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名校文化精选
17608300000056

第56章 中国(2)

1952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它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目前北大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240人、硕士生8498人、博士生4234人,共有5个学部、45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附属和教学医院;102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21个硕士点、199个博士点;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91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8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长江特聘教授57人。北京大学的中科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现有藏书703万余册。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4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7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管理上,逐步推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建设了素质教育通选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推荐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专业设置: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保险、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学、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五年)、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菲律宾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缅甸语、蒙古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越南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市规划(五年)、工程结构分析、基础医学(五年)、基础医学(八年,长学制)、预防医学(五年)、预防医学(七年,长学制)、临床医学(八年,长学制)、临床医学(五年)、医学检验(五年)、医学实验学、口腔医学(八年,长学制)、口腔医学(五年)、口腔修复工艺学、护理学(五年)、药学、药学(六年,长学制)、应用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图书馆学等。

特色看点

学术重镇

北大始终屹立在中国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人工合成;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北大开辟的是一条奋进之路。北京大学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特别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建设了一批以北大方正、北大青鸟、北大未名、北大资源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教学科研经费的增加,北京大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崭新的现代化理科教学楼群、亚洲高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和即将建成的文科教学楼群是北大新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群与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式建筑相映生辉,使美丽的燕园既古朴幽雅又不失现代气息。学生住宿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校园网已经通达每一间学生宿舍,学生可以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去遨游知识的海洋,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北京大学是国际性、开放性的大学,置身于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现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四千余名留学生在北大求学,每年都有外国元首与政府首脑访问北大。2003年,耶鲁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莱顿大学、法兰克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负责人访问该校,9位诺贝尔奖得主登上该校讲台,6位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莅临该校发表演讲。

燕园掠影

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与圆明园、颐和园相毗邻,在明清两代曾是皇家的“赐园”。未名湖区湖光塔影,飞阁流丹,题词碑刻随处可见;教学区端宁恢弘,林荫大道和爬满常春藤的建筑山墙让人难以忘怀。“槛外山光,窗中云影”,这里正是读书学习之佳处。

北大是校园文化最活跃的高校,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近百个,山鹰社、爱心社等学生社团已发展成为北大的品牌社团,其影响力走向社会。每年一度的文化节、科技节、运动会、创业大赛、“挑战杯”学术论文竞赛、十佳歌手大奖赛、未名诗会已经成为北大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学校每年数百场高水平的公开演讲、学术报告更是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学科前沿、感受多元文化的阵地。

“北大人”——这个光辉的名字不仅代表着优秀与才华,更代表着勤奋和责任。北大的传统渗透到每个北大人的血液里,鞭策每一个北大人不懈努力,为今日之北大与明日之中国而奋斗不息。

香港大学

历史回眸

她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多年来一直秉承优良传统,提供卓越的师资及世界级的科研发展,致力于培育社会领袖人才。她于1911年建校,她的前身为创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于1911年正式成立。她最先成立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1916年12月举行首届毕业典礼,有23名毕业生及5名名誉毕业生获授学位。在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全球最佳200所大学中排名39。校内有十名老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另外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也有两位。她的教研成绩显赫,国际知名,负起作为香港地区、中国内地、亚洲及世界各地学术交流枢纽的重任,她就是被亚洲周刊誉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第三最佳大学——香港大学。

学校简介香港大学迅速发展,与香港同步成长,在国际绽放光芒。香港大学学生人数共20000多人,当中11000多名为本科生,8000多名为研究生。现在校内共有10所学院,包括: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提供40多项本科课程及逾百项硕士课程,此外各学院及属下学系均为专题研究生(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提供指引及教导。

教学与研习

香港大学一向推崇高素质教学,为使学生除汲取其本科专业知识以外,能同时有多方面的发展,香港大学于数年前进行改革。每个学系除了有其独特的课程目标和设计,亦采取以下的共同方针:发掘学生的才智及个人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及沟通能力(包括中文、英文和计算机知识水平);开拓终身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及工作环境的急速变化;提供多元化教育,不断扩展学术领域;扩大学生的国际社交层面,体验不同文化。

课程内容

一学年共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有15个教学周和三个评估周,每个学生一般要在一个学年内选读60个学分(即一个学期30个学分),八成选修的科目在其主修学科的范畴内,其余两成则属中、英文法,计算机知识,通识教育及跨学系等自选科目,学术评估一般在学期末进行。

语言指引

除中文系的科目、日本研究学系的日文课程、教育学院的言语及听觉科学课程和中文课程、法律学系的中国法律课程及中医课程外,香港大学所有课程均用英语教授,功课与笔试亦采用英文。中文系的科目用广东话或普通话教授,选修的学生必须能操流利的广东话和普通话,并懂中文书写。

特色看点

国际大学——香港大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师生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非本地生人数为全港各院校中最多,多年来成功引领学生走向国际,赢取卓越成就。

学科齐全——香港大学十所学院涵盖建筑、人文、牙医、教育、工程、法律、社会科学、医学、科学、经济工管等范畴,47项本科课程加上100多项高级学位课程,为同学提供最完备的本科教育及专业深造。

全球交流——香港大学成立“香港大学学世界联系网”,每年为校内1/10的同学提供到海外学习的机会,与世界90多所院校开展学生交换计划,与全球30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研合作。

学生至优——历年新生入学成绩显示,香港大学是全港最优秀学生首选的大学,而香港大学内地生在内地高考成绩为香港院校所收内地生中成绩最佳者。

行业翘楚——香港大学以培育领导人才、为社会国家做贡献为使命。建校以来,毕业生遍布海内外著名企业机构,在财经工商、文教社政、医学科研等界担当领袖。

出路理想——香港大学联系全球大机构如汇丰银行、IBM等,安排实习职位,机会遍布世界各地。香港大学毕业生为各大企业机构聘请人才的首选,就业及升学率和薪酬水平均为全港院校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