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五卷:文选
17540500000107

第107章 论企业家的修养——为1995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而作

(1995年4月21日)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造就企业家队伍”。我认为,这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发展市场经济,企业是主体,而企业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人的因素,特别是带头人,即企业家的因素是极为关键的。企业家作为一厂之长,其思想意识、经验才能、行为作风等方面素质的高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素质,以至企业的盛衰兴亡。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家的修养,是“造就企业家队伍”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我想讲点意见,一方面希望引起企业家们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想借此与企业界、经济界的同志们一起来探讨。

关于修养问题,大家都熟知刘少奇同志的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一篇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已将其收入《刘少奇选集》中。少奇同志在这篇著作中告诉我们,“人们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进行生产的时候,都要建立一定的生产关系。人类在和自然界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地改造自然界,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人类自己,改造着人们彼此间的关系。人们的本身,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都是在社会的人们和自然界的长年斗争中不断地改造和进步的”。少奇同志又说,“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我们提出在社会斗争中改造自己的任务,这不是侮辱自己,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少奇同志在这里强调改造与进步的一致性,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己,指出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观点,我想也是今天我们谈论企业家修养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那么,当前我们讲企业家修养应该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呢?我看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家,在个人修养上起码应该具备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我想这应该是全体企业家的责任。企业的发展前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前途,作为企业领导人更应该深刻意识到自己对振兴中华、建立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间中华民族受尽帝国主义欺凌,就是因为我们贫穷落后,这个教训是深刻的。现在以发展经济实力为主要手段的国际竞争更提醒我们,不发展就无立足之地,发展慢了也要被人欺侮。

以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为己任,这是社会主义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理想和信念。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把企业家作为一种职业选择,把办好企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家,要树立为国争光、不甘落后的雄心壮志,并为此去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提高本领,以自己的全部精力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而奋斗。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家,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立身处世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要正确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与各项方针、政策,牢牢掌握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家,除了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肩负重任、办好企业,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胸怀全局,脚踏实地。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发展经济是具有根本性的任务。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创造者,而企业家身处第一线,是这一创造群体的带头人,对国家对民族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所以,谈企业家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即要有高度的政治修养,要胸怀全局。所谓胸怀全局,就是要顾大局,识大体,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局部利益有碍于全局利益时,义无反顾地为大我而牺牲小我。顾大局,要讲原则,做到“大事不糊涂”,要看清时代的潮流,善于识别企业的发展趋向。这方面我们已有很多企业家作出了感人的榜样。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总形势下,企业家究竟怎样抓住当前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学会两套本领,来发展壮大自己,这些都要从是否有利于国家总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如果缺乏远见卓识,没有全局,就谈不上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己任。从长远看,没有全局又哪有企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要从小事做起。现代企业家要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胸怀全局,脚踏实地。在具体操作时,必须从国情、民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

第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也是企业家应具有的素质。创业,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只想舒适安乐就创不了业。尤其是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定历史阶段,不少企业遇到的新问题多是前所未有的,如转换机制、分流多余人员、资金紧张和面临着国内外市场严峻的挑战等。对待困难,不同思想素质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一味怨天尤人,有的人在观望等待,而有一些人则迎着困难上,抓住机遇干。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八个字,硬是干出了惊人的成绩。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就要有这么一种精神,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竞争是剧烈而严酷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有迎接新挑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昨日所取得的成就已成过去,今天要从零开始。也就是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家要有高度的精神素养,既要居安思危,有多种“备战”方案,也要处乱不惊,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在市场竞争的惊涛骇浪中磨炼自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创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不仅不能丢,还必须大大发扬。现在有的企业领导人稍有成绩就忘记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讲排场,求享受,甚至极少数经营者因挥霍无度,触犯刑律而堕落成国家的罪人,败坏了党的传统和中华民族的美德,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家对这种行径必须坚决加以抵制。社会主义的企业家对自己应该高标准,严要求,要自律。共产党员应该时刻以党员标准自律,自觉接受来自群众、党组织以及上级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四,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这是小平同志的两句话。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这两句话一直在教育和激励着我们。过去毛主席说过,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所谓放下包袱,是说“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所谓开动机器,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又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现在,全国人民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冲破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模式,巨大能量得以释放,才创造出了大量物质财富。精神变物质的作用,再一次被十多年来的现实生活所证实。

改革在不断深化,企业领导人的思想必须跟上。“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对我们来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长期任务。应该说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中已涌现出相当一批解放了思想,开动了脑筋的同志,被评为全国的、省市的优秀企业家就是证明。到目前为止,已评出的142家国家级优秀企业和180位国家级优秀企业家,就是这样一些同志的代表。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还有一些思想“懒汉”,像小平同志批评的那样,“讲空话的多”。这些同志还没有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自己不去创造条件开拓市场,总想躺在国家身上“等、靠、要”。凡是受这种思维方式支配的企业经营者,他经营的企业就越来越陷于被动。所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今天尤为重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企业领导人如果不开动脑筋去观察、思考,不抓住机遇,不把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潜在需求变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必坐失良机,而被那些开动脑筋比你快的竞争对手先人一步地去占领了原属于你的市场份额,那又能埋怨谁呢?这种情形近几年已屡见不鲜。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现在已是企业家素质或者说市场学识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购买力在不断增强,现在城乡人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2万多亿元。而同时我们却又有大量产品积压,使不少企业的生产难以为继。这一矛盾现象,从深层次上说,同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有关。一些人沿袭以往的经营思路,不关心市场,不重视信息,产品多少年“一贯制”;或者不调查研究,产品盲目上马,造成大量积压。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开发能满足顾客现在的和潜在的需求的产品,从而把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的市场。

第五,清正廉明,依靠群众。企业是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企业领导人只有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才能把企业办好。摆正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企业产生凝聚力。企业领导人要带领职工群众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犹如千军万马在司令员的指挥下去冲锋陷阵,领导人必须在职工群众中拥有威信。公生明,廉生威,领导人的威信,来自清正廉明,在于身体力行。否则,作为个人,本领再大,在当前这样复杂的市场竞争面前,也是无能为力、成不了气候的。所以,表率作用和示范作用极为重要。一些优秀的企业家都恪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做到。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在反腐倡廉上作出榜样。厂长的言行为全厂职工所瞩目,是引导职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活生生的教员。弄虚作假是一种腐败现象,也是走向堕落的阶梯,企业领导人应引以为戒。

第六,疾恶如仇,从善如流。疾恶与从善是社会主义企业家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也是企业家的基本修养。做人处世,首先要坚持原则,是非分明,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能明知对的不敢支持,明知错的不敢反对,充当“好人”,甚至用原则做交易,这都是错误的。当然要讲究工作方法,要注意心理的修养,不能一时冲动,激化矛盾,事与愿违。其次要有民主作风,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举贤任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伟大事业,经营好一个企业也要靠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而人才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关键,企业家要有正确的用人之道,要破除诸如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以及凭个人好恶选人一类的思想障碍,要善于发现人才,做到识才用才、任人唯贤。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用其所长。对于知识分子一些非原则性的缺点或错误,要热情地、耐心地加以帮助引导,同时,更要大胆地用其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重要的是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特别要注意培养跨世纪的年轻干部,使企业发展后继有人,这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我国自古就有“思贤若渴,进贤不懈”的传统美德,一定要重视这件事。

第七,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企业家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清醒,尤其在企业发展取得成功或得到某种荣誉或受到表彰的时候。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们不时看到有些企业领导同志在市场形势对己有利、企业发展顺利时头脑发热,当市场突然发生变化时陷于被动,缺乏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这是企业家之大忌。我前面讲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居安思危。取得成绩要谦虚谨慎,要戒骄;遇到了困难,则要处变不惊,要戒躁。戒骄戒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新的更现实的含义,也是作为优秀企业家必须具备的性格素质。骄傲使人落后,这方面的实例十多年来已见过许多。一些本已取得成绩的企业领导人,在成绩面前自鸣得意,头脑膨胀,认为已功成名就,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有的甚至“老虎屁股摸不得”,其结果是有的成了改革中“昙花一现”的人物。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有自知之明,成功了,更要能听得进逆耳之言,不仅要闻过则喜,还要对批评者加以奖励,欢迎人家批评。鼓励批评,不会否定了你的成绩,而只会有利于你在成绩面前知不足,找差距,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市场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时刻怀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才能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要把成功看作过眼烟云,切忌孤芳自赏,更要防止图虚名,搞些华而不实、自欺欺人的花架子。

第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今天更具现实意义。改革开放,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过去学的或做的,许多已被新的或更新的东西代替,例如,市场这门学问我们许多同志不懂,要驾驭它,就必须学。所以企业经营者面临着一个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的学习任务。市场经济的复杂性,使一些只有单一专业知识的企业领导人无法应付。企业家不同于从事单一专业的科技专家,企业家是复合型多学科的实践家,只是一个专才还不够,必须是具有同企业经营有关的广泛知识和操作能力的通才、全才。当然达到此目标,重要的途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像小平同志说的,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要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学新的知识,学新的管理,学财会,学法律,学市场学,学国际经贸知识等,缺什么学什么。不学,你上不了这个岗位,也挑不起这副担子。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全厂职工的整体素质,领导不仅自己要学,还要组织全体职工一起学,以提高全体职工的整体素质。现在我们许多企业设备条件并不差,但产品质量总不如人,究其原因,许多企业是由一些不能掌握新技术的人在那里操作,这自然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就一个企业家来说,学什么?首先,应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要学习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其次,要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现在有些人对政策没有吃透,一知半解,却埋怨政策多变,其实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总政策是始终一贯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对此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践中才能正确贯彻执行。三是要普及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重大科技突破往往会在某一产业引起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四是要组织学习与市场经济有关的知识,例如资产评估、融资集资、税务税则、国际贸易、外汇等,都是随市场发育带来的新课题。最后,作为一个企业家也要掌握一点有关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开阔眼界,扩大视野,站得高,看得远,同时也有益于陶冶情操,有助于文化素质的提高。当然学习方法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去思考、去提炼、去总结那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而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第九,丢掉幻想,搏击市场。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人,总习惯于一切依赖国家和上级机关的指令来运作。这种思维方式已愈来愈不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现在,还有一些企业领导人一遇困难,总幻想着国家减税让利、优惠贷款,或给予特殊政策照顾等,这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老思想。市场经济就是要促使各类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优者生存、劣者淘汰。现在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唯一出路是:“自己救自己”。我提出丢掉幻想、搏击市场,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企业家应该有敢于“争名于市,争利于市”的气魄。所谓“名”是创名牌产品,创优秀企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所谓“利”是以最好的产品赢得市场,就是说,通过竞争使自己的产品得到社会承认,受到顾客欢迎,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这样的“利”是产品“争”来的,应受到保护。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强手如林,这正是造就一代企业家的最好课堂和战场。竞争,说到底是智谋的较量,是实力的体现,任何畏缩犹豫、患得患失、观望彷徨,都会在无情的市场面前败下阵来。正如有的企业家说的,要经营好一个企业,就得不计个人代价,拿出最大的勇气,准备作出最大的牺牲,而自己更需以最大的忍耐和克制去征服重重艰难险阻。这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十,锲而不舍,刻意创新。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而变革是90年代国际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和时代主旋律。现在世界不但到处都处在变革之中,而且变革的步伐正在加快。所以要跟上时代潮流,企业家必须克服故步自封、抱残守缺的思想,要刻意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去稳操胜券。翻开人类的历史,都是在不断创新中解放生产力,推动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创新,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的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创新提供了广阔天地,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不能不看到,我们有些经营者往往面对着现实,不善于观察研究新情况、新动向,或虽然捕捉到了一点信息而又不能锲而不舍地追求、探索、创新和坚持。这是目前一些企业家的不足之处。创新,包括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试验与创新。近几年工业化国家开始推行的企业重建(或称企业再生工程)也是从管理上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效益进行的一项试验与创新,目的在于推出新的产品,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当然,创新会有风险,一个企业家要有敢冒风险的胆识和魄力,以科学的态度去认真实践。我很欣赏山东一位企业家的话,他说,在改革与创新问题上,要“认真对待,认真去做”。我想世界上只要有认真的态度,有刻意创新的钻劲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也正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应有的修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