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17324400000024

第24章 市场领先

微软公司除在新闻媒体上成立专栏文章宣传其产品外,还与世界各国主要的出版机构合作,通过授权,联合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微软公司图书,让用户熟悉自己的产品。

比尔·盖茨认为,一切经营活动的领先,追根究底都是市场的领先,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忽视市场,市场是成功的关键。他说:

“对一个不断推出新产品的企业来说,市场是他的命根子。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不惧怕来自其他方面的竞争和威胁,但他却害怕失去自己的市场。”

盖茨在自传《未来之路》中不只一次说道:“我早年主要惧怕的是某一个公司会发起突然进攻,将市场从我们手里抢走。另外有几家小公司不时地在制造微处理器晶片或生产软件,这使我担心得要命。”

要想不被对手抢走市场或是捷足先登,你首先得主动去占领并巩固市场。比尔·盖茨领导的微软就是这么做的,他们不但在市场开拓上早人一步,而且还会从别人的手中抢得市场。一旦占领市场后就总会想尽法子巩固得密不透风,让对手无懈可击。

早在1977年,盖茨就开始大肆进军日本电脑市场,并获得很大的成功。“在微软成立仅仅两年之后,我就进军日本市场,那可是大市场。”盖茨说:“许多重要的研究课题都是在日本进行的,日本将取代美国而成为最早具有竞争力的地区。”

今天,日本是微软公司在美国本土之外的最大市场。同时微软还是最早打入欧洲市场的软件公司之一。

微软公司在法国分公司的第一个办公室于1983年5月2日开张。这个办公室位于巴黎南部勒尤里工业区。在勒尤里工业区里有许多电脑公司,如布林电脑公司、康派克电脑公司等。

微软公司的法国分公司是负责与布林电脑公司和格鲁毕尔电脑公司等联络工作。

对于一些发展中或未发展地区的市场,微软公司采取的是一种“培育市场”、放长线式的策略发展方针,而且针对这些国家与美国本土的不同的特殊情况,微软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微软公司实行开发本地化版本,尽管应用软件发展支援工作困难重重,但这些国家却也累积了相当的软件发展人才及丰富的本地化版本软件的开发经验,而且工程师们都熟悉当地的市场、文化和习俗。

微软公司的做法是,与这些国家软件业的佼佼者联手开发其本地化的产品,例如,在中国,微软公司的合作开发单位便有清华软件中心、新天地、联想、先锋、晓军等数家国内知名厂商,并联合推出了中文版本的Windows系统、中文Office办公应用软件等产品。而且微软公司的本地化工作是非常成功的,目前就拿Windows系统等重要的软件来说,微软公司能够提供美式英语、英式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等不同国家的版本,甚至还有阿拉伯语的Windows系统软件。微软公司面对收益极少的国家也不遗余力地开发当地语言的版本。

因为盖茨知道,只有当用户了解微软公司的产品后,才可能购买微软公司的软件,成为微软公司的客户。

微软公司“培育市场”的第二个重要举措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讲座、研讨会,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服务。

微软公司“培育市场”的第三个重要举措是:设立微软公司大学和微软公司授权培训中心。例如在中国,微软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于1992年年底正式成立北京微软公司大学,为国内科技人员及用户开办短期高水准的技术培训课程,提高科技人员及用户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准。同时,还在全国设立了20 余家微软公司授权培训中心,培训对象是用户及对微软公司产品有兴趣的人员,其宗旨是使学员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微软公司产品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解决在使用软件时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微软公司“培育市场”的第四个重要举措是:在当地培训并授权若干家微软公司产品的代理商和销售商。

微软公司“培育市场”的第五个重要举措是:设立授权技术支援中心及测试中心,及时准确地帮助用户解决他们在产品合作及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微软公司“培育市场”的第六个重要举措是:与所在国家新闻媒体及出版单位合作,编发各种技术资料。微软公司除在新闻媒体上成立专栏文章宣传其产品外,还与世界各国主要的出版机构合作,通过授权,联合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微软公司图书,让用户熟悉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