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绝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88600000009

第9章 信而贵言

取得他人的信任是最宝贵的,信任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①,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②。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③。

注释

①太上:至高无上的、最理想的,这里指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最理想的状态。

②悠兮:悠闲自得的样子。贵言:指不随便发号施令。

③自然:自己本来就这样。

译文

统治者治理国家,最理想的状态是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些的,人民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些的,人民畏惧他;又次一些的,人民回过头来侮辱他。一个人若是不守信用,就会有人不信任他。古时候,统治者与人民愉快相处,不随便发号施令。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这样的。

精华点评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思是,一个人若不守信用,就会有人不信任他。而赢得信任,就有人提携帮助。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机会。

有这样一位广告人,她一向将客户奉为关系网的核心,但是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原则。他的一个老客户想通过捐赠一些产品给视力残障人士的方式为自己做公益广告,待这个活动进行到快一半的时候,她发现捐赠的产品都是临近保质期的产品,于是要求他们更换产品,几经争论,他的提议还是遭到了拒绝,最后,他毅然选择单方面终止活动,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不仅从此少了个客户,还损失了已经垫付掉的大量金钱。但是,正因为这件事,他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自己的事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信任”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是做人的脊梁,它能超越金钱,实现相互了解和欣赏。当然,信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交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作风、态度、人格。信任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交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因此,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还必须先学会做人。

做人要真实。任何虚假、欺骗行为,哪怕是一点点都可能成为别人对自己的不信任根源。

做人要无私。一个真正无私的人往往能够乐于助人,日久天长,人们终会从内心敬重他、佩服他,从而更加信任他。

做人要谦虚。实际上,人人都喜欢接近谦虚的人,并乐于与之交往,以心换心,自然换来的是信任。

做人要负责。当你相信别人时,就意味着对方要为此承担责任。而如果你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你就要你承担别人相信你的责任。

做人要坦诚。不要让人感觉到你有值得怀疑的目的与言行。即使你已让对方产生误解,只要你开诚布公,心胸坦荡与对方沟通,依然能重新获取信任。

做人要有原则。有原则不等于行事生搬硬套、生硬呆板,而是一个人公道正派的做人态度,这种人最值得信赖。一个廉洁、正直、讲原则的人很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

要想别人信任你,你要先信任别人。将心比心,用信任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就必然换得信任,即使一时有人不信任你,日久天长,你的诚信态度自然会赢得信任。

信任是一扇由内向外而开的大门,它无法由别人从外面打开。所以,不要责怪别人不信任自己,要谨记“我”是一切的根源,只有自己值得别人信任,别人才会信任自己。

原文

信言不美①,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②,既以为人,己愈有③;既以与人,己愈多④。天之道,利而不害⑤;圣人之道⑥,为而不争。

注释

①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②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

③有:充实。

④多:与“少”相对,这里指丰裕。

⑤利而不害:使万物得到益处而不加以伤害。

⑥道:法则,这里指行为准则。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真实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懂的人不卖弄自己渊博,卖弄自己渊博的人不是真懂。圣人不存占有之心,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裕。自然的法则,是利成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施惠于人而不与之争利。

精华点评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真实可信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真实可信。“道”本无名,不事雕琢,以朴为贵,所以诚实的话,听起来并不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真诚的语言是要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而真实的想法是无须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的。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周易》中说:“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即没有缺点也没有过错,而受到了批评,要预防不要再犯同类的错误就行了,盲从和顶撞都不好。又说:“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没有缺点也没有过错,却受到了批评,今后行动要引起警惕。

唐太宗就是这样对待批评的。他认为“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他扩大谏官职权,并常鼓励臣下进谏,“凡诏令不妥须当奏明,不得阿从。”他曾对大臣们说,“虞世基等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用谄媚的办法侍奉隋炀帝,隋炀帝被杀,虞世基等也被杀了。你们应该记住这个教训,我做的事情当与不当,你们一定要说出来。”特别是对待喜欢直谏的魏征,更体现唐太宗善纳忠言的勇气。魏征曾上疏数十,直陈唐太宗的过错,唐太宗都虚心纳谏,择善而从。魏征死后,他伤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虽然批评意见有时“带刺”,令人难以接受,但它有品评、判断、指出好坏的作用,带有激励、教导、鞭策的愿望,以期通过批评促进人反思、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喜听溢美之词,厌恶批评之语,这是人性的弱点。批评,的确是令人难堪的事。但是,祸多藏于隐蔽,而发于人之所忽。如果没有逆耳之言、拂心之事,耳朵里听的都是夸奖,生活也过得放逸恣纵,于是洋洋得意,不可一世,便会身处险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