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汽车大亨:福特成长记
17368400000032

第32章 《我的工作与生活》

随着福特车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急剧增加,亨利·福特个人名望急剧上升,他也开始以一个社会哲学家的姿态出现。与芝加哥《论坛报》的官司过去了,虽然他受到了一定的羞辱,但他没有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以后,他还有20多年的漫长岁月,他还会创造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他不会停止传播他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于是,他的自传《我的工作与生活》应运而生。

1922年,《我的工作与生活》出版,立即在美国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争相阅读。直到今天,《我的工作与生活》在全世界还拥有不计其数的读者,数以万计的人试图从中找到成功的钥匙,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受到启发或者鼓舞,勇敢地开拓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今天,《我的工作与生活》已经成为一部经典励志书,成为每个追求成功的年轻人的枕边书。

这部著作将亨利·福特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工作进步的宣言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四个最重要的原则:

1.不为未来忧虑,也不忘记过去。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惧怕未来,害怕失败,那么他就会作茧自缚,什么也做不成。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失败并不丢人,也不应该惧怕失败,失败往往是成功的起点。

2.不要沉迷于竞争。一个人如果能将一件事做得更好,那就理应由他去完成这件事。不要出于个人利益而破坏他人商业活动,不要采取非正常的竞争手段。

3.服务第一,利润第二。没有利润,企业无法生存,因此谋取利润是理所当然的。只要诚信经营就一定会得到利润回报,但前提是提供良好的服务。服务是前提,利润是结果。

4.不要做低买高卖的事。要以公平的价格买进原料,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把这些原材料转化为可消费的产品,再把它提供给消费者。赌博、投机和损人利己最终都会阻碍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的工作与生活》当然不是亨利亲笔写成的,而是由萨缪尔·克劳瑟代笔。当时的评论家们把它说成是一部“独特的自传”,把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哲学成分和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笔调充满了人情味。一些著名的报纸都刊登文章,介绍这部自传,认为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福特的哲学观、人生观,就好像有一个人很随和地坐在你身边,很真诚地和你谈论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国家》杂志的一篇书评称赞这本书是“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几本书之一”。

我们知道亨利·福特最有开创性的贡献就是把现代化规模生产变成现实,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规模生产,使得生产的效率前所未有地提高了,才使得他有可能在自己的书里提出一种“美国式”的诱人前景,那就是更短的工作日、更高的薪水以及更多的休闲空间。而这些正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今天全世界的劳动者都追求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当社会财富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人们理所当然地就应该享受这样的人生。亨利·福特在将近100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理想,并最大限度地在他的王国内实现这个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个开创者、实践者。

20世纪上半叶,亨利·福特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发动强大的宣传机器,把自己的传奇、自己的理念,甚至自己提倡的生活方式送到了美国公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迪尔伯恩的《独立报》、《我的工作与生活》,至于在各种报纸上发表的评论和文章更是多得数不胜数,亨利·福特就这样为美国普遍民众塑造了一个工业家偶像。也许他的对手会反感他这种做法,但对大多数人、对整个社会来说,没有什么不妥,亨利·福特所倡导的人人都参与实业,都做实业,都创造价值,为更广大的社会群体服务,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反过来,如果整个社会都是金融家、投机者,那么谁来做实业呢?谁来为庞大的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