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17519300000083

第83章 敦煌莫高窟能否延年益寿?

石窟衰老,文物多病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历经十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代,经过上千年连续不断开凿,形成了长达1700多米的石窟群,保存至今的洞窟共有735个,其中有彩塑、壁画的洞窟492个,共有彩塑2000多尊,壁画45000平方米,此外,藏经洞还出土了5万余件文献。它既是规模宏大的文化遗存,也是绵延千年的艺术画廊。

然而,这些令无数人折服、赞叹的彩塑、壁画,都是用泥土、木材、麦草和普通颜料制成的,极为脆弱,极易破碎、断裂、脱落、变形、褪色。有些彩塑、壁画,经不起一点儿磕碰、损伤。

以泥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艺术品,能以较好的面貌保存千余年,已是个不小的奇迹了。但是,风沙的侵蚀、雨水的渗入,加剧着石窟的衰败;盗窃、刻画、居住、烟熏等人为破坏,使塑像、壁画惨遭蹂躏。最近100多年,随着自然、人为破坏的加剧,莫高窟崖体侵蚀、洞窟坍塌、塑像断裂、壁画脱落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壁画的脱落、起甲、酥碱、疱疹、空鼓、霉变、褪色,已成为久治难愈的顽症。到现在,莫高窟的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病害。尽管专业人员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治理,也挽救了大量彩塑、壁画,但是,石窟整体衰老的大趋势难以逆转。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用脆弱材料制成的脆弱艺术,要实现永久保存是很难的。它就像一个人一样,有生有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使它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尽可能完整、真实地传给子孙后代。

游客猛增,威胁加剧

莫高窟的名气越来越大,到敦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许多人千里迢迢甚至不远万里慕名而来。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国内外游客逐年增长:1984年突破10万人次,1998年突破20万人次,2001年突破30万人次,2004年达到43万人次,2005年又增加到47万人次!迄今为止,莫高窟共接待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总数已经超过400万人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到敦煌旅游的人还会继续增加。

监测表明:由游客参观造成的窟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变化,打破了洞窟原有的恒定环境,已经成为导致壁画病害的重要原因。敦煌研究院曾在体积为143立方米的第323窟作过一个试验:40名学生在窟内滞留37分钟,呼出的67%的水汽、52.3%的二氧化碳留在了窟内。窟内二氧化碳因此升高了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了10%,空气温度升高了4℃。而这些都会侵蚀壁画,使病害加速发展。

游客参观对洞窟的不利影响已被科学试验所证实。而参观的季节性、时段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游客的过于集中,使一些洞窟常常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据统计,游客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3个月的游客,占全年游客的65%左右。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有三五千人,“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则要超过5000人。一天当中,又集中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那有限的几个小时之内。

那么,莫高窟是否有这么大的接待能力呢?在有彩塑、壁画的492个洞窟中,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洞窟只有18个,83%的洞窟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容量十分有限。

这也难怪,古人开凿这些洞窟是用来礼佛的,而不是供人参观、发展旅游的。作为遗址博物馆,它们又不具备现代博物馆应有的功能。

这么狭窄的空间,一下子塞进那么多游客,怎么受得了?

就这样,游客一拨拨进去,一拨拨出来,室内温度、湿度、气体常常处于变化之中,洞窟难得有“喘息”的机会,对彩塑、壁画的潜在威胁难以排除,实在令人担忧。

有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年游客将超过100万人,游客日流量也会超过万人。需求与可能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莫高窟现在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但是,对于不堪重负的莫高窟来说,实在无力再敞开胸怀,来者不拒了!

年迈的石窟,衰变的国宝

1000多年的沧桑岁月,莫高窟蒙受了过多的苦难。它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再也经不起任何磕碰、损伤了。

对莫高窟的任何破坏,都将是毁灭性的,而自然的破坏往往是在悄悄进行的。敦煌研究院的专业人员曾将1908年、上世纪40年代、最近的照片与洞窟文物比较,看到壁画的衰变,无不感到惊讶。第156窟前室北壁曾有墨书《莫高窟记》,专业人员在20世纪60年代抄录时还清晰可见,现在已经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第3窟东壁的“施财观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依然清晰,如今已经漫漶不清了。第259窟是北魏时期雕凿的,其中的一尊彩塑面露含蓄、迷人的微笑,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有人把它的微笑比做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而实际上它的创作年代要比蒙娜丽莎早了近千年。就是这尊彩塑,膝盖部分的泥土已经剥落,草坯也露出来了。它的微笑还能保持多久,谁也不敢断定。第285窟中有一块题记,记载了洞窟的开凿年代,是莫高窟最早的明确纪年,极为珍贵,但现在有一半文字已经消失。类似这样的衰变,在很多洞窟的很多彩塑、很多壁画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而让这些疾病缠身的洞窟再对游客开放,就像让病入膏肓的病人做剧烈运动一样危险。但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管理部门又不得不勉为其难。

莫高窟的洞窟虽然为数众多,但是,既有代表性,又有观赏性;既可反映不同时代艺术风格,又具备开放条件的洞窟并不很多。有些洞窟是游客非看不可的,又不能不开放。这样,有一些洞窟由于过度利用,长期得不到“休息”,其“身体状况”尤其令人担忧。

保护文物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鲜明地摆在人们面前。

依法管理,科学规划

对洞窟及彩塑、壁画的变化,有关部门给予了密切关注;对影响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关部门进行了分析研究。就连窟区停放车辆增多、排放尾气增加、人员活动产生震动等因素对洞窟的影响,也被注意到了。

最近20多年,莫高窟的保护进入科学保护阶段。在危崖加固、壁画病害机理研究及修复技术、环境监测、风沙治理、壁画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樊锦诗院长告诉记者,经敦煌研究院建议并协助,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12月审议通过了《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甘肃省第一个保护文物的地方性专项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敦煌文物保护、管理迈上了法制化轨道。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编制了《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未来20年,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利用、管理都将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

所有这些举措,对莫高窟的保护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保护与利用:如何兼顾

莫高窟面临两难境地:既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又不能因保护文物而将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

如何才能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樊锦诗院长认为,莫高窟的开放,要体现科学、合理、和谐、适度的原则。

为此,敦煌研究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许多相应对策:

参观实行预约、预报,分时段、有计划地接纳游客,科学疏导分散游客,防止无序涌入,降低洞窟利用强度。在旅游旺季,如果没有预约,将不能如愿参观石窟。

对开放洞窟实行“轮休”制度,给开放过度的洞窟提供“喘息”的时间。

增设旅游线路、景点,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分流游客,避免游客过于集中、拥挤。

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

据介绍,莫高窟现已开辟了藏经洞陈列馆、陈列中心,还准备开放北区僧侣居住、修行的洞窟,将上中寺辟为院史陈列馆。这些措施将分散部分游客,减轻洞窟拥挤压力。

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樊锦诗提出了“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按照设想,这将是个功能齐全的服务中心:里面有序厅、影视演播厅、洞窟虚拟漫游厅、展示陈列厅。游客到了这里,可以全面了解莫高窟乃至整个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通过虚拟漫游的方式观看典型洞窟,掌握比一般参观更加丰富的信息。在这里参观之后,游客再去参观洞窟,只需较短时间就可以满意而归。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保护与开放的矛盾。

莫高窟可以延年益寿吗?人们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说:当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到位,莫高窟就可以延年益寿。而要让莫高窟延年益寿,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樊锦诗院长对记者说,对莫高窟等珍贵文物的开发利用,决不能竭泽而渔。在保护好的前提下才能利用。而要把它完整地、真实地交给子孙后代,我们这一代人责任重大。

(原载2006年9月20日《光明日报》,被光明日报评为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