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夺宫:美人祭
1762400000098

第98章

夏侯如玉自然不甘落后,一屁股坐到凤天启身边,哭天抢地地嚎啕起来。

“你们这是做什么?皇上只是忧思成疾,又不是病入膏肓了,胡闹!”敬熙太后本就心里烦乱,一听到夏侯如玉和苏雪青的啼哭之声,不由厉声训斥道。

啥?皇上只是忧思过度?可是富贵公公明明派人来报说皇上口喷鲜血来着,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老臣参见皇后娘娘、淑妃娘娘!”夏侯临渊这才有机会向两宫后妃行君臣之礼。

“夏侯如意拜见皇后娘娘、淑妃娘娘!”夏侯如意自然也不敢怠慢,跟在爹爹身后深施一礼。

夏侯如玉刚想开口,苏雪青却已经笑靥如花地伸手扶起了夏侯临渊和夏侯如意。“国丈大人,如意姑娘快快请起!本宫挂念皇上安危,多有怠慢,请国丈大人和如意姑娘不要见怪!”

原来眼前这个绝色美人是夏侯如玉的妹妹,人称未央第一美人的夏侯如意,眉心一点朱砂痣,丽质天生难自弃,果然倾国倾城,绝世无双!

“如意,你和爹爹怎么到皇上寝宫来了?”夏侯如玉将夏侯如意拉到一边,压低了声音问道。

皇上一生病,爹爹和妹妹就不期而至,事情也太凑巧了吧?应该还另有隐情!夏侯如玉心中掠过一丝不安,直觉皇上的病和自己的妹妹有关。

“如意和爹爹是被太后娘娘召进宫来的。”夏侯如意如实相告。

太后召见?太后召见爹爹是为了商议国事,但是召见妹妹却又是为了什么?夏侯如玉正要打破砂锅问到低,敬熙太后那边却不耐烦了。

“如意,哀家听说你写得一手好字,人也聪慧机灵,哀家封你为掌笔女史,随时听候皇上差遣,你可愿意?”为了让儿子尽快痊愈,敬熙太后不得不成全儿子的心意,等儿子病愈了自己再慢慢开导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到时候再让夏侯如意出宫也不迟!

“太后……”听到敬熙太后要册封夏侯如意为掌笔女史,在场诸人顿时一个个呆若木鸡,夏侯临渊更是惊诧地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这话出自一向处事谨慎的敬熙太后之口。

夏侯如玉和苏雪青却是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皇上本来就不待见她们了,要是再让皇上每日和如此绝色的女子朝夕相对,那么她们还有出头之日吗?

夏侯如意内心天人交战,如果她接受敬熙太后的册封,那么她极有可能就此终老深宫,但是她如若拒绝敬熙太后的册封,凤天启的病势却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她怎么忍心丢下他不管不顾呢?

“如意谨遵太后懿旨。”夏侯如意忧心忡忡地望着龙榻上辗转呻吟的凤天启,内心的情感终究战胜了理智,点头接受了敬熙太后的册封。

掌笔女史是什么官衔?简直闻所未闻,夏侯临渊怎么肯让自己的小女儿就此没名没分地侍奉皇帝身边?可是女儿已经点头答应,他这个当爹的又怎么好意思跳出来反对呢?

“夏侯公但放宽心,哀家不会亏待如意姑娘的,只要如意姑娘细心照顾皇上,让皇上龙体痊愈,做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哀家就认如意姑娘为义女,觅一个德才兼备的名门望族子弟为驸马,从此安享富贵荣华,当然如意姑娘自己若有合意的人尽管开口,哀家必当一力成全。”敬熙太后自然为自己的权宜之计想好了应对之策,免得因此而让夏侯临渊心存不满。

敬熙太后既然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夏侯临渊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得看了眼心思全然已经在凤天启身上的夏侯如意,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都说女大不中留,事实果然不容自己置疑,明明是淡泊如水的心性,为什么一到了繁华的宫廷就迷失自我了呢?难道在如意的血脉里流动着和她娘亲一样叛逆的血液吗?

“如意惟愿皇上龙体康健,不敢奢求其他……”夏侯如意诚惶诚恐地道。

“哀家知道如意姑娘出身名门,不在乎这些虚名,但是如意姑娘乃是夏侯公的掌上明珠,如意姑娘肯委屈自己侍奉皇上,哀家这点小小的赏赐又算得了什么呢?”看得出夏侯如意是真心关怀自己的儿子,敬熙太后连忙扶起夏侯如意,情真意挚地道。

“太后,皇上龙体欠安,臣妾和淑妃责无旁贷,臣妾爹爹尚需妹妹照拂,还请太后收回成命。”虽然敬熙太后言明要封自己的妹妹为公主,但是夏侯如意心里还是不放心,要是妹妹和皇上日久生情,那么将来极有可能被册封为妃,自己挂着皇后的虚衔,却得不到皇上的宠爱,这辈子还有什么可以指望的?

“此事哀家自有计较,毋需多言。”敬熙太后给了夏侯如玉一个不容置喙的眼神,随即意味深长地握住了夏侯如意的手,“那哀家就把皇上托付给如意姑娘了。”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请放心,如意知道分寸,会一心一意照顾好皇上的。”夏侯如意冰雪聪明,当然知道夏侯如玉在担心什么,忙委婉地表明自己的心迹。

敬熙太后欣慰地看着眼前这个慧质兰心的女子,不觉暗暗叹息,怪不得皇儿会为她忧思成疾,这等淡泊名利、善解人意的美艳女子怎不招人喜欢呢?

“那么皇上就拜托如意姑娘多加照顾了。”苏雪青见夏侯如玉对自己妹妹一脸防备的神情,心中不由窃喜,看来夏侯姐妹之间并无多少姐妹情分,看夏侯如意一副委曲求全的模样,苏雪青适时地为自己铺好后路,只要赢得夏侯如意的好感,日后要想面见皇上就容易多了。

夏侯如玉不是蠢笨之人,她当然知道苏雪青讨好自己妹妹的真实用心,不由忿忿地瞪了她一眼,她识趣地闭了嘴,不敢再忤逆敬熙太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