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性的“新大陆”
17516200000035

第35章 人性化的为己与为人(1)

§§§第一节正确理解为己与为人

首先应该认识到,人是生物是动物,要生存下去,时时刻刻离不开“吃喝拉撒睡”。而“吃喝拉撒睡”的物质条件,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其它生物也不会给准备好。人和人类只有靠自己去追求、去劳动才能得到。因此人和人类不为己是不行的!长期饿着肚子,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了,又如何去为他人呢?!

其次应该认识到,人要为己生存下去,只为自己一个人吃饱肚子还是不行的,还要赡养老人,还要生育子女。在社会没有实行全民退休养老之前,即使实行全民退休养老之后,赡养老人也必须作为子女为己的重点,也必须作为全社会年轻一代为己的主要内容。

“养儿防老”这句“三关语”,其内涵和外延是生育、延续、防劳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几千年的风俗和美德,也是人性的最低底线。

再次应该认识到,按照中华民族风俗和人性的最低底线推理,一个人要为己生存下去,到成年之后,第一位的就是成家立业,建立家庭。之后的“己”就是夫妻双方,一切追求行为必须从夫妻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第二位的就是生育子女,培育下一代和接班人,实现延续生存的目的;与第一位、第二位的同时,就是孝敬父母,赡养老人。

还应该认识到,在家庭养老方面,必须扩大到婚前男女双方的家庭。在双方家庭内,除了赡养双方的父母外,还要赡养双方的祖父祖母,无依无靠的伯父伯母和叔父叔母,甚至要扩大到双方“姓氏”的“三服”或“五服”的“宗族”、“氏族”的“族群”。

为己的范围,实际上就是为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也是为人的前提和根本。或者说就是要为己必须尽到的和应该尽到的责任。否则就谈不上为己,更谈不上为人。

在人和人类追求生存方面,很早以前就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说法。这种说法,如果按狭义的解释就是,一个人的一切活动只为自己活着着想,不考虑“养老”,更不考虑“养小”,否则,就要被天“除掉”,被地“灭掉”。这种狭义的说法是非常荒谬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男女就不要结婚了,更不用生育了。这种上不养父母、下不要子女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也是行尸走肉,活着的木乃伊。因为这种人是生存不下去的。不用“天诛”、不用“地灭”,自己就把自己“诛灭”了。

还有人认为,人不为己是大公无私的表现,是最高尚的人,怎么能天诛地灭呢?这种说法太不尽情理了。

这种认识也很片面,大公无私的人,并不是不要家庭,不孝敬老人,不生儿育女。他们为了大多数人的家庭幸福,为了大多数人能生儿育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献出生命。但绝对不会做出无谓的牺牲,绝对不是苦行僧主义者,绝对不允许出现上不养父母、下不要子女的行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必须要成家立业,必须要生儿育女,必须要赡养老人。

还有“人若为己,天诛地灭”的说法,这句话完全不符合“自然规律”,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完全相悖。人和人类要生存就必须积极的持之以恒的进行竞争,与天斗,与地斗,与其它动物斗。只有竞争,人和人类才能生存。只有追求,人和人类才能发展。应该说“人若为己,天保地留”,这种说法才是完全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和规律的。

§§§第二节生物为己才有了人类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曾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认为经常所发生的细微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比较适合于当时外界环境条件的个体可以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比较不适合的就不能生存或不能传种(《词海》1979年版2375页“达尔文学说”词条)。

从达尔文这一简短的论述中,可以悟出四点:一是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可以理解为在没有外力强制的情况下,为了生存自行或自我选择;二是经过漫长时间的变异和累代的选择作用,适合外界环境的方能生存;三经过漫长时间的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新的物种;四不适合的就不能生存或不能发展成新种。

从生物进化发展的原理来说,所有生物都是为己的。只有为己才能生存,只有为己才能进化,只有为己才能发展,只有为己才能累代变异成“新种”。以此推理,生物不为己就没有生物,动物不为己就没有动物,“兽猿”不为己就没有“人猿”,“人猿”不为己就没有“猿人”,“猿人”不为己就没有“智人”,“智人”不为己就没有“今人”。

从自然规律和生物生存法则的角度来分析,“人不为己”不是“天诛地灭”,而是“自诛自灭”;“人若为己”不是“天诛地灭”,而是“天保地留”。从生存需要的条件来分析,尤其是在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代,要生存下去,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必须靠自己去追求、靠自己去索取。如果人人都想靠别人来养活,谁也不去追求,谁也不去创造,谁也不去竞争。如此下去,人类就不能发展了,人类就会走向灭亡!所以说“人不为己”,不是“天诛地灭”,而是“自诛自灭”,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节为己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人从“猿人”进化到“智人”,其“性能”由“兽性”进化到“人性”;其追求由“野性”进化到“理性”;其行为由“本能”进化到“意能”;其“智能”由“低级”进化到“高级”……在人人(也即人类一下同)“为己”追求利益追求生存的过程中,在与天斗,与地斗,与其它动物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由单一的分散的个体或小群体,逐渐演变成多人的大群体;在与大自然斗,在与其它动物斗的过程中。氏族部落逐渐出现,母系社会逐渐形成,原始社会产生了。

随着族群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有了领头人,有了一定的规矩,就出现了部落。又经过漫长的发展,部落之间出现了合并、兼并、吞并等现象,就有了“国”的初期形式。有了“国”就有了“统治者”,就有了“管理层”,就有了阶层和社会分工。在生产和劳动中,也出现了以农业耕种为主的和以畜牧狩猎为主的两大人群,随之也就出现了物物交换,出现了市场,就有了社会的缩影。

随着人类语言文字的出现,“国”的扩大,交换品种的增多,竞争的加剧,纠纷和矛盾的出现,也就逐渐产生了解决纠纷和矛盾的简单的条条框框,人类社会也就形成了。

由于人人“为己”动力的驱使,人和人类永不满足现状。为了追求更好的生存条件,也促进了劳动工具不断改进,促进了人类追求生存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不断的由低级的比较落后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后期、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人参与的社会,人人参与的经济,人人参与的市场,人人参与的分配。也就是说,人人必须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市场交换和利益的分配。除了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剥削,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还有“法权残余”外,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实行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实行的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并在“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的基础上,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