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17324400000001

第1章 西雅图的童年生活

比尔·盖茨的童年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度过的,西雅图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基地,全市职工近半数在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们也把西雅图称为“波音城”。它和旧金山、洛杉矶并列为美国西海岸的三大门户之一。

在1955年10月28日9点多一点的时候,威廉·哈瑞·盖茨出生了。他的家庭在商业、政治、社区服务等方面都有悠久的历史。他的曾祖父曾经在立法委员会有一席之地,并且是一位经理,他的祖父过去曾担任过国家银行的副董事长,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位杰出的律师。在盖茨童年的时候,显而易见,他已经继承了家族的野心、智慧和竞争精神——这些是曾经帮助他的祖先们抵达事业高峰的信念。

盖茨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克里斯蒂长他 1 岁,是后来的微软公司的税务会计,妹妹莉比他小9 岁。盖茨的父亲老盖茨曾经回忆说:“我们一家都喜欢运动。星期六我们举行网球邀请赛,而星期天则是家庭奥运会,有各种各样的项目,但他们更喜欢个人项目,如滑水。”

1986年,微软成功以后,盖茨为他的家人建了一个名叫Gateaway的度假营,在那里,父母和他可以重温旧日时光,只不过这次游戏的规模扩大了,一些朋友和微软的职工也加入进来。除了通常的项目外,总有一些智力游戏和表演。

比尔·盖茨的童年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度过的,西雅图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基地,全市职工近半数在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们也把西雅图称为“波音城”。它和旧金山、洛杉矶并列为美国西海岸的三大门户之一。长着一头沙色头发的7 岁男孩盖茨最喜欢反复看个没完的是那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连续几个小时地阅读这本几乎有他体重1/3 的大书,一字一句地从头看到尾。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强烈地感觉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书本中藏着一个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世界啊!文字的符号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们的无数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又传播出去。他又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又笨重了吗!能有什么好办法造出一个魔盒来,只要小小的一个香烟盒那么大,就能包罗万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书都收进去,那该有多方便。

这个奇妙的思想火花,后来竟变成了现实,而且其魔盒比香烟盒还要小,只要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行了。盖茨看的书越来越多,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次,他忽然对他四年级的同学卡尔·爱德说:“与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还不如成为一株耸立于秃丘上的橡树。作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则高大挺拔,昂首苍穹。”他坚持写日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纪却常常如大人般深思熟虑。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来之不易,要十分珍惜来到人世的宝贵机会。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约,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信守由人类积累起来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无上的诺言……”那么“诺言”是什么呢?就是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在另一篇日记里又写道:“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这种“追赶生命”的意识,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极少有的。

盖茨所想的“诺言”也好,追赶生命中要抢救的“东西”也好,表现在盖茨的日常行动中,就是学校的任何功课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或者体育竞赛,他都会全心全意地花所有时间去出色地完成。

一次,老师给他所在的四年级学生班级布置了一篇关于人体特殊作用的作文,要求4、5页的篇幅。结果盖茨利用他爸爸书房里的百科全书和其他医学、生理、心理方面的书籍,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写了30多页。又有一次老师布置同学写一篇不超过20页的故事,盖茨浮想联翩,竟写出长达100页的神奇而又曲折无比的故事,使老师和同学都十分惊讶!大家说:“不管盖茨做什么事,他总喜欢来个登峰造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然他是不会甘心的。”

盖茨在体育和社会活动方面也表现出这种不落人后的精神。有一次暑假安排了一个童子军的80公里徒步行军的活动,时间是一个星期,他穿了一双崭新的高筒靴,显然新鞋不大合脚,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军,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让他吃尽了苦头。第一天晚上,他的脚后跟磨破了皮,脚趾上起了许多水泡,他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脚红肿得非常厉害,开裂的皮肤还流了血。同伴们都劝他停止前进,他却摇摇头,只是向随队医生要了点药棉和纱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便继续上路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一个途中侦察站的时候,领队发现他的脚发炎严重,下令必须医治,才中止了这次行军。盖茨的母亲从西雅图赶来,看到他双脚溃烂的样子时,难过地哭了,直埋怨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停止行军。盖茨却淡淡地说:“可惜我这次没有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