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
17347200000026

第26章 勤奋成才(3)

经过元行仲的指导,韦述有了长足的进步。过了几年,不过十几岁的年纪,韦述就进京参加科考。那年,恰好著名的学者宋之问做主考官。宋之问见韦述又矮又小完全是个孩子,感到很惊奇,就对他说:“韦学士,我看你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年纪,学业上有什么成就啊?”韦述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我正撰写唐史,现在已经完成了30卷。至于策论与文章水平,那你等着考试完毕看结果吧!”宋之问笑着说:“本来朝廷要选拔优异的人才,想不到却招来了司马迁、班固这样的天才。”经过科考,韦述果然中了进士。

开元五年,由栎阳尉秘书监马怀索负责组织元行仲、王于殉、吴兢等26位学者整理编写国家图书馆藏书目录,韦述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整理图书的工作中,韦述仍保持着他勤奋好学的习惯。当时学者柳冲先整理完了200卷《姓族系录》的目录,韦述对谱系学非常感兴趣,于是白天在秘书阁完成自己所分担的任务,晚上就把《姓族系录》抄写完毕。这时他已经成了研究姓氏源流的专家,不但详尽掌握了中国的姓氏源流,而且还在研究古代姓氏演变的《姓族系录》一书的基础上又编写出研究姓氏谱系的《开元谱》20卷,丰富并发展了谱系学。他的严谨治学精神受到同僚的一致赞扬,并因而被晋升为学士。

《旧唐书》记载:韦述一生“在书府四十年,居史职二十年”,60年中“嗜学著书,手不释卷”。唐朝时很多学者都想撰写出一部国史。著述《唐史》的工作早在令狐德棻开始,直到与韦述同时代的学者吴兢为止,历经多少学者修撰都未完成。而韦述穷尽毕生精力,搜集素材,汇编撰写,终于完成《唐史》120卷。韦述撰写的《唐史》材料翔实,文笔流畅,言简意赅,的确不愧为宋之问所说的“迁、固”之才。后来安禄山叛乱,京城被攻陷,长安一片火海。在火海中,韦述抢救出《唐史》,它成为以后张昭远等撰写《旧唐书》以及欧阳修撰写《新唐书》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韦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勤练书画的赵孟兆页

山花开处不知名,野水浇田细有声。经岁谁怜农父老,辛勤一半代牛耕。

——清·满保

在元朝100多年历史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然而相比之下,其中最有成就的要数赵孟。

他在绘画上开创了一代新风。在书法上,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样样精通。此外,他也是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书画家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谦虚谨慎分不开的。

赵孟5岁就开始练书法,几十年间总是每天清晨起床,盥洗完毕后,开始练字。一天少则几千,多时要上万个字。早年他临摹隋朝和尚智永的《千字文》和王羲之的《兰亭序》,光《千字文》他临摹了不知有多少遍,以至于后来真正达到了娴熟的境界。

有一位叫田良卿的书法家,从街市上买到一卷《千字文》,凭他渊博的书法知识,开始以为是唐人的书法,看到最后,才知道是赵孟写的。他拿了这卷《千字文》去请赵孟题字,赵孟如实写道:“这是我几年前写的,没想到我随便练习的字,被人拿去卖钱了。”原来赵孟广泛收集各种古帖,对各个书法家的字迹个个认真临摹。因此,他能吸收各家长处,融会为一体,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被称为“赵体”。

赵孟写字十分讲究笔力。他认为执笔要用千钧之力,方能写出有气魄的字来。他教自己儿子写字的时候,常常不动声色地站在儿子背后,突然抽他儿子手中的笔管。假如笔管抽不出来,他就高兴地笑了;要是笔管抽出来了,他自然很不高兴,还要对儿子加以责罚。

赵孟非常善于模仿各个时代书法家的字,有一次,他得到一卷北宋书法家米芾写的《壮怀赋》,可惜中间缺了几行字。于是他找来和原稿一样的刻本,临摹缺了的几行字。他反复写了六七张纸,总觉得不满意,不禁感叹道:“今人的字不及古人多了!”只好用刻本中的字补了缺。其实赵孟在当时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了,可他还是这样谦虚谨慎,这是很值得学习的。

赵孟从小爱画马,就是拾到一张废纸,也要画一张马才把它扔掉。他画的马,就像活马一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他也爱画梅竹、山川,他画的梅竹看上去有清高的感觉。他作起画来,起先好像漫不经心,在纸上点点染染,渐渐地在纸上出现了山水、树木,最后一幅精美绝伦的画绘成了。

赵孟在世的时候,他的书画就已经是十分珍贵的艺术品了。当时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也为外国人所喜爱。印度有个和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请求赵孟为他写字。后来,他把赵孟的字带回印度,在他们国家被当做是珍贵的艺术品。

颜真卿学书法

黑发不识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在我国书法艺术中,“颜体”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字体。它刚劲、端庄、流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经过长期摸索创造逐步形成的。

少年时代,颜真卿就勤奋好学,喜好书法。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纸和笔,他就用黄土、树枝在墙上、地上练习写字。

成年以后,颜真卿做了县官,仍一直惦记着读书、写字,从未停止过练习书法。当他的字已经写得很不错的时候,仍不满足,还要到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的张旭门下学习。

拜师后,颜真卿希望张旭能把他的全部技能都传授给自己,但是,过了好几个月,老师很少给颜真卿讲授什么,只是将历代名家的字和自己的字交给他,要他细心揣摩,认真临摹,并要他多多领悟自然万象,从大自然中寻求启示。

急于求成的颜真卿,终于有一天憋不住了,他来到张旭面前,恳求老师把行笔落墨的诀窍传授给他。张旭看着眼前这位求学心切的学生,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天下哪有一种不花功夫就能学成功的技艺呢?颜真卿想走捷径,找“秘诀”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张旭耐心开导颜真卿,给他讲述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教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最后老师严肃地对颜真卿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就在于苦学。记住,不下苦功夫的人,是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的。”

老师的话,使颜真卿受到很大启发。从此,他再也不想找什么捷径了,而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按着老师的要求埋头苦练。不久,他的书法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勤学苦练,颜真卿逐渐对老师的书法技艺能做到心领神会了,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使古人的书法为之一变,开创出新的风格,并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颜真卿成名后,不忘张旭的教导,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记述跟张旭学习书法经过的文章,用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深切感激之情。

柳永刻苦学习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唐·柳宗元

柳永(987—1053),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是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

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柳宜在北宋朝廷任工部侍郎。柳永小时候与两个哥哥都很有才华,都考中了进士。在乡里有“柳氏三绝”的美称。但在三兄弟中,却是年幼的柳永最为聪明伶俐。据说柳永是吃乳娘奶长大的。乳娘是个略通诗歌的女子。她在给柳永喂奶时,常用手指蘸着奶汁在柳永掌心上写字。小柳永虽然不会读,但识字不少,到了7岁,就成了名噪崇安的神童了。

小时候的柳永,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学习十分刻苦。他家门前有一条柳叶河,河边有块大青石。每天早晚,柳永总提着一杆大笔,蹲在大青石上提腕运劲在水面上练字,日子长了,他在纸上便能写出十分潇洒、飘逸而又沉稳的字了。乡邻们每逢婚丧嫁娶,多有求他写对联的,人称“柳联”。柳叶河边那块大青石,则被后人称为“磨砺石”。

柳氏三兄弟在学习上都是十分刻苦的,据说他们在赶考之前,连家乡素有“风景奇秀甲天下”的武夷山都没有游玩过。只是在临进京之前,三兄弟才提出游一次家乡山水,放松一下情绪,开阔一下眼界。三兄弟流连于山水之间,乐不思归。柳永更是灵感勃发,思如泉涌。他一气吟出五阙《巫山一段云》。词的第一首写道:“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天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大自然的美景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映成趣,勾勒出武夷山水的奇幻与旖旎。至今,他家乡的群众仍为有柳永这样一支神笔而自豪。

李贺勤于作诗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唐·白居易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朝著名青年诗人,著有《昌谷集》。

史料记载,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是一个小官,他很重视家庭教育。在李贺4岁时,就教他读书识字;5岁时,又给他讲解诗文。李贺聪明早慧,又肯认真学习,所以进步很快,所以在他7岁时便能写诗。于是在他青少年时期就写下许多优秀诗篇,后人曾称他是“天纵奇才”,似乎他的才能是天生的。事实上,李贺的诗是他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

相传,李贺从少年时代起就把全部心力倾注于诗歌创作。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经常吃过早饭就出门,骑上一匹瘦马,背着一只旧锦囊,外出游历,观察生活。每当他触景生情,偶有所得时,便立即把涌入脑中的诗句记在纸条上,然后投入锦囊中。晚上回到家里,他再把那些记有零星诗句的纸条一一掏出来,对着昏暗的油灯,进行加工整理。他总是精心构思,反复琢磨,然后磨墨铺纸,写成一首首新奇瑰丽的诗篇。其母见他锦囊里竟有那么多纸条,总是埋怨说:“这孩子要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自幼身体瘦弱,母亲怕他累出病来,禁止他再这样呕心写诗。李贺总是笑着劝慰说:“母亲放心,孩儿不会累病的。”吃过晚饭,他回到房里,又继续去写诗了。

李贺在《长歌续短歌》中写道:“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为了写诗,衣襟磨破了,少年头发白了,这是他辛勤从事创作的写照。由于他平时注意深入实际观察生活,认真积累素材,所以他的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奇丽,色彩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句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子门太守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曾指出“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后来,李贺的父亲便过早地去世了,家庭情况困窘。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避父讳,李贺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只做过奉礼郎那样的小官。他一生抑郁不得志,才活了短短27岁,却为后世留下233首诗歌,其中大多是名篇佳作。他的诗在艺术上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华罗庚勤奋成才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他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50页从老师那儿摘抄来的《微积分》开始,勤奋自学,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

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

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地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

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华罗庚和全世界无数的杰出人才一样,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定。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不断前进。平日里要帮家里干活,没有时间学习,让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没人指导,却让他养成了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张海迪身残志坚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1994年9月的北京,正当入秋的好时节。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汇聚到一起,要通过比赛证实:自己虽然没有像健全人一样的体魄,但是具备敢于向命运挑战、顽强拼搏的精神。

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不屈的勇士。他们将谱写一曲“平等——进取”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