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五卷:文选
17540500000007

第7章 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

(1992年9月4日)

20年前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从此揭开了两国历史关系的新篇章。具有2000多年交往史的友好近邻,在经历过一段不幸的短暂岁月以后,又恢复了友好交往,这是中日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两国卓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千秋大业。“饮水不忘掘井人”,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感谢和怀念为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先驱们。没有他们在极其困难条件下的勇气与决断,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就会被延缓,就可能还见不到今天中日关系的丰硕成果。我们要发扬光大中日友好先驱者的开拓精神,把握历史机遇,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开辟中日友好关系的新时代!

20年来,尽管有过这样那样的曲折,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和民间交流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特别要指出的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民间交流没有间断,仍然是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就是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前,民间交流是两国关系的主要通道;邦交正常化以后,民间关系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许多致力于日中友好的日本朋友,不辞劳苦,一次又一次地访问中国,关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言传身教,向青年一代传播日中友好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动。正是由于有众多这样热心的朋友,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多层次、全方位,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是中日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

20年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企业间的交流也往来不断。70年代初,中日两国贸易额在10亿美元左右,1981年达100亿美元,1991年达202亿美元,1992年预计可达250亿美元。现在,日本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日本在中国的投资也呈不断增加之势。至1991年年底,日本在中国大陆投资总项目1889个,投资总额38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投资之和。这一形势是令人鼓舞的。预祝两国在经贸上的合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中日两国在经济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交流是令人满意的。几十年来,日本将西方的管理技术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兼容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管理方式;日本将引进技术与创新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日本的这些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从1978年以来,两国企业界的互访和管理界的交流不断增加。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就是在我1978年率团访日后酝酿成立的,相继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设备管理等经营管理理念,在中国企业界受到了重视和推广;日本知名企业家如松下幸之助、土光敏夫等的经营思想,也受到中国企业界的高度评价;对日本企业的现场考察,促进了中国企业现场管理的改善;各种研讨、交流活动的开展,加深了中日双方企业及企业家的相互理解。在此,我对促成中国经济界、企业界访日的日本各经济团体和企业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今后合作的领域更宽广、更有成效!

在这里,应日本朋友的要求,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的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情况:

以邓小平同志今年南方谈话为契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首先是理论上、思想观念上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多年来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确立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是这一理论的坚实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计划、价格、财政、金融、外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市场调节已在国民经济中占相当的比重,在某些领域甚至起到主导作用。例如,在工业生产方面,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品种,由1984年的123种减少到1988年的50种;在生产物资流通方面,如煤炭、钢材和5种有色金属,计划分配比重均在50%以下;在价格方面,到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中,国家定价大体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在外汇分配方面,外汇调剂市场的成交额约占国家现汇收支总额的1/3;在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671万城镇个体劳动者和164万其他所有制企业职工,其就业方向基本由市场调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则完全由市场调节。实践证明:在市场规则发挥主要作用的乡镇企业和沿海开放地带,恰恰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部分。这说明在中国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合乎民心,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其次,为落实邓小平同志谈话精神,中央和一些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改革开放的配套政策,现在,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改革开放新景象,掀起了新一轮吸引外资的热潮。最近中国政府又开放了金融业、外贸和国内商业等第三产业,允许外商参与这些领域的投资;各地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现在初步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的开放格局。中国政局稳定,民族团结,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按国际惯例办事日渐受到重视,是一个投资的理想场所。我期望日本的企业家们多去中国走走看看,抓住机遇,为21世纪中日的经贸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们已经认识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前提。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又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前提。现在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各种试点工作正在进行。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正逐步地向市场导向转变,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希望日本经济界和企业界的朋友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这一进程,共同为建设跨世纪的中日友好大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