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与新思维
17291300000010

第10章 《蓝色的星球——人与生态》

作者:[德]约瑟夫·哈·赖希霍尔夫

译者:张建欣刘疆鹰

出版社:百家出版社

约瑟夫·哈·赖希霍尔夫,20世纪德国科学家。1945年出生于艾根,他是慕尼黑国家动物博物馆的科学家,此外还是德国“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的常务理事。他主要从事进化生物学、动物地理学、生态学的教学活动。著述甚多,除本书外,还著有《人类形成之谜》、《热带雨林》、《创造性冲动》、《移动的成功原则》、《海狸的归来》等作品。

生态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需要不断地输入能量,同时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也日益增强,在破坏与保护、生命与金钱的交织中,人类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系统的真正价值,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现状——人类的终极命运。

在《蓝色的星球——人与生态》一开始,作者以“高压线上的鹰”为题,寓意物种灭绝、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巧妙地从现实中的“生态政党”谈起,结合东部民主德国和西部联邦德国分裂40年产生的不同生态状态,把“生态学”这一以往被(错误地)冠以意识形态色彩的口号式概念,重新引回到自然科学基础上来。在“聚焦自然平衡”中,作者运用给人深刻印象的例子清楚地阐明了食物链、物质代谢系统、种群共同体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该系统对于外界作用的敏感反应。接着,作者重点讲解生态学基础性、关键性的知识和理论等,为我们揭示了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历史沿革以及真正的含义——认清自然运行规律。作者将人与生态的关系做了重点阐释,让人类在对生态环境状况的认知上,应用其进行预测,使对自然的适用低于可用生活条件的临界值,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不可动摇的相互关联性。作者号召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的生存环境,反思人类的活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布局合理,书中没有乏味的说教,堪称一部科普佳作。

《蓝色的星球——人与生态》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将人们忽视了的环境问题提上“日程”,为人类的环保事业做了宣讲。如今,许多人对生态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见解,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环保事业的浪潮中。

两德统一时,东部的生态水平远远低于西部地区。在东部,生态学基本上只是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环保措施亟待实施;而在西部,很多地区早已是水净气清了。在东部地区,开采后的露天矿场和大型练兵场遗留下“月球表面式”地带,这是西部人所难以想象的,这些破坏地表生态的项目在西部更不会得到批准并实施。在东部,大片地区的空气恶臭,呛人的浓烟从工厂的烟囱中滚滚涌出,河面上泡沫山浮动,一大堆化学品不可思议地堆置于街边路旁,直至瘴气四逸。屠宰场的垃圾也如此堆放,或经溶解稀释后随废水排入大的池塘,广阔的田地一望无际。而负责其管理工作的生产合作社同时也饲养着成群的猪牛,至于这种做法所产生的废物和废水的处理和处置,他们则漠不关心。面临这种状况,西部人——这些对于自然保护、环境保护耳熟能详的西部人,这些推崇社会生态化的西部来访者,又怎能理解他们同样也是在东部看到的另一番情形:在这里生活着西部早已绝迹的动物,它们在东部不但幸存了下来,而且为数还不少。

虽然按照西部的标准,易北河和穆耳德河早就应该作为“特种垃圾”加以治理。而令人不解的是就是在这儿,海狸嬉戏游玩,水獭屡见不鲜,鹳鸟,甚至比较少见的黑鹳大量地出现。对于热爱大自然的人来说,当时出现的总计达300多对的白尾海雕和鱼鹰的雏鸟,一定是件最动人心魄、令人难以忘记的事。因为当时,即两德统一之时,在前联邦德国境内,这种白尾海雕仅存五六对雏鸟,且均聚集于东北部、临近两德边界的地区,而鱼鹰则无一幸存。如今,人们终于可以靠近环境幽美、保护完好的米里茨湖地区,在国家公园一睹鱼鹰的风采。

易北河风光

只见一只鱼鹰不知何处飞来,衔鱼于口中,径直向一根高大的高压电线杆飞去。这些电线杆机械地、极具规律地排列着,绵延在这片没有树木、没有灌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麾下的开阔地带。那只鱼鹰飞上的那根电线杆离街道不远,上面像其他诸多电线杆上一样筑有鹰巢,鱼鹰飞上去,收稳脚步,将战利品喂给小鹰吃。有那么多树木环抱着米里茨湖,此外还有一片古老、高耸的森林,而鱼鹰配偶却把鹰巢移筑在电线杆上,一如150多对它们的同类。据我们所知,这种趋势仍在继续,鱼鹰对电线杆似乎颇为满意。是啊!电线杆最起码有一点好处,当风暴肆虐,间或过于频繁地席卷低原地带时,它们不会如树木一样“摇摇欲坠”。此外,也不会有人想爬上电线杆看看鱼鹰的窝到底怎样。当然,这并不是这些大型鹰科动物对电线杆情有独钟的最主要原因。

距此几公里有一个大水塘,在那儿发生的也同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一群白尾海雕,从羽毛很容易看出是一群刚刚出生的幼雕,正在练习捕食鲤鱼。多只幼雕一起演练技艺,还时不时地相互争抢到手的战利品。在这栗色的塘水中,我们的目光要透过水面辨析出下面的鲤鱼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许多条鲤鱼,因为可以看到它们的背脊划过水面时泛起的一列列水纹。12只或者更多的白尾海雕聚集在一起。忽然,一只白尾亮头的老雕飞来,迅速地啄起一条鱼,然后掠过近处的湖湾,向自己的雕巢飞去。有哪一个地方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看到十多只的白尾海雕呢?观察者很快也会对鹤类在此的频繁掠过而见惯不怪,因为岸上聚集着众多的鸟类和昆虫,而且它们的鸣叫、叮咬各具特色。面对诸多的鸟和虫,鹞和鹰当然也不再以之为奇,因为在距柏林驱车只有一个小时的地方,在一天内看到十种甚至更多的鹰科动物是司空见惯的事。

若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则难以置信的一切便会一目了然:40年来,两德间的“钢铁防线”不仅是不同政治体系的分界线,同时也对自然界进行了分割。在东部,环境保护如此不受重视,人们对大自然似乎也是如此不予眷顾,而各个物种却幸运地生存了下来。有很多物种,其中大多是一些大型的兽禽,如熊、狼、猞猁、海狸以及白尾海雕、鱼鹰、鹤和鸨等在东部能够繁衍存活;而在西部却越来越罕见,甚至绝迹。在东部,彩蝶翩翩起舞,百花争奇斗艳,蛙鸣声不绝于耳;而在西部,人们越是致力于自然保护,就越是有更多的物种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就连蝴蝶的踪迹也难寻觅了,物种的单调和匮乏已成了西部生态状况的最显著特征。

《蓝色的星球——人与生态》是环保领域书海中的航标,它将导引我们直接领略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神秘境地。

——(美)《环境主义者书架》

阅读《蓝色的星球——人与生态》,我们会发现书中的自然状况与我们所想象的是如此的不同。

——法国生物学家艾伦·艾拉·杜吉斯

只有了解了环境的现状,我们才能更好地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本书是人类认知生态环境的开端。

——德国环境学家科尔·梅斯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