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是金:失眠不可怕,书中有办法
17270500000047

第47章 老人的睡眠时间

百岁寿星已属罕见,夫妻双双逾百岁更为不易。

贵州省毕节市城郊海子街镇店子村的李光海(102岁)、王芳珍(103岁)夫妇,结婚83年,全家五世同堂,143人,有38个小家庭。这对“老寿星”以最长的婚姻、最大的家庭,创下世界吉尼斯记录。

据其长子李荫远介绍,父母亲脾气特好,夫妻恩爱,从未红过脸、拌过嘴。一辈子勤劳朴实,仁慈忠厚。对后辈循循善诱,耐心开导,从未打骂过。与邻里相帮相助,团结和睦,一生乐善好施,从不欺穷攀富。

李光海老人有吸自种叶子烟的习惯,至今已有80多年。两老一日三餐,饮食起居很有规律,几十年来茶水不断,油肉不断,豆腐不断,糯食不断,酸菜豆汤不断,新鲜蔬菜不断,饮酒微量,再就是长期养成勤劳动、爱活动的好习惯,平时无事也要到田边地头走一走。

俩“老百岁”每人早餐一顿都能吃3个鸡蛋和20个汤圆,中、晚餐吃一碗米饭和少许肥肉。

午睡是必不可少的,每天2个小时左右。晚上9点钟睡觉,次日7点钟起床,每天睡十多个小时。从未患过什么大病。

杨国亮是我国皮肤病学的开山鼻祖,中国三大皮肤科专家之一,为我国皮肤病学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身体健康,晶亮的银发,红润的脸庞,笔直的脊背,看书不用戴眼镜,走起路来稳而快,真难以相信他已是96岁的高龄了。再看他的满脸慈祥的神态,真是活脱脱的一位老寿星形象。

杨老起居有序,每天清晨6点钟起床,晚上10点钟就寝,中午睡个午觉,几十年如一日。

他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等职,还常常受卫生部和有关方面委托举办训练班、进修班,多次应邀参加国际性会议。工作千头万绪,但他安排得科学,效率也高,不开夜车。工作再繁忙,中午也要睡一会儿,哪怕只有半小时。

他说:“各人的作息时间安排不一样,我觉得自己这样的安排能够养精蓄锐,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坚持下来了。”

当谈到有些人想睡睡不着、受尽失眠的折磨时,他说:“睡不着觉的原因很多,每个人可以做具体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一般说来,起居定时以后,形成条件反射,容易睡得着。同时,睡觉的时候就要一门心思睡觉,把一切都抛开。不要在睡觉时想工作,特别是不要想不如意的事,否则肯定会影响睡眠。”

在湖北省电力公司住着一对老年夫妇,喻特思和杨念秋。喻特思生于1918年,其妻生于1920年。

喻特思小时喜欢诗词,会背不少唐诗和宋词。

上学时,他觉得机器很好,后来就学上了机械。做工程技术工作以后,把自己的诗词爱好抛开了60多年。

1980年离休后,重又开始接触诗词。

20余年来,夫妇二人共作七律、七绝等16种文体诗词400余首,出诗集3本。

由于二老功底深厚,构思巧妙,文字严谨,寓意深刻,其作品颇得亲友喜爱,流传广泛,遍布各省市、港澳、美、加、英、法及东南亚地区。

喻特思年过八旬,现只是血压偏高,其他一切还好。其最大的特点是特别能睡眠。每晚九点多睡觉,至第二天七八点钟,中午饭后午睡至下午3点钟,每天睡觉时间都在11个小时以上,其妻睡眠差一些,一般在7个小时左右。

黎元德是生活在湖北枣阳农村的一位老人,今年92岁,他的生活规律很简单,每晚9点钟睡觉,早6点钟起床后,走几里路,中午午睡2个小时,目前身体没发现任何疾病。

在武汉市汉口的一栋宿舍楼,有一位101岁的老人于秀珍,她身体硬朗,思维清晰,这样大的年龄,还能够穿针引线,自己洗澡。

老人很爱干净,勤于洗澡。老人洗澡时,先用热水擦身,然后再用冷水冲1遍。

老人基本上每晚8点多钟睡觉,次日8点多钟起床,很有规律。

在武汉市汉口育才三村,有一位101岁的水手劳模,名叫程子林。

老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只读过2年私塾,做了一辈子水手。2003年,在他百岁生日时,长航“227号”轮船授于他名誉船长证书。

程老101岁的人了,看上去只有七八十岁。他从来不要别人扶,自己柱拐杖下楼。

记者问他长寿的秘诀,他答非所问地说:“船上的空气好啊!”

保姆说程老的生活很有规律,他早上4点半钟起床,5点半钟出门散步,中午午休,下午六点钟出去打拳甩手,晚上7点钟准时睡觉,雷打不动。

在全国第二长寿之乡湖北省钟祥市,有48位百岁老人。这些长寿老人有一些共同特点,那就是性格开朗,热爱劳动,能吃能睡,早睡早起。

辽宁普兰店市碧流河乡大卢村85岁的李传仁老人,有一怪癖,爱睡觉。

随着年事已高,这觉睡得越来越出奇。除了晚间必睡外,常常是干活时干着干着就进入了朦胧中;吃饭时吃着喝着就进了瞌睡状态;家里来了人说话,说着谈着,他就打起了呼噜。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走路时他也会睡起觉来。据他老伴说,李传仁年轻时就睡得多,脑袋一挨炕就进入梦乡,但没有像现在这种睡法。

李传仁虽已85岁高龄,每天仍不闲着。每年冬天,他都要加工糖葫芦,走屯串村叫卖。没有人买时,他走着走着就睡着了。

一些调皮的小青年,常从他扛着的杆上拔下几只糖葫芦,他也毫无反应。有时走路睡着走半里多路也不醒。

有一次,他挑着从地里摘的新鲜蔬菜,到1公里外的农贸市场去卖,一路走来一路睡,穿过街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以为他是盲人,善良的乡亲们互相喊着为他让路,喧闹声将他吵醒后,才知道自己已睡到街里来了。

当问起李传仁老人有什么感觉时,他回答说:“这样有好多年了,走路睡觉俺不知道,就跟躺着睡觉一样,睡一下浑身就觉舒坦解乏。”

更令惊奇的是,李传仁老人走路睡觉,还能走到他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