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臣《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抛砖引玉”,顾名思义,就是抛出砖头,引来玉石。砖和玉形状相似,但质地和价值却有天壤之别,所以,抛砖引玉其实就是以“砖”为诱饵,骗取对方价值更高的“玉”。抛砖是手段,而引玉才是真正的目的。元杂剧中有一个剧本写到了抛砖引玉的妙计,那就是武汉臣的《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宋朝,蒲州有个读书人叫郭成,这天偶然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去找算卦先生。结果,算卦先生说他有百日血光之灾,须到千里之外方可躲避。郭成决定带妻子李幼奴同去京城,一来为了避灾,二来为了求取功名。临行前,父亲给了他一件祖传三代的宝贝,叫生金阁。这生金阁放在有风处,仙音嘹亮;若无风,用扇子扇动,也一样有声。父亲告诉他,能自己考取功名最好,但万一考场失利,用这个宝物也应该能换得一官半职。
郭成走到半路,得了一场病,病情刚刚好转,又遇上一场大雪。雪花纷纷扬扬,夫妻俩一路挣扎着,终于来到京城郊区的一家小酒店。他们想在这里避过风雪,吃点酒食,再进城去。
刚刚坐定不久,忽听得隔壁有人吆喝,口气很大,像是有权有势的人物。郭成想:“这可是个大人物,我把这宝贝献给他,还愁没官做吗?”他把店小二喊过来,问道:“隔壁是什么人?”店小二小心翼翼地说:“秀才,你小声点,他是权豪势要庞衙内,打死人不偿命,你问他干嘛?”郭成道:“我求你个事儿。”店小二倒也痛快:“有啥事儿,你说吧!”郭成说:“你到隔壁告诉庞衙内,就说有个秀才要把稀世宝贝送给大人。”店小二认为此事欠妥,可郭成却执意要送。
店小二给庞衙内一说,庞衙内觉得很奇怪,他想:“这肯定是个外地人,本地人躲我还来不及呢!”他让店小二将郭成喊过来,郭成献上了生金阁。庞衙内家里的宝物有的是,什么妆花八宝瓶、赤色珊瑚树、东海虾须帘、荆山无瑕玉等等,应有尽有。不过,他觉得家里宝贝虽多,却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它。于是,他决定用绫罗绸缎或者金银宝贝将此物换到手。令他没想到的是,郭成啥也不要,只想求个功名。庞衙内一口答应下来,说只要他给主考官打个招呼,一准能给郭成个大官做。郭成万分感激,连忙喊出妻子李幼奴一起拜谢贵人。谁知,庞衙内一见漂亮标致的李幼奴,立即起了歹念。他邀郭成夫妇到自己家中,郭成欣然前往。
令郭成没想到的是,庞衙内竟要他出让妻子。郭成坚决不同意,结果被锁在马房的后槽柱子上。
庞衙内一心想和李幼奴成亲,可李幼奴性情刚烈,绝不屈服。没办法,庞衙内只好派自家的一个老奴仆李嬷嬷前去劝说。李嬷嬷本以为李幼奴是庞衙内用大财大礼娶来的,所以诚心相劝。可李幼奴将自己的受害经过一说,李嬷嬷也禁不住痛骂庞衙内伤天害理,不得好死。这一切,都被躲在门外的庞衙内听到了,他立即命人将李嬷嬷扔到井里淹死。接着,又当着李幼奴的面,用铜铡将郭成的头铡了下来。
第二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庞衙内带着一帮手下出来赏灯。街上非常热闹,这时,突然一个没头鬼提着头上来打庞衙内,庞衙内吓得一路疯跑,躲回家去。街上的几个老头儿看到没头鬼,也都吓得失魂落魄,躲进了一家小酒店。
这时,开封府府尹包拯,奉旨赴西延边赏军回来,也来到这家酒店。他听人们议论纷纷说着无头鬼,感到十分蹊跷。等他刚要上马回府之时,突然阴风回旋,马前出现了一个无头鬼魂悲悲切切地哭泣。包拯是个日审阳、夜审阴的异人,他命无头鬼去城隍庙等候,答应晚上给他做主。晚上,无头鬼果然来了,跪在堂前,抽抽噎噎诉冤,原来他就是屈死的郭成。包公听罢,命鬼魂暂退。
天一亮,又有一个妇人和一个小孩前来告状。这妇人正是李幼奴,小孩是李嬷嬷的儿子。他们一起逃出庞府,来找包大人鸣冤。李幼奴的诉说与无头鬼所言相互印证,包公心里已经明白,他让这俩人暂且在司房等候。
接着,包公命人杀羊备酒,邀请庞衙内前来赴宴。庞衙内高高兴兴来到开封府。包公殷勤相待,席上说到自己在西延边赏军,得了一个稀奇的宝贝,是座生金塔。人若虔诚礼拜,塔尖上就会有五色毫光和真佛出现。庞衙内从来都不服低,他马上夸耀自己有个生金阁,风一吹,仙音嘹亮,那才真是宝贝。说着,便派人取来,给包公观赏。包公一见,赞不绝口,并婉言求借,说要拿回家给老妻欣赏。庞衙内十分得意,并不怀疑,随手把生金阁交给了包公。
包公赚到生金阁,又假借唤歌妓侍酒,传来李幼奴。李幼奴一见庞衙内,当堂叫屈,状告他强占宝物,又谋妇杀夫。包公顿时沉下脸来,进行审讯。人证、物证都在,庞衙内知道自己中计,只得供认。包公杀了庞衙内,没收其家产,分作两份:一份赏给李嬷嬷的儿子,奖励他为母报仇;另一份赏给李幼奴,奖励她坚贞不屈。一场奇冤,终于昭雪。
我们都知道,法官审案最重要的就是获取证据。在这个案子中,包公对案情已经心中有数,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取得关键证物———生金阁。而生金阁又恰恰落在凶手庞衙内手中。剧中已有交代,这庞衙内权势熏天,飞扬跋扈。包公要想对付他,不能力敌,只可智取。这时包公采用的,就是抛砖引玉的策略。
作为三十六计之一,“抛砖引玉”就是“类以诱之,击蒙也。”意思是说:用类似的东西去引诱敌人,从而打击被蒙骗的敌人。所以,实施抛砖引玉的计谋,关键在于要找到恰当的类似于“玉”的诱饵做“砖”,这样才能保证敌人上钩,实现引玉的目的。包公是如何做的呢?他先是热情相邀,接着又美酒佳肴相待,使得对方毫无戒心。然后,他抛出诱饵“生金塔”这块砖。“生金塔”和“生金阁”,一“塔”一“阁”,名字仅一字之差,形状听起来极其相似,又都是宝物,因为类似,所以可比。包公知道,从来争强好胜的庞衙内绝不会承认别人的宝贝胜过自己的,所以,他只要提起这个话题,就不愁庞衙内不拿更好的来比赛。而要比,则只能拿生金阁来比生金塔。这样,包公凭着对对手心理的把握,凭空杜撰了一个所谓的生金塔,就使得对手把证据拱手相送。这抛砖引玉之计使得实在是惠而不费。物证到手,人证在堂,要昭雪郭成、李嬷嬷的血案,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在不同的场合,“抛砖引玉”有不同的用法和意义。生活中,自己发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以引出别人更高明的意见或作品,也被称为抛砖引玉。典故出自《传灯录》,唐代进士常建,十分仰慕赵嘏的诗,便想了一个办法。当他打听到赵嘏要游览灵隐寺的消息后,自己先到灵隐寺前墙上题了四句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以引起赵嘏题诗的兴趣。当赵嘏来此,见到这首未完成的诗,便在后面加了四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后续的四句比前四句还要好,所以当时人们评论常建的做法是“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作为一种谋略,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不过,作为谋人之术,“抛砖引玉”可不像交流意见和作品那样温文尔雅,它常常表现为一种以小利谋大利的诱骗术、掠夺术、谋取术。砖一抛出,专等玉来,玉不来,就使用各种手段来取,或诱取,或骗取,或巧取,甚至用武力强取。
作为谋略,“抛砖引玉”不仅用于军事、政治、外交领域,在商业活动中,也经常能够看到。比如,商家在出售商品时搞大奖酬宾活动,设置几个诱人的奖项,其实,那些所谓的大奖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只是寥寥无几,但是商家只需几句富有诱惑力的语言,就能引诱大家痛痛快快掏钱,这也是抛砖引玉术。还有的公司,高薪诚聘高级职员,欲应聘者,先交报名费若干,成千上万的人去报名,结果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受聘。实际上,高薪职位是幌子,是抛出的砖,报名费才是他们想引进的玉,这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发现有人在以小利来诱惑的时候,千万当心,别中了人家抛砖引玉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