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坡谈艺录
17217200000274

第274章 求道须实践

生而眇者不识日①,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叩盘而得其声②。他日闻钟③,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④。他日揣籥⑤,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⑥。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⑦,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⑧?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⑨。然则道卒不可求欤⑩?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日喻》,《苏轼文集》卷六十四〔注释〕

① 生而眇(miǎo)者: 天生的瞎子。一目失明为眇,本文中眇者指双目失明的人。

② 叩: 敲。

③ 他日: 后来有一天。

④ 扪: 摸。

⑤ 揣: 摸。籥(yuè): 一种似笛的管乐器。

⑥ “道之”几句: 道理(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比起太阳来更为难见,而当人们还不认识它的时候,那跟瞎子没有什么区别。达: 通达、理解。

⑦ 巧譬善导: 巧妙的比喻和高明的引导。

⑧ “转而”二句: 辗转相比,有个完吗?既,完。

⑨ “故世”几句: 所以一般论“道”的人,或是只就他所见的那部分而称之为“道”,或是根本未曾看见道而只凭主观的臆测,这都是硬求“道”的弊病。

⑩ 卒: 终于,毕竟。欤: 疑问词。

苏子: 苏轼自称。

致: 使其自至。求: 指强求。

孙武: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学家。

“善战”二句: 善于打仗的人使对方来就我,我以逸待劳;不就对方,而使自己陷于被动。

子夏: 孔子的弟子。以下语见《论语·子张》。

“百工”几句: 工匠们只有住在自己的工场作坊,才能把活干好;君子只要不断地学习,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道”。

斯以为: 这就是所谓。

没人: 能潜水的人。

涉: 步行渡河。

浮: 浮水。

苟然: 偶然。苟,随便。

水之道: 水性。

以声律取士: 唐朝和宋初都以诗赋取士。

以经术取士: 自王安石变法后,改用经术取士。苏轼以为这样就形成知识分子空谈仁义之道而不讲求实际学问的风气。

渤海: 旧郡名,郡治在今山东阳信南。吴彦律: 名琯,苏轼知徐州时,吴为监酒正字,曾与苏轼交往唱和。

求举: 应试。礼部: 管理教育、考试的中央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