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17263100000023

第23章 放纵一时,抱悔终生

———杨显之《郑孔目风雪酷寒亭》

人有七情六欲,人的本能欲望不可扼杀,所以,宋代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是不符合人性的。但是,如果我们的行为不经理智的制约,没有道德的约束,只是一味地靠欲望去支配,其后果也将不堪设想。元杂剧作家杨显之在剧本《郑孔目风雪酷寒亭》中,就讲了一个由于迷恋烟花女子、放纵一时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故事。

郑嵩,是郑州府的孔目(掌管文书的吏员),妻子姓萧,还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僧住,女儿叫赛娘,一家人生活安定。郑嵩虽说官职不高,但平常乐于助人,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不过,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贪恋女色,喜欢沾花惹草。

这一天,郑州官妓萧娥来到府衙,请求除去乐籍以便改良嫁人。郑嵩主动在府尹面前为萧娥说话,并顺利地帮她赢得了自由身。萧娥临走之前,甜甜地说了一句:“孔目哥哥,多谢了。”郑嵩悄悄嘱咐萧娥说:“你先回家,我随后找你喝茶去!”

公事儿一办完,郑嵩便急忙赶到萧娥的住处。萧娥擅长逢场作戏,郑嵩更是乐不思蜀,干脆连家也不回了。郑嵩的妻子萧氏听说了这件事情,几次三番派人去找,可此时的郑嵩迷恋萧娥,迟迟不肯回去。萧氏气恼成疾,为了把丈夫叫回家来,无奈之下,竟让孩子谎称自己病故。这天,萧氏托衙役赵用带着僧住、赛娘两个孩子去找郑嵩。孩子见到父亲就说:“爹爹,俺娘死了。”郑嵩一听,禁不住放声大哭。萧娥不仅不劝慰,还恶狠狠地骂道:“要哭回你家哭去,在我这里张着大嘴叫什么!”衙役赵用实在听不下去,回骂了萧娥几句。萧娥真是厚颜无耻之人,转过脸她又对郑嵩软言软语道:“你老婆要是真死了,我就嫁给你!”郑嵩此时已无心调情,匆匆随赵用赶回家去。

郑嵩走后,萧娥心里盘算:不知萧氏之死是真是假?如果真死了,自己给她穿孝可以向郑嵩卖弄一下虚情假意;倘若没死,给她穿孝就是对她最大的诅咒,说不定还能把她气死。想到这儿,萧娥故意穿上一身重孝,哭往郑嵩家。

萧娥的奸计果然得逞。郑嵩刚进家门,她就前来吊孝。眼中无泪,她就用白矾抹眼,刺激得泪流满面,边哭边喊:“我那姐姐哟!”满街的人都能听到她的哭声。可一旦见到萧氏,她马上破口大骂道:“原来你没死?竟然说谎骗人,瞧你那张不贤惠的脸!”萧氏本来就病得厉害,经她这么一气,竟弄假成真,撒手人寰。临死之前,萧氏将家中钥匙托付给郑嵩和萧娥,一再央求他们婚后好好对待一双儿女,说完便气绝身亡。

妻子死了,郑嵩内心十分难过,含悲为妻子料理丧事。可不待丧事办完,府尹就传命派他去京师递送文书。没有办法,他只好将家中一切交给萧娥照管,并特别嘱咐她好好对待两个孩子。

这萧娥沦落风尘已有三年,虽说郑嵩已经帮她脱籍从良,可她根本就无心安安分分过日子。她和郑嵩相好的同时,还和衙役高成暗中勾搭。郑嵩这一走,萧娥更加无所顾忌,与高成双宿双飞。两人花用郑嵩的财产,十分得意。而两个孩子却整天被她打来骂去,无衣无食,瘦得面如黄蜡,被迫在街上乞讨为生。这对奸夫淫妇的行为,周围的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郑嵩终于出差回来了。他一路上听到许多关于萧娥、高成通奸并虐待孩子的传言,但不知真假。为了弄清真相,他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先在郑州城外一个酒店落脚。这家店主为人正直,闲谈中,郑嵩向他打听家里的情况。果然,店主所言与他一路听到的传闻一样。正说话间,郑嵩的两个孩子来这儿乞讨。父子相会,郑嵩见自己的孩子被折磨成如此模样,悲愤交加。

当天夜里,郑嵩来到自家墙下,他攀着柳枝越墙而入,悄悄在卧房门外偷听。萧娥正与高成在房中通奸,并议论着如何做长久夫妻。郑嵩怒火中烧,一脚踢开房门。谁知高成心计颇深,他经常开着吊窗,随时准备逃跑。等到郑嵩进门,高成已不知去向。郑嵩拿住萧娥,一刀将其杀死。

天一亮,郑嵩便来到衙门自首。由于捉奸要双、拿贼要赃,郑嵩虽然杀人自首,但因为走了奸夫,便只能以无故杀妾论罪。他被判杖责八十,刺字发配沙门岛。衙役高成借机报复,狠下毒手,打得郑嵩皮开肉绽,还向府尹要求充当押送郑嵩的解差,阴谋在途中结果他的性命。

高成押着郑嵩,走到酷寒亭,风雪迷漫。这时,郑嵩棒伤发作,饥饿难忍,而两个孩子去讨饭尚未回来。郑嵩央求高成在亭上避一避风雪再走,高成心肠非常狠毒,他打算斩草除根,就假意答应了郑嵩的请求,其实是想等郑嵩的孩子回来,将他们一家三口的性命一起结果在酷寒亭。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郑嵩曾经救助过一个叫宋彬的人,并结为兄弟。宋彬如今已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他听说郑嵩犯罪,便带着500弟兄,。前来郑州地面搭救。途中,正巧遇到了讨饭的僧住、赛娘,在两个孩子的带领下,宋彬的人马来到酷寒亭。就在郑嵩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宋彬捉住高成,将其千刀万剐。郑嵩和孩子这才死里逃生。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故事里的郑嵩,在外面,他身为吏员,待人诚恳,广交朋友,对工作不懈怠;在家里,他有贤妻娇儿,衣食无忧,日子过得稳定平静。郑嵩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应该是令许多百姓羡慕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竟然折腾得家破人亡,自己也差一点丧命。原因何在呢?说到底,就是因为过分放纵了情欲,没有处理好理智和欲望的关系。郑嵩有自己的家庭,妻子不能说不关心他,为了喊他回家,妻子想尽了办法;他也并非不在意妻子,一听到妻子的死讯,他情不自禁放声痛哭。可是,在正常的婚姻之外,他约束不住自己,禁不住还要沾花惹草。而他所迷恋的萧娥心肠狠毒、品行恶劣,郑嵩完全被欲望蒙住了双眼。正是这一时的纵欲寻欢,导致日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种悲剧实在令人感叹。

孟子说:“食色,性也。”意思是说,食欲和性欲是人的本能欲望。但人毕竟不是禽兽,除了本能欲望之外,人还是有理智的。这理智就是我们的是非之心、善恶之心、羞耻之心。我们要不想在生活中摔跟头,就必须掌握好理性和欲望的平衡。有人这样形容欲望和理智的关系:如果说欲望是冲动的野马,那理智就是马头上的缰绳;如果说欲望如脚,只知奔走,那理智就如目,指示正路。所以,生活中不能缺少理智。

可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不能掌握二者的平衡。卖淫嫖娼现象,最能说明问题。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出现妓院。娼妓制度延续了两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严令取缔,娼妓才几近绝迹。可是,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又有所抬头。卖淫嫖娼,就是最典型的纵欲。这种行为不仅败坏道德,而且往往一时之欢,会带来终生之悔。轻者婚姻破裂,名声扫地;重者招惹是非,性命难保。所以,古代就有不少有识之士用诗歌向世人提出警示:

“闲花野草且休拈,赢得身安心自然。山妻本是家常饭,不害相思不费钱。”

“莫到妓家买欢笑,欢笑过后是号啕。劝尔锦床仔细看,色字头上有利刀。”

“人言是牡丹,佛说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

古人不惜唇舌,坦诚相劝,可以说做到了仁至义尽,苦口婆心。可是一代又一代大街小巷的秦楼楚馆,还是让许许多多意志薄弱的人陷入“温柔的陷阱”,身中致命的“花箭”,有太多的人像郑嵩那样,抛舍了幸福,沦落深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的教训和劝诫对今人颇有启发意义。要想拥有幸福的婚姻,不能缺少理智,不能无视责任。那些没有节制的放纵,最终都只能以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