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坡谈艺录
17217200000004

第4章 辞达而已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①。”又曰:“辞达而已矣②。”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③。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④,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⑤,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⑥?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⑦。

——《与谢民师推官书》,《苏轼文集》卷四十九〔注释〕

① “言之”句: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谓说话不讲究文采修辞,就难传布到远方。

② “辞达”句: 语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文辞在于表达思想而已。

③ “言止于”三句: 能准确表达思想的语言,看似缺乏文采,其实完全不是如此。

④ “求物”二句: 寻求(并描述)事物的妙处奥秘,好像拴住风、捕捉影一样,是很困难的。

⑤ “能使”二句: 能使客观事物在自己的心里有透彻的了解,大概在千万人中找不出一个来。

⑥ “而况”句: 又何况能够透彻地通过口说与手写反映出来呢?

⑦ “辞至于”二句: 文辞若能做到透彻地表达客观事物,那么文章就可使用不尽了。孔子曰:“辞达而矣。”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①。

——《与王庠书》,《苏轼文集》卷四十九〔注释〕

① “辞达”几句: 文辞达到了准确表达思想的地步,就是它的止境,不能够再有所增饰了。孔子曰:“辞达而矣。”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①。所谓文者,能达是而已②。

——《答虔倅俞括一首③》,《苏轼文集》卷五十九〔注释〕

① “物固”几句: 客观事物本身都有一定的道理,怕的是不认识它们;而认识之后,怕的是不能通过口(语言)与手(写作)表达出来。

② “所谓”句: 所谓文章,只在于能准确表达客观事物的理罢了。

③ 虔倅俞括: 倅,州倅,即通判。俞括,字资深。绍圣元年(1094)苏轼于定州任上被贬惠州,八月行抵虔州(今江西赣州),当时俞括任虔州通判,曾携诗文拜访苏轼,事后又给苏轼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