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我的管理心得
17557300000033

第33章 创新管理:让不占优势的事情发挥出潜在的优势(2)

马云曾经与中国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访谈节目中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主持人:“马云先生从事电子商务,但是您本人并不是太懂网络技术?”

马云:“对,我几乎不懂这个网络。到现在为止,我的手提电脑怎么看DVD,我也搞不清楚,怎么储存照片,我也搞不清楚。我只会收发邮件,每天会浏览浏览网页,就这两样东西。”

龙永图:“我们两个是一条船上的,找到知音了。”

马云:“这个没关系,我觉得懂不懂没关系。就像毛泽东不会打枪,却把中国的天下打下来,这个很重要。你一定要明白你要什么,然后世界上有很多专家会把你的想法做出来,去尊重他们,去理解他们。”

龙永图:“我听说过好像你有一段关于外行领导内行的高论,我看是充满了辩证法。一般来讲,我还是希望内行领导内行。但是如果尊重内行,你这个外行就可能领导好内行。如果你自以为是,你是个外行,自己认为是个内行,这就完了。”

马云:“今天很多人跟我讲他是互联网的专家,电子商务的专家。我说互联网总共才十几年的历史,弄了个专家出来,你搞过什么。大家都是新手,都在学习,我也在学习。我非常同意龙先生的观点,我们讲的就是说外行可以领导内行,关键是尊重内行。我从来不会跟工程师吵架,因为吵也吵不起来。我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我想干吗。这怎么吵架?我只能认真听。”

马云管理智慧

马云的成功与技术高低的关系不大,他的成功是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阿里巴巴的“淘宝网”“支付宝”“物流宝”等,都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马云在商界总是能独领风骚的最大一点原因就在于他总是能看得更远,想得更多。

虽然马云在IT技术上知之甚少,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管理者。反之,很多精通IT技术的专业人士反倒不一定能够将公司管理好,这是因为了解越多,越会让自己的思维受到限制,反倒看不透一些问题。马云不懂技术,但是他懂管理,懂如何运筹商业模式,所以马云比起那些IT技术厉害的专业人士,更具有领导企业的能力。

在早期的IBM遭遇过一段“危险期”,郭士纳临危受命,管理这个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公司的这个决定,当时让很多人不能理解。郭士纳不懂计算机,对IT技术完全是门外汉,他担任IBM的要职,很多人对他冷嘲热讽,还有人嘲讽他是赶来为IBM收尸的。

不管别人怎么评论,郭士纳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新来的,别问我问题在哪儿,或是有什么解答,我不知道。”随后,郭士纳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他对IBM大刀阔斧地改革的那几年里,IBM持续盈利,股份上涨了10倍,成为了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管理和专业知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很多人认为只有懂行的人才能管理,这种想法是陈旧的,一个有思想的外行来管理,远比一个想法陈旧的内行来管理更有成效。其实有的时候,让一个外行的管理者来领导内行,虽然可能在专业技术上,这位管理者不够精通,但也正因为如此,他能够用更客观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也能够提出更加新颖的看法,反而会让企业的发展有质的突破。

就好像马云这样的管理者,虽然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需要大量的IT技术工作人员,但马云对此并不懂,马云没有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个缺陷,反而拓展思维,他认为自己不懂电脑技术,那大部分的客户也会和自己一样,对技术一窍不通。所以,每次研发的软件,马云都会要求技术人员拿来先给他测试,只有他认为用起来方便,简单易操作,那才能拿到市场上去。

管理就是这样,作为管理者,并不一定要精通专业,而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让企业能够发展顺利。管理者并不一定要凡事亲力亲为,那反倒不一定适合企业发展。

拥抱变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创新

创新这个词大家很熟悉了,全世界、全中国都在讲创新,但是创新到底是什么?你创新了吗?你做完以后,人家说:哇!你好创新。但是创新是做完以后才发现的事情吗?你在做的时候知道在创新吗?其实创新是寻求变化的一条路。创造变化、拥抱变化是我自己的理想。我个人理解这么多年来阿里巴巴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拥抱变化。人,特别是既得利益者一定是害怕变化的;很多人只是在适应变化,而阿里巴巴这个词比较过分,叫“拥抱变化”。拥抱变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创新。拥抱变化是在不断地创造变化。变化有的时候是为变而变,但更多的时候你要比别人先闻到气味才对。这就属于创造变化,为了躲开想象中的灾难,为了抓住想象中的机会,你要不断地去调整。所以拥抱变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大家要去理解,就是这个变化绝对不是不好的变化,而是你对灾难的预测,对好趋势的预测。

——马云公司内部讲话

马云管理案例

在2008年的APEC会议上,马云当选为APEC理事会主席和APEC行动小组主席,他在会议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其中一段是这样说的:

“昨天的已经过去,今天很多人在悲哀,事实上我觉得悲哀的都是既得利益者。假如没有这场变革,怎么会有中小企业?假如没有变革,我们这些所有垄断的企业怎么有利益在?所以说不破不立。”

“我听过很多银行讲,我们给中小型企业贷款。我听了5年了,但是有多少银行真正脚踏实地地在做呢?很少。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我坚信一点,像马行长讲的,3年以后,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将会有更加完善的贷款体系给中小企业。以前只能听‘今后可能会变成现实’,我相信这个建设的机制会更加好。

“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灾难,灾难已经来临;假如你认为是一个机遇,那么机遇即将成型。去年我跟大家讲,灾难可能会来,现在我告诉大家,机会的形成已经开始,大家开始准备吧,我们让经济学家去分析,为什么、还有多久,我们毕竟不是预测家。因为我坚信,在顺境的时代会诞生伟大的企业,但是顺境的时代也有垃圾企业。在逆势的时代也有伟大的企业,像日本的索尼公司就是在非常低迷的时期诞生的伟大的企业。所以对于企业家来讲,我们今天在这里呼吁的是企业家的精神。

“这个世界缺失的不是钱,商业社会缺失的是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的梦想、企业家的价值观。为什么去年我并不是从经济数据上判断经济出了问题?我前几年看到在台上讲的人最多的都是银行家,都是在讲PE、IPO,讲市盈率多少倍,所有人不讲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很少人讲理想、梦想,关心自己的员工,这个灾难一定会到来。

“所以,今天我们不能等待政府,不能等待政治家。今天在呼唤政治家的时候,我希望我们能呼唤起企业家的梦想、理想、价值观,呼唤起企业家的精神,让大家共同参与应对人类最大的灾难。

“假如2002年我没有和阿里巴巴公司一起度过那次互联网泡沫的危机,会怎样?那次我的口号是‘成为最后一个倒下的人’,即使跪着,我也得最后倒下。而且,我那时候坚信一点,我困难,有人比我更困难;我难过,对手比我更难过,谁能熬得住,谁就赢。放弃是最大的失败,假如你关掉你的工厂,关掉你的企业,你永远没有再回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