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17324400000005

第5章 比尔·盖茨的哈佛生活

盖茨对一个朋友说起,他之所以决定读哈佛大学,是想向那些比他更聪明更有才华的同学学习……但是,他的初衷根本未能得到满足,他是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哈佛的。

进入高中就读,也就是预示着要对前途作出抉择。可是这时盖茨的目标尚飘忽不定。他有开设公司创业的冲动,也有对抽象的数学和经济学浓厚的兴趣,还有父母们高谈阔论对他的影响,觉得将来做律师也不错。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离他本人潜能最远的目标——去哈佛大学攻读法律。1973 年秋季,盖茨进入哈佛。

盖茨的父母先前正担心儿子玩物丧志,看到他放弃对电脑的嗜好而“改邪归正”,内心无比快乐和安慰。哈佛可是美国高等学府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是一个充满魅力甚至充满神秘的地方,它是成功、权力、影响、伟大等的象征和集中体现。最高法院的历届法官中有许多人毕业于哈佛,美国总统中也不乏哈佛校友。现在可好了,真是天遂人愿,他们的儿子终于跻身于这所名牌大学之中,可以受到名师高人的指点或栽培。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盖茨入学之后,就陷入了极其痛苦的内心矛盾之中。许多年之后,盖茨对一个朋友说起,他之所以决定读哈佛大学,是想向那些比他更聪明更有才华的同学学习……但是,他的初衷根本未能得到满足,他是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哈佛的。

盖茨进入哈佛大学时获得批准可同时攻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对于像他这样初显才华的学生来说,这无须大惊小怪。不过这件事情在他身上还是有引人瞩目的地方,那就是:他被允许任意选修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课程。“我的课程大约有2/3 要求达到研究生水平,有1/3只需要达到本科生水平,而现在无所谓了,因为我两方面的课程都没有完成。”盖茨曾这样对别人说道。

在高中读书时,盖茨曾想将来当一名数学家,凭他的数学天赋,要实现这一想法并不难。现在到了哈佛,他重新评估了自己的竞争实力,并有了新的想法。“我认识几个数学系的学生,他们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完全在我之上,”盖茨说,“这一情况改变了我原先想在数学领域进行研究工作的念头。你可能仍会在数学领域坚持个人的努力,并且也可能取得令人敬佩的成绩,但我不能做到这点。我总想我也许可能做出点儿达到世界水平的事情,这种想法有很长时间了,我是得好好想想。在数学方面,我的决定是:我能够待在一个房间里,一坐就是5年或6年,即使我做出了点成绩,但谁又知道呢?所以我在想,数学是否是我可以奉献终生的领域。面前的世界充满如此之多的机遇。我的心灵是相当开放的。我想到过学法律,当律师有趣;我想到过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大脑的科学或许会有趣;我想到过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工作或许不错;我想到过进行计算机理论研究或许也很好,我确实还没有下定决心到底干什么……”由于盖茨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他常常独自陷入这类“哲学沉思”。

在哈佛,有一种配有烹饪用具的小宿舍,是模仿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宿舍而修建的。盖茨也搬进了这所名叫“卡雷房”的小宿舍。混沌中的盖茨开始玩扑克牌解闷,这种牌在美国家喻户晓,上至美国总统,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参与这种可用来赌博的纸牌游戏。盖茨对玩牌的兴趣丝毫不逊于对计算机的迷恋,他执着地玩牌,慢慢地成了一个玩牌高手。他的朋友布莱特曼说:“比尔身上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他总是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绝不轻易放手。他的决心就是,不干则罢,要干就干好,把玩扑克与研究软件相提并论,或许有点不合适,甚至有点傻帽,但在两件事情上,比尔都很认真,都全力以赴,他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盖茨是一位很好的玩牌伙伴,他有一种凝聚力。曾在潘罗阿尔塔加的某公司当研究中心主任的纳尔森回忆说:“他是赌桌上的高手,只要他能够把注意力从他喜爱的PDP 型计算机上收回来。”

盖茨住的“卡雷房”里有一间没有用的空房间,这间房就变成了“扑克房间”。“卡雷房”的房客们常去玩牌,一晚上输赢几百美元是常有的事,有时达到2000 美元。有一次,盖茨玩了几盘牌下来输了500 美元,但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终于在最后的几盘反败为胜,还赢了400 美元。这就是盖茨,他总能沉得住气,无论是在计算机方面,还是在赌桌上,他都是王中之王。

现任明尼苏达州某办公用品公司总裁斯科特·德尔回忆说:“我对比尔的印象是,这也是其他人的印象,他不是在房间里打牌,就是在计算机房里工作。”

盖茨自己说:“我玩得还可以,但是,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我们最初玩牌时,从商学院和医学院来的那帮人也来参加。他们玩得不够好,于是我们提高了赌局的筹码,结果自然就该他们输钱,输了钱他们就不会再来。在哈佛大学玩那种牌坚持到最后的,就属于我们那帮人了。不过,玩到最后,我也不过不输不赢,保本而已。”

盖茨有时连续24 小时地玩牌,当他从赌桌上下来时,也意识到没有多大意思。他也曾把自己的支票交给艾伦保管,请他帮助自己控制赌瘾,可最后又要了回来。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也不能靠别人帮助。如果实在控制不住,不如干脆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