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17567200000023

第23章 没有为下属完成工作提供支持

情景故事

某财经杂志的主编为采编部的一个记者指派了一个采访任务,让其采访一个白手起家的富商,然而由于富商行事低调,而且曾经被一家媒体的记者歪曲报道过,所以对于记者一直怀有戒心,不轻易接受媒体的采访。这个记者四处联系自己的圈内朋友,但是始终无法让富商接受自己的采访,因此稿件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其实,这名主编与富商私交甚好,如果主编为下属搭桥牵线,富商应该不会拒绝该记者的约见。但是主编却始终没有为下属提供帮助,她认为,既然公司每个月付给记者薪水,记者便应该准时完成工作任务,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让自己出马,为什么还要聘用记者。

快到截稿期的时候,记者也没有获得富商被采访的许可,这名记者倍感失落。

问题分析

如果这名主编换成了通用电气的前CEO韦尔奇,这名记者或许就不会感到这么挫折。因为韦尔奇对于下属所遇到的问题总是不吝指导,竭尽全力地为下属顺利完成工作提供各种支持。不妨看看通用员工的幸福经历———

CNBC电视频道的《商务中心》是通用旗下的一档颇受欢迎的节目,2001年4月底,该节目的女主持人苏·埃雷拉给韦尔奇打了一个电话。她告诉韦尔奇:著名节目主持人多布斯又回到了CNN电视台,主持《货币之线》节目,由于《货币之线》与《商务中心》处于同一个时间段,这会对《商务中心》的收视率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她希望韦尔奇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以鼓舞她的团队成员的士气。

韦尔奇知道苏已经为此取消了私人休假,并且明白这对CNBC非常重要。于是他对苏说:“苏,不用发邮件了,为什么我不能亲自到你的工作室中去呢?”

随之,韦尔奇便亲自来到了苏的工作室,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与苏的15人团队并肩作战,吃着饼干,喝着可乐,一起讨论几十个应对方案。那个星期的最后一天,CNBC的所有人,从电脑制作到布景设计,都加入到讨论中来。在韦尔奇的参与和干预下,CNBC(而不仅仅是《商务中心》节目组)采取了以下对策:把节目时间延长,并从6点开播;在多布斯出场的当天早晨,由CNBC的另一个节目把苏请到演播室作为嘉宾与观众见面;由CNBC体育节目在周末播出NBA总决赛时,播出《商务中心》节目预告。

得益于韦尔奇身体力行的支持,节目在星期一播出的时候,《商务中心》与《货币之线》打了个平手,星期四《商务中心》的收视率明显上涨。韦尔奇亲自为下属解决问题,使CNBC团队成员增强了战胜对手的决心,创下了收视率的成功。

当情景故事中的那名记者无法获得采访的机会时,如果那名主编也像韦尔奇一样,为下属提供积极的支持,借助自己的私人关系为其联系采访者,不仅有助于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还不会影响杂志的出版进度。但是,那名主编以“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逻辑解读下属的角色,即使自己能为下属提供帮助,也仍然按兵不动,导致稿件无法及时完成。

主管除了发布命令外,更是员工的协助者,如果主管只是向下属发布命令,然后便空等着在某一天工作完成,老板则没有必要雇用一个部门经理,只要直接把指令告诉员工就完事大吉了,因此,管理者还承担着为下属提供支持的责任,以自己的所长弥补下属的不足,确保下属按时高效完成工作。

管理讲堂

※ 让适当的员工做适当的事

有时候,下属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是因为他的个性、能力与所承担的工作不相匹配,这样自然会增加下属胜任的难度,以致无功而返。所以,为了降低管理成本,管理者首先要做到人与事相匹配,根据下属的能力、个性、工作经验来制定与其相配的工作,这样既不会使下属因无法完成工作而受挫,也会节省管理者用于支持下属工作的时间。

※ 与下属保持沟通

主管在把工作分派给下属后,要经常与下属保持沟通,了解他们完成工作的情况,以及是否遇到了难以应对的问题,糟糕的主管常常在工作截止的那一天才突然现身,向下属索要工作成果。这样管理方式风险很大,其一,下属虽然完成工作,但偏离了主管想要的工作目标;其二,下属没有及时完成工作,对部门运营和部门绩效产生不良后果。

※ 选择性地帮助

当下属请求主管帮助自己解决所无法应对的问题时,主管要选择性帮助,不要兼收并蓄,因为有些问题确实下属无法解决,但是有的问题则是下属不愿解决,他们等待一个救世主替自己完成那些困难任务。

1974年,《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刊载了一篇署名为威廉·昂的文章《管理时间:谁背着“猴子”》,在文中,作者用“背上的猴子”设喻,说明很多的管理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将下属背上的“猴子”转移到了自己的背上。

比如,在这样一个场景中———

你是一位主管,有一天你走在公司的走廊上,忽然碰到了你的一位属下,他说:“领导,我可不可以跟你谈一件事情?”你于是停下脚步:“什么事?”他说:“是这样,我现在想跟你谈一谈,关于那个事情……”你就开始听了,而当你停下脚步听的时候,这个下属的头上本来趴着的一只“猴子”,把它的爪子伸过来搭在你的肩膀上,你却浑然不知,说:“你说吧,我听着。”

你站在走廊上专心地听他细述问题的来龙去脉,听着听着,“猴子”的另一只爪子也伸过来了,然后腿也伸过来了,你听了半个多小时以后,既耽搁了原先你要做的事,也发现所获得的信息只够让你决定要介入此事,但并不足以作出任何决策。于是你说:“我现在没时间和你讨论,让我考虑一下,回头再找你谈。”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整个“猴子”已经跳到了你的头上,然后你背着“猴子”回去了。

在这个过程中,主管与下属之间出现了任务逆转,下属将自己的任务转移给了主管,于是主管成了需要完成任务的人。如果很多的下属都这么做,主管便被诸多琐事弄得手忙脚乱,无法应对重要的工作。

———虽然你有责任支持下属的工作,但是并不是有求必应,应该知道自己该支持什么,不该支持什么。

※ 授人以渔

在支持员工的工作时,要遵照“授人以渔”的原则,不要只是帮助就算了,而是要告诉员工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该怎么办,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角色应该是一个“教练”。

去梯言———

管理学中有一个指导管理者行为的定律———威尔逊法则,它的提出者是美国行政管理学家切克·威尔逊,他主张:如果部下得知有一位领导在场负责解决困难时,他们会因此信心倍增。当员工遇到一个问题不知如何应对时,他们非常渴求来自外界的支持,此时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经验分享,运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帮助他们应对问题,对于提高部门绩效和管理者权威可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