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我的管理心得
17557300000034

第34章 创新管理:让不占优势的事情发挥出潜在的优势(3)

“我觉得该做什么,该保留现金的保留现金,该关掉一些部门的关掉一些部门,该合并的合并,该做的做,但是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心,永远不要放弃当第一的梦想,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我看到去年最大的灾难开始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企业家朋友,他们都说自己去年挣了多少钱,但是当他们告诉我都是从股市上挣来的钱的时候,我觉得灾难也会来,今天不来明天也会来。2002年我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挑战。过了2002年,我跟自己讲,我一辈子的商业生活中,将经历无数这样的灾难,我想看的是,我一辈子可以经历多少灾难。这是人类100年才一遇的金融风暴,如果这样的金融风暴你度过了,你年老离开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别人,我当年经历过这样的灾难,我爷爷没有经历过,我爸也没有这个资格,我有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感到荣幸、骄傲,因为我们还年轻。我跟我的同事讲,我今年四十多岁,他们二十多岁,在他们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经历了这次灾难,而这次灾难给了我们无数的机会。我相信优秀的企业在顺境中可以发展,但是在逆境中还可以照样发展是最好的。”

马云管理智慧

一名优秀的、杰出的管理者应当是主动寻找出路的经营者,在现在这个光怪陆离、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想要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管理者必须背负很大的压力。

李开复在他的《做最好的自己》中提到过:“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重要。”在这个科技一日千里的新时代,每个人都谈创新,每个人都渴望创新,但什么才是最好的创新、适合这个时代的创新?一个企业应该如何获得持续创新的动力,在有价值的方面创新呢?

马云说:“我理解的企业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价值。创新不是因为你要打败对手,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为了更大的名,而是为了社会,为了客户,为了明天——创新不是与对手竞争,而是跟明天竞争。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基于使命感。”

世间万物每天都在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日升日落,斗转星移,变化是时时刻刻、随时随地存在的,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不能害怕或者逃避,要勇敢迎接上去,了解这些变化,战胜这些变化。

在2000年那次危机中,马云将战线拉回了国内,回到了大本营杭州重整旗鼓,虽然面临困境,但他越发地干劲十足、精神百倍。他拿出了红军长征的劲头,从2001年到2003年这三年期间,马云推行了他总结出的三种管理方式——“毛泽东式”管理。所谓“毛泽东式”管理,也就是:第一,“延安整风运动”:统一对互联网的看法,加强公司成员的信心;第二,“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一批干部队伍;第三,“南泥湾开荒”:凡事都要靠自己亲力亲为,不能依赖别人。

马云认为,这三种管理方式对企业管理变革是非常有作用的。虽然下手有点“狠”,但只有对自己狠一点,才能磨砺出自身的锋芒,在与对手竞争时,才能险中取胜。通过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来树立公司统一的价值观,为员工灌输统一的思想,马云说:“通过运动,把没有共同价值观、没有共同使命感的人统统开除出我们公司。”

“南泥湾开荒”培养的是公司员工自强自立的心态,培养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技巧。马云说:“普通企业想到的,可能是把能看到的客户口袋里的5块钱赚到手,而‘南泥湾开荒’追求的是帮助客户把5块钱变成50块钱,再从中拿出我们应得的5块钱。”一位阿里巴巴华南区的客户至今对阿里巴巴的销售人员的素质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有一套又一套训练有素的思想,我觉得完全不像是销售,倒像是公关。”这样的销售人员在阿里巴巴比比皆是。

管理者在面临改变时,不要担忧,不要畏缩,勇敢地去拥抱变化,迎接变化,这也是一种创新精神。如果管理者总是守着原来僵化的旧模式不懂变通,那么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市场浪潮中,一定会被淘汰掉。

变化是应对竞争的利器

就在短短几年前,银行每笔业务收取高额的无理费用,可是现在不断降低。我不敢说支付宝有很大的功劳,但起码有一点功劳。我想说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现状不满,但是我喜欢建设性地去改进。你打倒了中移动,难道就能创造出一个比中移动好的通信公司?我们对抢民营企业饭碗没兴趣,但对咬那些没有危机感的大企业一口很有兴趣,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2011年阿里巴巴第八届网商大会上马云发言

马云管理案例

马云在动员阿里巴巴成员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曾经这样说过:“我们的流程有没有问题,我的习惯思维有没有问题,我们敢不敢挑战我们一直认为对的东西。我相信,天下有一千个问题,就有一千个回答。创新绝对不是提起来就设计好的,而是按图索骥一步步走下来。创新没有理论,也没有公式,就是一个个地解决问题。”

2012年,马云在北京接受电视台的采访时透露出阿里巴巴未来的发展,有可能会将阿里巴巴拆分成30家公司。拆分的顺序是吻合之前马云提出的“平台、金融、数据”梯次战略的,提出这一个战略的时候,阿里巴巴的One Company战略达成还不到三个月。

13年的电子商务历史,令阿里巴巴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头者、佼佼者。当初阿里巴巴能够成功,也是因为马云一次又一次提出创新的建议,带领着阿里巴巴走向巅峰。现如今,阿里巴巴虽然仍然是行业内的龙头老大,每天的利润很高,但马云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在发展,网络的世界已经发生了转变,他敏锐地觉察到,过去的那一套已经跟不上今天社会发展的脚步了。

所以,马云觉得是时候再次创新、再次改变了。马云说:“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并不确定,但因循守旧一定是错的。记住我为什么变革,因为明年后年是阿里巴巴的黄金时期,我们决不能在公司失落的时候再去改革。”

马云心里十分清楚,新经济时代正在开启,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一切都在高速发展,就好像电脑的网速一样,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和大数据这三个领域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一定会创造出更加崭新的商业形式。

将阿里巴巴拆分是应对竞争的办法,这一次的创新是一次新的改变、新的改革,也能够将阿里巴巴带入新的时代。

马云管理智慧

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都应当有创新精神,创新不但能为企业注入新鲜的理念,为员工带来崭新的感受,也能指引企业走上全新的道路。每一个管理者的性格不同,行事风格不同,管理方式就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中,管理者所要寻求的创新变化的道路也是各有不同的。

像苹果的前CEO乔布斯就是一个热衷改变、不断创新的人,他的名言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乔布斯早些年的时候,并没有做出很大的成绩,但他一直坚持研发自己的产品,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他认为与众不同的好产品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年,苹果公司名气还不大,只有几名员工,但乔布斯却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他说:“我那么耀眼的唯一原因就是,其他人都太糟糕了。”乔布斯这番话并不是夸大海口,他的苹果产品的确能够改变市场。在电脑还很厚重的时候,他就研发出了像笔记本一样薄、一样轻便的笔记本电脑。在手机还不是很注重智能的时候,乔布斯就研发出自己的手机系统,他的苹果手机在市场上独领风骚。

苹果公司能够做出今天这样大的成绩,就是因为乔布斯不惧变化,他用变化、用创新赢得了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变化成为了苹果公司的武器,将竞争对手都落在身后很远。乔布斯在一开始寻求变化时,也曾被人不解,被人嘲讽,但乔布斯不管别人说什么,他坚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他说过:“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天分去表达我们深层的感受,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去为这股洪流加上一点儿什么,那就是推动我的力量。”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如果因为担心别人说三道四,而畏缩在僵局中故步自封,那最终只会慢慢僵死。在市场的竞争中,就要有敢于改变、勇于创新的精神,管理者要主动寻求变化,好迎接市场的多变。

马云认为不要总是去想着如何改变世界,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去影响世界。企业的管理者要有一颗多变的心,不论是管理方面,还是思想方面,管理者都要提前做出变化,否则就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