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梦溪笔谈(中华国学经典)
17238900000012

第12章 官政一

战棚

【原文】

边城守具中有战棚,以长木抗①于女墙②之上,大体类敌楼③。可以离合④,设之顷刻可就,以备仓卒城楼摧坏或无楼处受攻,则急张战棚以监之。梁侯景攻台城,为高楼以临城,城上亦为楼以拒之,使壮士交槊⑤,斗于楼上,亦近此类。预备敌人,非仓卒可致。近岁边臣⑥有议,以谓既有敌楼,则战棚悉可废省,恐讲之未熟也。

【注释】

①抗:架。②女墙:城墙上的护墙。③敌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④离合:此处指能拆卸和安装。⑤交槊:槊,长矛一类的兵器。交槊,指交战。⑥边臣:戍守边关的官员。

【译文】

边城的防守设施中有一种战棚,用长木头架在城墙的护墙上,大体类似城墙上的敌楼。战棚可以拆卸与安装,安装时顷刻之间就能完成,用来防备城楼突然被摧毁,或者没有城楼的地方受到进攻,就迅速装起战棚对付敌人。梁代侯景进攻台城时,就搭起战楼临近城墙边,城上也搭一座战楼来御敌,派勇士在楼上交战,这是类似战棚一类的东西。防御敌人的进攻,不是匆促间可以准备好的。近年来驻守边城防地的官员议论中认为,既然有了城楼,那战棚就可以都废除了,恐怕这种说法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吧。

驿传

【原文】

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①,日行四百里,唯军兴②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有军前机速处分③,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④也。

【注释】

①遽:快捷。②军兴:用兵打仗。③处分:指军事命令或情报。④与:参与。

【译文】

用驿站传递文书的方法过去有三种,即步递、马递和急脚递。其中急脚递最快,每天行四百里路,只有战争时才会用到。熙宁年间,又有一种金字牌急脚递,和古代的羽檄相似。把木牌涂上红漆,描上金黄色字样,光亮刺眼,持牌行走的人就像飞电一样闪过,远远望见没有人不急忙让路的,每天行五百多里路。每有需要飞速送往军中紧急执行的命令时,就从皇帝处发下金字牌,连三省、枢密院也无权参与。

范仲淹赈灾

【原文】

皇祐二年,吴中①大饥,殍殣②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③,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④吏舍,日役⑤千夫。监司奏劾⑥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⑦,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注释】

①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②殍殣:饿死的尸体。③存饷:赈济灾民。④敖仓:粮仓。⑤役:指规模盛大。⑥劾:弹劾。⑦晏然:安然无事。

【译文】

皇祐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道路上。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粮食并募集民间所存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的方法极为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划船,爱好做佛事,范仲淹就鼓励百姓多举行龙舟比赛,太守每天出游到西湖上设宴饮酒,从春天到夏天,居民们大规模出外游玩。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的主持,告知他们说:“灾荒年间工价最便宜,可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寺院的修建工程都很兴盛。他又新建粮仓和官员宿舍,每天雇佣工匠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百姓疾苦,荒于政事,嬉戏游乐而没有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大修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宴饮游乐以及兴修房舍的原因,都是为了调出民间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困的人。从事贸易、饮食、工匠、民夫一类的人,仰仗官府、私家过活的,每天大概有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灾区只有杭州平静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啊!饥荒年岁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经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此机会为民间谋利,这真是古圣先王的美德啊。

巧合龙门

【原文】

庆历中,河决北都商胡,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亲往董作①。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②,谓之“合龙门”,功全在此。是时屡塞不合。时合楷门埽长六十步,有水工高超者献议,以谓埽身太长,人力不能压,埽不至水底,故河流不断,而绳缆多绝。今当以六十步为三节,每节埽长二十步,中间以索连属之,先下第一节,待其至底空压第二、第三。旧工争之,以为不可,云:“二十步埽,不能断漏。徒用三节,所费当倍,而决不塞。”超谓之曰:“第一埽水信未断,然势必杀半。压第二埽,止用半力,水纵未断,不过小漏耳。第三节乃平地施工,足以尽人力。处置三节既定,即上两节自为浊泥所淤,不烦人功。”申锡主前议,不听超说。是时贾魏公帅北门,独以超之言为然,阴遣③数千人于下流收漉④流埽。既定⑤而埽果流,而河决愈甚,申锡坐谪⑥。卒⑦用超计,商胡方定。

【注释】

①董作:督促施工。②埽:大河决堤时,用来抢险护岸堵决口所用的一种材料。③阴遣:暗中派遣。④漉:捞取。⑤既定:这儿指按照原来的方法合龙。⑥坐谪:因罪贬官。⑦卒:终于。

【译文】

庆历年间,黄河在大名府商胡埽决堤,迟迟没能堵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亲自前去督促施工。大凡堵塞河堤决口,在快合拢的时候放下中间一节埽,称为“合龙门”,工程的成败全在于此。当时多次堵塞决口都没有成功。那时用来合龙门的埽有六十步长,有位名叫高超的水工献计,认为埽身太长了,人的力量压不下去,埽不能沉到水底,所以河流截不断,反而拉断了大部分绳缆。现在应该把六十步的埽分成三段,每段长二十步,中间用绳索连接起来。先压下第一段,等它沉到底之后,再压下第二、第三段。老河工竭力争辩,认为不行,说:“二十步长的埽,并不能截断水流,白白填进去三段,浪费的人力物力都要翻倍,可决口还是堵不住。”高超对他们说:“压下第一段埽后水流确实不会被截断,但是水势必然减弱一半,压下第二段埽时,只需花一半的力气就够了,水流即使还未完全截断,剩下的也不过是小漏洞罢了。压第三段的时候是平地施工,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力量。三段埽都安放完毕,这时前两段自然会被泥砂淤积,就不会再耗费人力了。”郭申锡主张用老办法。不肯采纳高超的建议。当时贾魏公是大名府的最高统帅,唯有他认同高超的建议,暗中派遣数千人到下流捞取被水冲下来的埽。按照原来的方法合龙,埽果然很快就被水冲走,河堤的决口更加大了,郭申锡因此被降职。最终还是采用了高超的办法,商胡埽的决口才被堵住。

食盐产销

【原文】

盐之品至多,前史所载,夷狄间自有十余种,中国①所出,亦不减数十种。今公私能行者四种:一者“末盐”,海盐也,河北、京东、淮南、两浙、江南东西、荆湖南北、福建、广南东西十一路食之。其次“颗盐”②,解州盐泽及晋、绛、潞、泽所出,京幾、南京、京西、陕西、河东、褒、剑等处食之。又次“井盐”,凿井取之,益、梓、利、夔四路食之。又次“崖盐”,生于土崖之间,阶、成、凤等州食之。唯陕西路颗盐有定课③,岁为钱二百三十万缗④。自余⑤盈虚不常,大约岁入二千余万缗。唯末盐岁自抄⑥三百万,供河北边籴;其他皆给本处经费而已。缘边籴买仰给⑦于度支⑧者,河北则海、末盐,河东、陕西则颗盐及蜀茶为多。运盐之法,凡行百里,陆运斤四钱,船运斤一钱,以此为率⑨。

【注释】

①中国:指我国中原地区。②颗盐:颗粒粗大的盐。这里指池盐。③定课:税收的定额。④缗:故代穿铜钱的绳子,这里指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⑤自余:除此之外。⑥自抄:从中提取。⑦仰给:依靠朝廷供给。⑧度支:宋代掌管财政的机构。⑨率:标准、比率。

【译文】

盐的种类很多,以前史书记载,周围少数民族地区就有十多种,中原地区产的盐,也不少于几十种。现在官营、私营的盐有四种:一种是“末盐”,就是海盐,河北、京东、淮南、两浙、江南东西两路、荆湖南北两路、福建、广南东西两路等共十一路的人食用。其次是“颗盐”,解州盐泽及晋州、绛州、潞州、泽州等地出产,京畿、南京、京西、陕西、河东、褒、剑等地的人食用。再次是“井盐”,是打井开采出来的,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的人食用。还有一种是“崖盐”,是在土崖之间出产出来的,阶州、成州、凤州等州的人食用。只有陕西路的颗盐有税收的定额,每年的税款是二百三十万贯。除此之外税额多少不一,大约一年的税收是二千多万贯。只有末盐税每年从中提取三百万,供河北边防地区买粮,其他地区的盐税都给本地作经费使用。沿边地区买粮食的钱要靠中央财政机构支付,河北路就用官卖海盐的收入,河东、陕西两路则以池盐和蜀茶的税收为主。运盐的方法,凡是走一百里,陆运每斤收四文,船运每斤一文,以此作为收费标准。

红光验尸

【原文】

太常博士李处厚知①庐州慎县,尝有殴人死者,处厚往验伤,以糟胾②灰汤之类薄③之,者无伤迹。有一老父求见曰:“邑之老书吏也,知验伤不见其迹,此易辨也。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以水沃④其尸,其迹必见。”处厚如其言,伤迹宛然⑤。自此江,淮之间官司往往用此法。

【注释】

①知:掌管。②糟胾:肉块。③薄:涂抹。④沃:泼。⑤宛然:明显的样子。

【译文】

太常博士李处厚担任庐州慎县县令时,曾经有人因斗殴致死,李处厚前去验伤,把尸体涂上糟肉灰汤之类的东西后,死者身上没有发现伤痕。有一个老人求见说:“我是县里的老书吏,听说大人检验尸体发现不了伤痕,这伤痕还是容易辨认的。用新红油伞在正午的阳光下遮着尸体,再将水浇到尸体上,伤痕必然会显露出来。”李处厚照他说的办法,果然清楚地发现了伤痕。从此江、淮一带官府验尸,往往采用这种方法。

钱塘江堤

【原文】

钱塘江,钱氏时为石堤,堤外又植大木十余行,谓之“滉柱”①。宝元、康定间,人有献议取滉柱,可得良材数十万。杭帅以为然。既而旧木出水,皆朽败不可用。而滉柱一空,石堤为洪涛所激,岁岁摧决。盖昔人埋柱以折其怒势,不与水争力,故江涛不能为患。杜伟长为转运使,人有献说,自浙江税场②以东,移退数里为月堤③,以避怒水。众水工皆以为便,独一老水工以为不然,密谕其党曰:“移堤则岁无水患,若曹何所衣食?”众人乐其利,乃从而和之。伟长不悟其计,费以钜万,而江堤之害,仍岁有之。近年乃讲月堤之利,涛害稍稀。然犹不若滉柱之利,然所费至多,不复可为。

【注释】

①滉柱:竖立在堤岸外的深水水柱,可以减弱潮水对堤岸的冲击。②浙江税场:指当时设在杭州的两浙路盐场。③月堤:一种圆弧形大堤,其形状类似初生的月亮,故称为月堤。

【译文】

钱塘江在五代吴越国钱氏统治时修筑了石堤,堤外又立了十多行大木柱,称为“滉柱”。宝元,康定年间,有人建议把滉柱取出来,可以得到几十万根好木材。当时杭州的主帅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不久旧木桩从水里取出来了,发现全都腐朽不能再用。然而滉柱一取走,石堤被波涛冲击,年年都被摧垮。大概前人埋滉柱是为了减少波涛威猛的势头,使石堤不和水直接冲撞,因而江涛不会成为隐患。杜伟长担任转运使的时候,有人献策说,从浙江盐场以东,退后数里修建一道月牙形石堤,可以避开汹涌的潮水。水工们都认为有道理,唯独一个老水工不同意,暗地里告诉他的同伴们:“移动石堤则每年都不会再有水患了,你们靠什么来穿衣食饭?”水工们都希望自己得到好处,就跟着附和这个老水工的意见。杜伟长没有看穿他们的计谋,花费上万的巨款修补现有石堤,但是江堤溃决的灾害仍然年年都有发生。近年来认可了月堤的好处,修建后江涛带来的危害稍稍有所减少。但是仍然不如立滉柱那么多好处,但若要立混柱则花费太多,不可能再修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