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懂说话就当不好经理(全新修订)
17408800000023

第23章 让演讲打动听众的心

一个演讲者要想让自己的演讲打动人,靠的往往并不全是他的口才,演讲固然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更主要的是演讲的内容要明确而具体,要吸引人,同时演讲者本人要情真意切,如此才能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

◎ 把你的思想融入演讲中

准备演讲,是否就是将一些漂亮的词句写下来,并把这些词句拼凑在一起,然后脱口而出呢?不,远远不是!是不是把一些偶然出现,但对你个人没有真正意义的念头集合在一起?绝对不是!

所谓“准备”,就是把你的思想、你的念头、你的原动力集合在一起,而且你必须真的拥有这种思想和原动力。只要你脑子清醒,你每天都不会缺少它们。它们甚至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你的梦想中。在你的整个生命中,时时都充满了不同的感觉与经验。这些东西深深地藏在你的脑海深处,日积月累。

“准备”就是思考回忆和选择最能吸引你注意的事物,然后加以修饰,将它们整理出一个形态,成为你自己思想的精工制造品。这听起来好像一个很难实施的计划,其实并不困难。对于某一特定目标,只要你专心致志、善加思考,并付诸行动即可。

下面有几种办法可以帮助你组织自己演讲的材料,如果你遵循这些步骤去准备演讲,你便会获得听众的热切关注。

1.演讲内容具体

一位温文儒雅的哲学博士和一个性格豪爽的流动小摊贩,同时参加了一次会议。但奇怪的是,在这次会议的发言过程中,那位小摊贩的演讲却远比哲学博士更吸引人。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位博士的演讲虽然语言华丽精练,台风温文儒雅,讲话也有条有理,但他的讲话过于空泛,不明确。然而,那位小摊贩却正好相反。他一开口,就立即触及了话题的核心。演讲内容明确,而且很具体、实在,让人一听便知其意,再加上他的热情洋溢,以及朴实的词句,使他的演讲十分吸引人。

这里并不是想比较一位博士与小摊贩之间的高低贵贱,而是想说明一点:一个人的讲话只有具体而明确,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要想演讲获得成功,你就必须有具体的内容。例如,说“马丁·路德小时候‘既倔强又顽皮’”,就不如说“马丁·路德承认,他的老师经常打他手心,而且有时候‘在一个上午要打上15次之多’”更有趣、更能吸引观众注意。

古老的传记写作方法,常常要提及许多意思不明确的概括性的词句。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懦弱思想的避难所”。这真是一针见血,准确之至。新的写作方法则举出明确的事实,语意自然清晰。老式的传记作者说,约翰·杜伊有“穷苦但诚实的父母”。新的传记写法则是,“约翰·杜伊的父亲买不起鞋套,因此,下雪时他必须用麻布袋把鞋子包起来,保持两脚的干燥与暖和。但是,尽管他如此贫穷,却从未在牛奶中加水,也不曾把生病的马当做健康的马来出售。”很明显,后一种说法绝对让人一听就知道他的父母“穷苦但诚实”,不是吗?这不比说“穷苦但诚实”更加生动有趣吗?

这种方法既对现代传记作家有帮助,同样对于现代演讲家和我们每个开口讲话的人也十分有效。

2.主题不要分散

题目一旦选好,就要定出自己演讲的范围,并一直将主题限定在这一范围内,不要试图去涵盖所有领域。

有个年轻的演讲者要讲两分钟,而他所谈论的题目却是“从五千年文明至现代社会”。这绝对是一种徒劳无功的行为!他才讲完三皇五帝,就没有时间了。他想在一场谈话中包含太多的东西,结果却什么也没让人明白。

许多演讲都因范围不明确,涵盖了太多的论点,以致无法吸引听众的注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呢?因为人的思想不可能一直去注意一连串单调无味的事实。假使你的演讲听起来像是世界年鉴,你也无法把握听众的注意力。

选择一个题目,如《颐和园之旅》等,演讲者如果不肯遗漏半点东西地对园中每个景色说上一些,从这一景点游至另一景点。待你演讲完毕,存留在听众脑海之中的,就会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瀑布、山岭和喷泉。如果演讲者把内容限定在公园的某一方面,例如佛香阁或是十七孔桥,这场演讲肯定会令人难以忘怀!你便有时间向听众展示出一些生动的细节,使得颐和园以无穷的变化活现于听众眼前。即使听众从未去过,也能从演讲者的动人话语中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这个原则对于任何话题都同样适用,不管你所讲的是销售术、烤蛋糕、减免税赋,还是其他事物。在你开始演讲之前,你都必须先对所选的素材进行限制和选择,把话题缩小至某一范围,并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据说,植物界的怪杰路德·伯班克培植了100万种植物,但他也只是从中培植出了一两种最高级的品种。演讲也应如此,围绕自己选定的主题汇集100种思想,然后舍去其中的90种。

浮光掠影的演讲,要比挖掘事实容易多了。如果你想选择一种容易的办法,那听众也只能获得一些少而浅的印象,甚至毫无印象。事实上,在短短的不超过5分钟的演讲里,也只能期望说明一两点而已。稍长一些的演讲,如30分钟的演讲,演讲者如果想包含四五个主要话题,也是很少能够成功的。

3.储备力量

主题范围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要提一些问题,以加深自己的了解,使自己准备充分,这样才能使自己以权威的口吻讲述自己所选择的主题,如:

(1)我为何相信这个?

(2)在现实生活中,我何时见过这一切并证实无误?

(3)我真正想要证明的是什么呢?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回答了这一类题目的答案,你就可以为自己进行充分的准备了。

你要把要传达给听众的思想加以精练和修琢。将它千锤百炼,使自己成竹在胸。

◎ 演讲的语言艺术

演讲一般由4个要素构成,即主题、材料、结构和语言。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要素。无论多么深刻的主题,多么动人的素材,多么精巧的结构,多么高明的表现手法,都必须通过语言,特别是有声语言表达出来。没有语言,其他要素就无法表现。语言运用得好与差,对演讲质量有极大影响。这就要求演讲者必须重视演讲语言的运用。

1.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1)要口语化。所谓口语化,就是要求演讲者,语言要“上口”“入耳”。“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上口”是对说的方面的要求,就是讲起话来与平常说话没有什么差别;“入耳”是听的方面的效果,叫人听起来没有什么语言障碍,如同听平时说话一样顺当。所以演讲者要经得起说与听的考验。

这里所说的口语化,并不是日常口头语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了的具有规范化、逻辑性的口头语言。比如有些演讲者的即兴讲话,常常出现重复、啰唆、凌乱、模糊和用词不当,词不达意、词语搭配不当以及音节重沓、脱落、停顿、习惯上的口头语等问题,是不符合口语化规则的。

(2)要用通行的说法。叶圣陶先生说:“通行的说法是大多数人用来表达意思的,是大多数人说惯听惯了的,咱们拿来,就一丝不隔。语言出在咱们的口里心里,意思透进人家的耳里心里。不太通行的说法、绕一些弯子的说法就不然,即使意思没有错,人家总觉得有些生分,不自然。”

2.善于运用生动感人的语言

好的演讲,语言一定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的,那就算不上好的演讲。语言大师老舍说得好:“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那么,怎样使语言生动感人呢?

(1)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语言能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得有趣。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首先,可以选用形象化的词语,就是形象色彩比较浓厚的词语。其次,可以选用形象化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等都可以增强演讲语言的形象色彩。

(2)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增强演讲者演讲的表现力: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

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说笑话或用诙谐的语言。说笑话,用诙谐的语言可以使听众产生联想,从而生出幽默的情趣。

其次,用漫画式的描写。这种方法就是演讲者用语言画漫画。这种方法引导着听众用耳朵去听漫画,达到会心一笑的效果。

最后,用借代制造幽默感。借代是不出现本体而出现借体的一种修辞方法。以东借西,以南借北,既生动又形象,每个听众都能感受到气氛的活跃。

3.运用美的语言

语言美,就是强调演讲者语言要有“音乐性”。

演讲语言的声音美,主要体现在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上。

(1)声调要和谐。汉语在声调上有平仄之分,如果在缀字造句时,能注意声调的搭配,就有抑扬顿挫的效果,产生语言美。

(2)节奏要鲜明。演讲语言的节奏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语言中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回复往返构成了语言的节奏。

总之,有张有弛、有急有缓、有断有连、有伏有起,是演讲语言节奏的基本要求。演讲者在演讲中要认真掌握,努力实践。

3.要善于运用准确、朴素的语言

(1)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是指演讲者演讲时所用的语言能够确切地讲述事物和道理,揭示它们的相互关系。要做到这一点,演讲者首先要对表达的对象熟悉了解,认识准确。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用词贴切,句子组织结构合理。

(2)语言的朴素性。朴素是指演讲者用普普通通的语言,明晰、通畅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在形式上追求词藻的华丽。

朴素的语言就是要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工夫,把普普通通的词语用得巧妙,让它发出光彩。

◎ 演讲中随机应变

在演讲的过程中,随时会出现各种意外的情况,影响演讲的正常进行。对这一点,演讲者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做到处变不惊、应变自如,用这种方法使自己摆脱困境,避免尴尬的场面出现。

1.面对混乱,镇定自若

由于演讲的听众一般较多,因此出现局面上的混乱是难免的。演讲者一定要善于以特殊的方式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会场平静下来。

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由于接连出场的几位演讲者的演讲都很乏味,听众提不起兴致来,纷纷在台下交头接耳地议论,出现了听众离场的现象,一时间场面十分混乱。这时,一位演讲者走上台来,他先是向听众席鞠了个躬,而后走到麦克风前,大声说道:“大家好!我叫××,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几位选手的开场白都很相似,没引起听众的什么兴趣,依旧在下面议论。可这位演讲者自我介绍过后,却闭口站在那里,面带微笑,出神地盯住台下的一位评委,一动不动。听众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纷纷停住嘴,去看那位评委,礼堂里安静下来了。演讲者这才收回目光,开始自己的演讲。

2.面对“撞车”,迅速转换

在演讲比赛中,常常会出现“撞车”现象,这种雷同情况的出现,都是应变能力不强的表现。而正确的选择是立即作出变化。如果有人的题目与自己的相同,且又在自己前面发言,就应当使自己的观点略加变化,更加新颖。如果有人引用同样的名言或事例,或如前面提到的相同的语句,就应尽快换一个或是舍弃不用,以避免雷同,影响听众对自己的看法。

在一次以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为内容的演讲比赛中,小丁讲稿的开篇第一句话,引用了歌曲《大中国》中的一句“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可是让小丁始料不及的是,他前面的演讲者的开篇竟然用了同样的话。临时的改词,和下面的内容衔接不上,时间又很短,一时间又难以想出什么别的词来,这可怎么办呢?小丁灵机一动,想出了对策。他从容地走上台,开始了自己的演讲,“前面的那位同学刚才提到了一首歌,歌中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而后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内容接了下来,顺利地完成了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面对挑衅,沉着镇定

面对挑衅要针锋相对,坚持斗争,切不可慌张不安,乱了自己的阵脚。应当沉着地继续演讲下去,以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应变态度,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大家都知道闻一多先生那篇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就在闻一多先生演讲的同时,台下许多国民党的特务捣乱、挑衅。面对反动派的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没有退却,而是大胆地对特务们的行为进行揭露,号召群众起来进行斗争。果然,正义的群众被国民党的恶行激怒了,特务们见形势不妙,灰溜溜地逃掉了。

4.面对提问,对答如流

在演讲中,听众向演讲者提出问题,请求解答。有的提问是真心请教,但也有的提问是试探演讲者的水平,还有的提问是故意出难题,想使演讲者难堪。面对各种情况,一要事先有所准备,对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摸清提问者的意图和目的,答问才能有的放矢;三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以含蓄深刻、精短有力地回答,体现演讲者非凡的智慧和应变能力。而对于那些借提问之机,对演讲者进行攻击的人,应当予以坚决的回击。当然,回击也要讲究技巧,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次,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应邀作一篇《进化论》的报告。报告刚刚结束,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向科学家提出疑问:“照你的理论,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这理论用到你身上,还是很可信的,难道我也属于您的论断之列吗?”“那当然了。”达尔文白了她一眼,彬彬有礼地回答道:“不过您不是由普通的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漂亮的猴子变来的。”

5.忘记“台词”,巧妙衔接

演讲者要面对成百上千的听众,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初次登台的新手,一看到台下的听众就开始冒汗,说起话来声音发颤。紧张造成的一个常见的结果就是忘词,讲着讲着,就把下面的词给忘了,感觉词好像就在嘴边上,却说什么也想不起来。这个时候,许多演讲者往往都是愣在那里,更有甚者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其实,忘词是很正常的事情,许多成功的演说家也难免在台上忘词,关键是忘词以后该如何应对。首先,不要太急,稳住心神,更不能有抓耳挠腮等有损风度的小动作,这个时候,更应该面带微笑;其次,就是想办法把话顺下去,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往下“编词”。一般说来,忘了的台词在台上很难想起来,所以只能另择词汇,顺着你的意思把它接下去,直到你记起下面的词为止。当然,这需要很高的应变能力,尤其是能接得天衣无缝的人,并不是很多。多数演讲者临时现“编”的词,听众都会听出来,但这总比愣在台上要好许多。

◎ 把听众握在你的手中

演讲时,你需要制造一些“诱饵”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当然,制造“诱饵”会有一点困难,但是,说一些出人意料但又和你的题目相关的话语还是可行的。平常多留意一下报纸的头版故事的题目或者一则新闻广告的标题,你就知道该怎么说了。

如果你参加一个讨论会,在会议中,你想插些话语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这时你可以分析其他人所讲的话,然后提炼出自己演讲的思路,在你的讲话中增加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更精辟的观点,但你要讲的这部分内容必须是对别人所讨论问题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意外转折。当其他人都把注意力转向你时,就不要急于说下去,而应暂停一下,把发言的主动权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

但是,你一旦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就一定不要改变你原来所讲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拓展你所讲的内容,并且不断丰富、补充,始终保持他们的兴趣。这样,你才会是会场上真正的焦点。

1.说服你的听众

说服是一个让别人改变自身行为的过程。然而,它必须在别人的思考中引起一些变化,也就是说要让其他人产生被说服的需要。

记住说服听众的一系列过程:注意力———兴趣———渴望———行动。在说服听众接受你的观点的时候,你要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地做,让他们由最初的对你的演讲产生兴趣逐步走到最后按照你的建议采取某种行动。

一个有说服力的演讲设计是益处和如何实现益处的混合物。为了让你所提的建议为听众所接受,你必须让你提到的对听众有利的益处大于他们在接受建议后作出改变的代价或痛苦。另外,要想让你的听众留下来继续听你的演讲,对他们来说,就必须有一个清楚的好处逐步增加的过程。这时,你就可以把你的演讲带给他们的好处逐步展示给他们。

证据在说服人时是最有效的。不管你所讲的内容是什么,一定要用证据来证明它,用证据来支持你所讲的观点。这才是听众所需要的“定心丸”。

2.表达你的信息

信息是你希望人们理解、带走和记住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你演讲的首要目的。如果你是在发表一个“一分钟演讲”,那么它可能就是你全部的演讲内容。

总之,一次精彩演讲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共性。在你和听众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沟通背景或者制造出某些你和他们之间的共性。这是你和听众沟通的基础,也是他们听你演讲的一个前提。

(2)诱饵。你要用诱饵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主题。你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而且你的主题要让听众感到非常有趣,激起他们要听你演讲的兴趣。

(4)需要或者问题。你要知道听众的需要和他们想解决的问题,并让他们知道你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或者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

(5)有利之处或不利之处。你要在演讲中说明对听众有利的主要益处,然后再提及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即不利之处。

(6)提出解决方案或提出建议。在演讲中,你要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提出某些建议,以使你的听众能按照你的方案或者建议采取某种行动。

(7)结果。最后你要把话语集中在一个结果上,这个结果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结果。

所以,在你开始演讲前,你要对自己表达的观点非常清楚。不要就你的主题展开一个无所不包的叙述,而是应问问自己:“我能告诉他们什么内容呢,而这些内容他们又不会从别人那里听到?”或者“我真正想告诉他们的是什么呢?”

开始演讲时,你就要让听众明白你是传达信息者的角色。一些建立沟通共同背景的例句,如:“在这儿,我们都是沟通者……”这些例句你都可以运用在你的演讲中。在让听众明白你是信息传达者的角色后,你就要迅速地把话题引向你的诱饵。例如:“今年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所以转换成“我们今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

在做完上面的步骤后,接着说明你的主题。例如:“我很乐意告诉你们,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你们需要些什么。”

再说明对听众有利的主要益处。例如:“如果能得到正确的指导,你就可以完美地做好你想做的事。”

在演讲中提及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困难,例如,“这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容易,如果你错误地理解了它,那么你就很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然后提出建议。例如:“你至少需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成为一个职业演说家的秘诀。”

最后,把话语集中在一个结果上。例如:“如果你真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那就立即去参加一个学习班。”

演讲跟谈话一样,是两方的“言语”交流。因此,它需要双方的共同参与。如果一个演讲者只是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不把听众放在心里,那这次演讲还有什么意义呢?

◎ 避免和控制冷场

在演讲中,冷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向交流,听的人毫无兴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种是双向交流中,听者毫无反应,或者仅以“嗯”、“噢”之类应付。

不管是哪种情况出现的冷场,根本原因都在于听者不愿听你所说的话。听者仅仅出于纪律的约束或处世的礼貌而扮演一个“接受”的角色。因此,冷场完全应由演讲者负责。

冷场的出现,是演讲者的失败,因为它不能达到彼此沟通交流的目的。演讲者既要发言,又必须对场面实施控制,避免冷场的发生。避免和控制冷场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发言简短

单向交流中那种应景式讲话,越短越好。如某商场举行开业仪式,邀请了市内各方面的人士参加。总经理只说了两句话:“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光临!现在我宣布:××商场正式开业!”

双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绝地包场,要有意识地给对方留下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自己一轮讲不完,应待对方有所反应后再讲,不要一轮就讲得很长。

2.变换话题

单向交流的话题变换是暂时的,所变换的话题是为了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这一目的达到后,仍要回到原有话题的轨道。比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精力分散,东张西望、打瞌睡、窃窃私语、在桌上乱画等,此时可以暂停讲授,穿插几句应景、时髦、诙谐的话;或者简短地讲个与教学相关的典故、趣闻,学生的精力便会一下集中起来。之后,再继续教学。

双向交流的话题变换是不定的,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进行。比如你与别人谈今日凌晨看的一场世界杯足球赛电视直播,可别人并不喜欢足球,也没有在半夜里爬起来观看,对你所讲显得毫无兴趣,于是就会出现冷场。这时,你就应及时将话题扯到其他方面去。

3.终止交谈

任何人在交谈时都不希望听者不愿接受。但若这种情况出现了,说话者又采取了诸如简短发言、变换话题、加强语气等控制手段,仍然不能扭转冷场的局面,那就应立即终止交谈。没有人接受的交谈是无意义的,既白白耗费自己的精力,又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比如你同他谈足球他无兴趣后,变换话题他仍无兴趣,就不可再谈下去。这叫做“话不投机半句多”。要么各自走开,另寻开心,要么各自静止,闭目养神。

◎ 与听众合二为一

成功的沟通,有赖于演讲者使他所引证的素材成为听众的一部分,并使听众亦成为其演讲的一部分。准备演讲时,脑海中必须想着特定的听众。下面一些简单的法则,可帮助你建立一种与听众和谐与密切的关系。

1.了解听众的兴趣

许多人无法与别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主要是由于他们只会谈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却令别人感到无聊。所以,你应当引导对方谈论与他的兴趣、事业、业绩、成就等相关的话题。比如,如果对方是位母亲的话,就与她谈谈她的孩子。如果你这样做了,并且专注地倾听对方说话,你将会给予对方很多乐趣。最后,你将被认为是一位有效的谈话高手,即使你话说得很少。

同样,当你面对听众演讲时,应先设想一个他们急切要听你说些什么。演讲者若不能考虑到听众,而只是保持着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必然倾向,那么他便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些局促不安,不时瞥看手表,观望出口,烦躁不安的听众。

因此,你不妨问问自己:“你所讲的主题对听众究竟有什么好处?能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达成他们的目标?”然后再开始讲给他们听,这样必然会使他们全神贯注地听。如果你是个会计师,你的开场白可以这样说:“我现在要教你们如何省下50~100元的税款。”如果你是律师,你可以告诉听众如何预立遗嘱,这样就能让听众兴致勃勃。无论如何,在你的专业知识里,一定可以找到听众感兴趣的话题。

2.给予真诚的赞赏

听众是由很多个体构成的,因此他们的反应就和一个人一样。公然批评听众,必会导致听众的不满。对听众做过的值得称赞的事表示赞美,你就会获得通往听众心灵的护照。当然,这需要你自己去认真研究。然而,一些夸张、肉麻的词句,像“各位是我曾面对的最有智慧的听众。”会让大多数听众认为这是空洞的谄媚,因而让人感到厌恶。

在演讲时,说到这类话题的时候,态度要100%的真诚。没有诚意的话语,你也许偶尔会骗过他人,但不能长期欺骗听众。什么“充满高度智慧的听众……”,“这些来自……的美女和绅士”,“我真高兴来这儿,因为我爱你们每一位。”如果你说不出真心的话语,那就不要勉强自己了。

3.融入听众

在你开始演讲之后,应尽快想办法与听众建立起一种关系。如果你觉得很荣幸能应邀发表演讲,那就照实说吧。

一种非常有效的与听众交流的方法,是叫出听众中有些人的名字。在某个餐会里,当天的主讲人在进餐时,频频打听某些人的名字,这使很多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整个进餐过程中,他不停地询问宴会主人,某一桌上穿蓝色西装的人是谁,那位帽上缀满花朵的女士芳名是什么。等他起身说话时,人们便立刻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了。演讲时,他非常巧妙地把刚刚得知的名字编入自己的演讲里,那些在演讲中被提到名字的人的脸上都显露出无比的快乐,这个简单的技巧已为演讲者赢得了听众温暖的友情。

使用这种方式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假如你准备提到一个陌生人的名字,尤其是刚打听来的名字,要确信没有弄错,并以一种适当、得体的方式提出来。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可以使听众的注意力保持在巅峰状态,那就是采用代名词“你”而不要用“他们”。这种方式可以使听众保持在一种自我感知的状态中。演讲者如想把握听众的注意和兴趣,是不能忽视这一因素的。

4.让听众参与

你是否想过,用点小小的表演技巧,便可使听众亦步亦趋地注意着你的每个词。当你挑选听众来协助你表明某个论点,或将某个意念戏剧化地表现出来时,听众对你的注意便会明显地得到提升。如果说讲台上的人和讲台下的人之间隔有一堵墙,那么利用听众的参与便可打通这堵墙。

有个演讲者为说明“汽车在使用煞车以后还须走多远才能够停住”这个问题时,他邀请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听众站起来帮他展示汽车在不同速度之下,这个距离会做怎样的改变。这个听众握着一条钢卷尺的一端,顺着走道把它拉出50米。此时,全场听众都全神贯注于演讲之中。那条卷尺除了生动地展现出演讲者的论点之外,还成了听者与演讲者之间的一条沟通线路。演讲者若不是运用这么一招表演术,听众关心的恐怕还是晚饭吃什么,或者晚上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5.采取谦逊的低姿态

在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里,真诚是无可替代的。最容易招致听众反感的方法,就是让听众觉得你高高在上。

一位牧师无法使听众专注地听他讲道。牧师的一位朋友便为他提了一个建议,让牧师问问自己,对于每个星期天早晨都要面对的听众有什么感觉———牧师是否喜欢他们,是否愿意帮助他们,是否认为他们智力不及自己等。

演讲者如果自认为自己在智力或社会地位上是高高在上的,那么听众一听便知。演讲者欲得到听众的爱戴,最佳的方法之一便是采取低姿态。

当你演讲时,就如同在橱窗里展示,你个性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呈现在听众眼前,稍有自夸或吹牛,便会导致失败,而谦虚却可以激发你的信心与亲和力。在你谦虚时,不必显示出患得患失、动辄得咎的模样。只要表现出你是决心要尽力讲好,那么略提自己才识有限,听众也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美国电视界要求极为严格,每一季度里,所有的电视主持人都要陷身于焦头烂额的竞争中。收视率极高的主持人艾德·苏利文,不仅是电视业的专家,而且是个新闻从业人员。但他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圈里却是个业余者。他之所以能够在电视圈里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并不以为自己该怎么样,而只认定自己是业余的。他在镜头前那些不自然的举动,手握下巴,耸起两肩,拉扯领带,说话结巴,换成任何人都会成为一种缺陷。可是这些缺点对于艾德·苏利文而言却并无害处,当人们批评他这些缺点时,他也从不灰心。每一季,至少有一次,艾德·苏利文要请一位模仿高手上电视屏幕,让他把自己模仿得惟妙惟肖,把自己的缺点夸大渲染。艾德·苏利文欢迎批评,而观众也十分喜欢他这一点。观众都是喜欢谦逊的言行的,他们厌恶那些自大的卖弄者。

有人曾这样评论孔子:“他从不以自己独具的知识去向别人炫耀。他只是以自己包容的同情心,去设法启迪他们。”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这种包容的同情,便已掌握了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 演讲的豹头凤尾

开头和结尾对于演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开头好能吸引住听众,结尾好能让听众回味无穷。

演讲开头要有一种震慑力和吸引力。

1.演讲开头的几句话必须能吸引住听众

震慑力,俗称“镇住场子”。如果一开始就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以后再想把听众吸引过来,就算花上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达到目的,所以演讲的开头必须具有这种震慑力和吸引力。

具体说来,为了使演讲的开头具有这种魅力,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1)提一个奇异的问题。此法是演讲者一上来,先提出一个奇异的问题,

利用听众的好奇心使其马上被吸引住,因为他们急于想知道下文,所以即使是乱哄哄的会场也会马上安静下来。

上海复旦大学曾经举办过一场《青年与祖国》的演讲比赛。由于各种原因,尽管已经有五六名同学演讲过了,可是会场却始终嘈杂混乱。一位同学一上台,就提了一个问题:“我想提个问题,谁能用一个字概括青年与祖国的关系呢?”台下立即被他的“提问式”开头吸引住了,喧闹的场子立即安静下来。

(2)打一个新奇的比方。此法若运用得当,在演讲一开始便能吸引听众。1918年4月,爱因斯坦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普朗克60岁生日庆祝会上,发表了一篇高度评价普朗克对科学充满激情而献身的崇高精神的演讲。他的演讲是这样开始的:“在科学的殿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也实在不相同。”爱因斯坦的比方新鲜而奇特,一下子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他的演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3)发一句由衷的感叹。此法是在演讲开始之时,先发出内心的感叹,以求得听众的共鸣,来吸引听众注意力。

1904年10月,秋瑾《敬告二万万女同胞》演讲的开头是这样的:“唉!世界上最不平的事,就是我们二万万女同胞了。从小生下来,遇着好老子,还说得过;遇着脾气坏、不讲情理的,满嘴连说:‘晦气,又是一个没用的。’恨不得拿起来摔死。”

秋瑾演讲的开头一个“唉”字,叹出了中华妇女几千年的苦难和委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为妇女解放发出的振聋发聩的一声呐喊!

(4)摆出一些实物来。此法是在未讲之前拿出一些实物来给听众看,一下子就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一次演讲比赛中,一位演讲者的参赛题目是《1>3》,并将题目写在大白纸上,向听众将纸展开后,他说:“看到这个题目怎么样?很荒唐吧!是的,单从数字上说,‘1’是所有正整数中最小的一个。可是我要说,任何数字离开了具体事物只能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只有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比如,‘一’包优质肥料比‘三’包劣质肥料就更能肥田……”

此演讲的开头以数字入题本已鲜见,又举出“1>3”的不等式来示众,更显得不寻常,难怪一上来就倾倒了听众。

(5)来几个激情的设问。此法是在演讲开头先来几个设问,抓住听众的心之后,再进行下面的演讲。

1939年6月18日,戴高乐在英国向法国人民演讲,开始他是这样说的:“事情已经定局了吗?希望已经没有了吗?失败已经确定了吗?没有!”戴高乐连用三个设问句,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法国人民振臂高呼,然后是简洁明快的答案:“没有!”这是何等的信心百倍!何等的激情奔放!失望中的法国人民怎能不顿时为之精神大振呢?

(6)说一段精彩的情节。在表彰先进事迹的演讲中,往往采用这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采用类似倒叙的方法把最感人、最精彩的情节放在演讲的开头,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一次表彰上海某优秀民警先进事迹的大会上,一位演讲者的开头是这样的:“在寒风凛冽的大年三十晚上10点钟左右,一家妇产科医院的门口,一位女同志在抽泣……”毫无疑问,这样的开头定能吸引观众的极大注意,并使他们产生种种联想。演讲者然后再交代:“由于这位挂妇科急诊的女同志丈夫没来,所以医生奇怪地问,生这种病,你丈夫怎么不陪你来?说得这位女同志潸然泪下。她的丈夫就是优秀民警×××,此刻他正在居民家里忙碌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也同样意味着演讲已取得一半的成功。

2.演讲的结尾要适当、自然

“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结尾公式是完全不可能的。多数情况还得看事情、时间、场合以及对方的情形而变更,大家都应该学习岳飞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功力才好。

理想的结尾莫过于幽默地引用名句及诗文了,以适当的诗人名句来结束最能显示演讲者的高明之处了。

英国邮政总监在爱丁堡大会上对美国扶轮社的代表演说,演说的结尾是:“你们回去之后,就寄给我一张明信片。即使你们不寄的话,我也要给你们每位寄一张,而且你们很容易猜到是我寄的,因为上面没贴邮票。我将在上面写着:‘春去秋来/万物按时凋零/唯有那我对你们的深情/将永远像鲜花般的艳丽芬芳。’”

这一首诗好像就为了被他引用而写的一样,真是贴切极了。然而,如果一篇严肃的演说结尾,是由一个严肃的人来引用这首诗,那也许会弄得听众及演讲者自己啼笑皆非。

一位美国驻华大使即将卸任返国,大家举办酒会为他饯行。其中另一个国家的大使致辞时仅寥寥数语,最后以《圣经》的某部分作为结束,使得那位饱经风云的外交官感动得热泪盈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且很多人都把自己的信仰看得比生命还崇高。因此,在演讲中用听众的信仰来结束,将会产生一个很感人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