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曦园语丝
17603100000063

第63章 程波作《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序

程波在大学本科阶段读的是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这是一个热门专业,青年人趋之若鹜,但他由于热爱文学,却考到中文系来做研究生,先是读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接着再读文艺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到上海大学工作,一边教书,一边写作,做他自己所愿意做的事。

程波写作兴趣广泛,既搞创作,也写评论。我读过一些他发表的诗歌和小说,觉得颇有些先锋派的味道。有了创作上的体会,再来评论别人的作品,自然就较为深切,不致隔靴搔痒;而理论上有过深入研究之后,眼界开阔了,也有助于他的创作。这就是创作评论两手抓的好处罢。

本书原是作者三年前的博士学位论文,此次出版,增删很多。大幅度修改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作者识见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因本书所论对象——中国先锋派文学本身变化较大的缘故。“先锋”本是一个时间概念,有着很大的流动性。时运推移,人事递变,昨日的先锋,今天也许会变成后卫。不但为大众所接受的先锋文学已经失却其先锋性,而且先锋派作家忽然写起大众文学来,反体制文人终于接受体制的安抚,也是并不鲜见之事。但本书属于史论性质,它的任务是厘清一定时期的历史潮流,就像用摄影机来拍摄飞艇,将其某一时段定格在底片上,仍有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当我们随同作者回顾“文革”前夕的“太阳纵队”,“文革”时期的“野草诗社”、“白洋淀诗群”,和“文革”刚结束不久的朦胧诗的崛起时,仍然感到神旺。那时的先锋文学牵动着整个社会思潮,围绕着先锋文学的争论,实际上是一场文化思想斗争。而这种文化思想上的争鸣,却正是先锋文学的历史使命。

先锋文学决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式问题,它应该保持文化思想上的超前性,这才能真正起到先锋的作用。

但愿程波这本研究先锋文学思潮的著作,能够对先锋文学起到推动作用。

——收入2008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之

《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