卷一〔注释〕
① 喧阗(tián): 声音大而杂。指龙舟竞渡时的热烈场面。
② 相将: 相共,相随。扣水: 以桨击水。南方旧战国,惨澹意犹存①。
慷慨因刘表②,凄凉为屈原。
——《荆州十首》其二,《苏轼诗集》卷二〔注释〕
① 惨澹: 凄凉的景象。也作“惨淡”。
② 刘表(142—208),东汉时据有今湖南、湖北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一股较大的割据势力。此句指汉末文人王粲,因战乱去荆州投靠刘表,登荆州城楼,有感而作《登楼赋》事。屈原作《离骚经》①,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②,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③?
——《与谢民师推官书》,《苏轼文集》卷四十九〔注释〕
① 《离骚经》: 屈原于楚怀王时任左徒,后遭谗被黜,流放汉北。顷襄王时再度流放江南。他发愤而作的《离骚》,抒发眷恋祖国和人民之情,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影响深远。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把《离骚》尊之为“经”。
② 《风》、《雅》: 分别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它们之中都有一些忧怨之作,汉代人称之为“变风”、“变雅”。《离骚》主要也是抒写忧怨之情,苏轼认为这是《风》《雅》的再变者。认为《离骚》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优良传统,可与日月争光。在这里,苏轼发挥了司马迁的观点。《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③ “可以”二句: 难道可以因为《离骚》近似赋体而把它看作雕虫小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