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绝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88600000059

第59章 勤俭持家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即使是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

原文

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①,自饶清趣②;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③,都是化机④。一生快活皆庸富,万种艰辛出伟人。

注释

①觉(jué):觉醒。

②清趣:高洁逸趣。

③即:即使。

④化机:大自然生成万物的功能。机,生活机能。化,生。

译文

俭朴可以培养廉洁的品质,即使是住在茅舍竹屋里,也会觉得饶有情趣;安静可以使人感悟人生,即使是鸟啼花落,也都是天地造化的因缘。一生轻松快乐的人都是平庸的富者,经历艰辛才能成就杰出之人。

精华点评

其实,贪官污吏,未必都是天生的坏人,只是他们在物欲面前没能把持住自己,使自己违背良心,做出贪赃枉法的勾当,留下骂名。当然廉洁的人,也未必天生就能廉洁,只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俭朴,物质上的需求便少,便不容易被物欲左右,使贪念在心中滋长,因此说“俭可养廉”。物欲减少一分,情趣便会增加一分,把对物欲的享乐,换作自然高雅的享受,那么,快乐未必减少,境界却会更高。当你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时,内心平静如镜,而自然之美,就会在其中显现。那种超凡脱俗的自然之美,只有能摆脱掉尘世纷扰的人才能体悟啊。

物质的丰富,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就是它能满足你在衣食住行上的各种需求,能极大地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满足你的虚荣心。但弊端就是,丰富的物质生活也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失去奋发向上的动力。而物质贫乏的人,他们往往有摆脱困境的强烈愿望,能够不断拼搏,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就。他们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打拼过来,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体悟,他们的情操也会在拼搏中得到提升。待他们在社会中拥有了显赫的地位,在精神上能修身养性,洞察世事,那么他们就可能成为伟人了。

现今,丰富的物质生活常常让我们变得懒于思考,惰于行动。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这种懒惰的习惯。

原文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①;人虽富贵,不忘稼穑艰辛②。

注释

①种子:农作物的种子,这里借以指传宗接代的人。

②稼穑:指农业劳动。

译文

即使家里非常贫穷困顿,也应该让子孙后代读书;人虽然富贵了,但也不要忘记田间劳作时的艰辛。

精华点评

书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他们经历人生世事后智慧的结晶。多读书不仅能够增长见识,还能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尤其当今这个社会大发展时期,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比如:电视使我们坐在家中,便知道世界大事;电话缩短了世界的距离,给人们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发明创造就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实验得来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是,这不能成为否定知识力量的理由。即使在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小事情,也可以在书中找到方法和技巧,所以,即使贫穷,也不要放弃读书,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人一旦富有了就常常失去志向,止步不前,忘记了自己应该向更高的理想进发。富贵可是成功的大敌。祸福并生并存,在富贵时如果放纵自己的行为,骄奢淫逸,很可能转福为祸,使自己陷入灾祸中。“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意思是说富贵的人就应该去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情;处在贫贱中的人就应该去做贫贱人应该去做的事情。富贵之人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极大满足,之后就应该去满足精神生活,或者将财富回馈社会。否则,他就等于在走下坡路,总有一天会跌进深渊。如果能禁住诱惑,那么富贵的人就要常常思田间劳作时的辛苦,这样心中能时刻牢记艰辛,而珍惜现在的富有生活了。

原文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①;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②,即以昭俭德。

注释

①放心:放纵之心。

②杜:制止,消灭。

译文

人生于世不能满足于安逸清闲的生活,有了固定的事业,才能使浮躁的心稳定下来;日常消费必须求简单节约,杜绝奢威的苗头,才能使勤俭的美德得以彰显。

精华点评

都说知足常乐,但是如果满足于“安逸清闲”就不可取。人不可以太过放纵自己,整天游手好闲,因为心一旦放逸不羁,要想收回来就很难了。这样下去,一生可能就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了。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向自己的目标不断进发,在长期的坚持努力中,不断地突破自我,克服困难,有所作为,当实现目标的时刻,将是多么自豪的事情!一个人实现了人生价值,才是最幸福的。朝三暮四,喜新厌旧,没有恒心,什么事情都是虎头蛇尾,那么,结果什么都收获不到,庸庸碌碌,枉活一生。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奢侈使人堕落,奢侈之门一开,也很难收回去的。一个人吃惯山珍海味,穿惯了绫罗绸缎,如果哪天突然让他吃糠咽菜,穿粗布衣服,那比登天还难。况且,奢侈的欲望太过放纵,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过度奢侈就要挥霍大量钱财,入不敷出,这样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家业必然走向衰败。另一方面,心中欲望过于膨胀,即使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也逐渐满足不了他的欲望,那么欲望不能得到满足,随之而来的便是失落和痛苦,也便失去了幸福。奢侈之心,贻害无穷。所以防患于未然,在奢侈刚刚显露出来时,就及时加以制止,这样就能发扬我们勤俭节约的美德,使自己享用更长时间的富贵。

原文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①,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②;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注释

①栉风沐雨:指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②贻:遗留。

译文

想到祖先创建家业时,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的日子,饱受了多少艰辛苦恼,才得以丰衣足食,把家业传给后人;为子孙后代做长久打算,除了读书种田,恐怕没有别的生活办法了,总是希望自己能保持勤俭的本色,不辜负先人的劳动成果。

精华点评

这段话不禁让我想起了李绅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家喻户晓,广为传颂,它告诫人们要懂得勤俭,戒浪费。勤俭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弘扬的传统美德。

从国家角度讲,国家需要长期、持续的发展。但我国是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造成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浪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支撑。从个人角度讲,勤俭节约,克服安逸、享受的思想,保持远大的志向,是我们立身做人需要具备的。谁让奢靡之风吹昏了头脑,误入享乐主义的泥潭,谁就葬送了自己前途。当然,我们所强调的勤俭节约,并不排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水平。过“清教徒”“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原文

谨守父兄教条,沉实谦恭①,便是醇潜子弟②;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俭,定为悠久人家。

注释

①沉:没于水中。实:真实。这里指真诚。

②潜:隐藏,谦谨。

译文

谨慎地遵守父兄的教讳,办事诚实谦恭,这便是忠厚子弟;不随意改变祖宗的治家之法,忠厚勤俭,一定能使家道长久不衰。

精华点评

遵循父兄的教诲,当父兄过世后,仍能遵从他们的遗志。这是古人孝悌的重要表现之一,孔子曾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虽然现在看来,孔子的观点里也有迂腐之处,如果父说的道理是正确的,那三年后也不应该改;如果父说的道理是错误的,那么没到三年,知道错误了就应该立刻改正,还为什么要等到三年后再改呢?但他的话总归是表达了一种对长辈充分尊重的意思。尊敬长辈是一种美德,因为我们的长辈辛苦了一辈子,使我们能够生活得幸福健康,所以他们理应得到我们的尊敬。现在社会中经常会出现因财产等问题不孝敬父母的现象,对于父母来说这是多么大的伤害啊,父母用大半生的时间辛辛苦苦把儿女养大,当他们生养儿女的时候从来不会想自己将来要得到儿女的回报,他们是无私的奉献。我们在父母有生之年能为他们尽孝,也不能补偿父母的养育之恩啊。所以,孝道也是做人的根本。孝敬父母是一种感恩的表现,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心,他就看不到别人的帮助,他也想不到帮助他人,这样的人生活会被孤立,生活也失去了快乐,哪里还能图什么大发展呢?

原文

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①,能教子者便是②。

注释

①创家:创立家业。

②教子:教育子女。

译文

什么样的人算是享福的人?那些会读书的人就算是,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创立家业的人?那些会教育子女的人就是。

精华点评

为什么说读书人是享福的人呢?试着想一下,一个人在书海中看他人的生活经历,从中我们能领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在书海中采撷前人留下的优美体会,这能让我们也仿若身临其境。在书海中我们能得到许多知识常识。我们沉浸在书海中,尽览人生百态,尽阅名山大川,什么都看到了,什么都知道了,可是非常幸福啊。

为什么能创立家业的人是会教育子女的人呢?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立家业,能使家业得以延续下去,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还需要后代人也同样努力才能有所成就。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丰厚的财产,能让他们享用一生,但是他们之后呢,自己的孙子们又该享受谁给的幸福呢?父辈享尽了富贵,那么儿女只有重新轮回受苦了。那么家业也就中断了。给自己子女财产,不如教会他们谋生的能力,这才是他们永远的财富,拥有了谋生的本领,一辈子都不用愁,因为即使不能大富大贵,也还能养家度日,家业还能延续。如果没有谋生的本领,就可能有家业败亡的危险。所以,教会孩子怎样谋生,教会孩子持家之道,才能使家业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