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股市晴雨表
17625000000018

第18章 “海面上升起了一缕云朵,就像人的一只手”...(2)

根据平均指数做出的推断一直都是正确的读者们请注意,《华尔街日报》以上的推论是在当时做出的,而并非事后诸葛。我通过回顾自道提出他的理论之后20多年里的股市情况,可以很容易地证明这些根据平均指数做出的推断都是正确的。不过如果有人认为平均指数可以准确地指示出主要走势的具体转折点,那也是荒谬的。不过那些每日使用的人认为道氏理论对于股票价格波动的研究是极其有用的,这个理论在判断股市是否仍处于主要走势之中时总是很正确,即便此时股市中出现了带有欺骗性的次级折返,使得那些浅薄的观察者们把多头市场判断成了空头市场,或是把空头市场判断成了多头市场,这一理论也总是表现出其一贯的正确性。

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不过,很有可能是捏造的),说詹姆士·基恩曾说过当他能够达到51%的正确判断率时,自己就很满意了。我并不相信他说过这样的话,因为要想取得他那样的成就,51%的正确判断率是远远不够的。

这还不够让他支付自己的运营成本,就更不必说供养一个赛马饲养场了。从那些书面记录中可以看出,依据股价波动趋势做出的推断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确的。我曾仔细核对过历史记录,在这里我敢摸着良心说,我从未发现任何严重误解含义的例子。根据做出的研究能够在公众们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之前,持续正确地预测出公众对于商业状况的判断与评价。如果说曾经发生过错误,那也基本是因为要想预测出市场上的次级走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预测股市次级走势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解释主要走势的难度。这就好像对于天气预报来说,预测出一块大区域的天气状况要比预测出纽约市明天是否会下雨要容易得多。

一次空头市场的开端

在这次多头市场接近顶点的时候,《华尔街日报》发出了警告。1906年12月15日,《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平均指数已经形成了一条“线”,尤其是在那20只铁路股票中。如果股价跌破了这条曲线,那这就是股市暴跌即将到来的危险信号。这次预测只是在指明,这场已经持续了接近三年的主要多头市场中可能出现一次下跌波动,而要说已经出现了主要趋势的转折点,那还为时过早。

1906年哈里曼铁路公司(Harriman)的红利政策是颇为壮观的,到了1907年年初,铁路公司颇丰的利润受到了高利率的冲击。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这一现象其实是在向股票市场以及整个商业界发出警告,提示着后半年里爆发的那场严重的危机。当旧的联邦银行体系中的准备金制度支离破碎时,短期拆借利率到达了史无前例的高点,而且即使这样也基本不可能借到钱。自1893年恐慌以来,银行首次重新求助于票据交换所的流通券。

在1907年1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那些活跃的职业交易员们持续卖出手中的股票,而同时政治干预行为也开始恐吓投资者们,于是在1907年年底前市场上就出现了“资本罢工”的现象。股市已经开始逐步下跌,不过有意思的是,人们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接受这个主要下跌波动已经取代了之前的超长版多头市场。在1月份出现的股市下跌现象弄乱了整个股市,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月份通常都是处于多头市场时期。1月份的利率一般都比较低,而且此时也是将其按一年的利润进行再投资的时候。另外,此时也是极不合适在华尔街表达悲观观点的时候。这就像我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预测厄运的预言家在美国的一些地方总是不受欢迎。

繁荣时期

在那场超长期的多头市场期间,发行了很多新证券,其数量之多极为惊人;而且也正是在那段时期里,已故的J·皮尔庞特·摩根先生提出了“未消化的证券”这一概念。美国人喜欢优美的措辞,“未消化的证券”这个词语就很受欢迎。工业企业的收益,特别是美国钢铁公司的收益仍然十分丰厚;同时铁路公司的总收益与净收益也都十分可观。不过1月份平均指数的下跌使得评论员们变得格外谨慎,特别是在涉及预测市场是否会出现反弹的时候,他们更不敢说目前的市场状况只不过是一次次级下跌而已。总而言之,大家都认为对主要市场走势持有乐观看法还是有点操之过急。事实上,股市的下跌使得每一人都在猜测,不过从后来的历史记录来看,3月初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放弃存在主要空头走势这一看法了。当时《华尔街日报》和其他报纸一样,通过发表一系列真诚而令人满意的特别报道,来试图让那些沮丧的投资者们振奋起来。

一些影响空头市场形成的因素

市场是会考虑到所有事实的,其中一些事件对经济的影响将会反映在股价中。1907年3月15日进行了一场关于影响空头市场形成因素的讨论,现在读起来很有意思。这些因素分别是:

1.过度繁荣。

2.生活成本过高。

3.将价值调整至和高利率水平相适应的水平。

4.在土地上的投机交易占用了本来可以用在商业企业上的流动资本。

5.罗斯福及其政府对公司的严格管制。

6.多个州都发生了反铁路公司的煽动性事件。

7.社会主义情绪的散播以及对财富的煽动性攻击。

8.哈里曼事件揭露了高级金融中的恶性惯例。

9.大型金融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

10.证券的过度发行。

11.旧金山大地震的影响。

这次讨论中还得出了其他一些只带来暂时性影响的原因,其中空头操纵排在最后一位。我们之前就曾提过,每一个空头市场都可以从后续的事件中得到解释。这些因素有些是会造成永久性的影响。虽然我们认为至少从理论上来说,股票市场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看得远、看得广,但即使是它也不足以预见到所有永久性的影响。如同后来的事实所证实的那样,单就对铁路公司过于管制这一项就足以使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性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

一个异常的货币市场

现在回想起来,1907年对于我来说也许是我在华尔街中度过的最有趣、最受启发的一年。那一年中充满了经验与教训。我真希望我们的讨论范围可以再广阔一些,这样我就能把这一年的事情讲得更详细些。对于学生们来说,亚历山大·达纳·诺伊斯的著作《美国金融40年》是了解这一年的最好读物。他当时是《晚邮报》的编辑。我记得1907年年初的时候,工业正处于繁荣时期,铁路公司的毛利润与净利润都创了历史最好纪录,持续上涨了三年的股票市场也只是略有下降,而且至少从账面上来看股价还没有超出其价值,情形似乎一片大好。但当时他和我都因当时异常的货币市场而感到担忧。每年年初的时候应当是利率较低、货币市场很宽松的时候,但那年2月的货币市场却十分紧张。股票市场比我们俩更早地预见到了这一现象的意义,随即反映在了1907年的主要空头市场之中。

比一个人的手还要小

我记得当时有一位经纪人,不过现已去世,他喜欢从华尔街的角度来说话,他的阐述非常生动形象,而且他也比一般的人更聪明些。他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音乐爱好者,而且非常虔诚。有一天他向我谈起他听过的一场门德尔松的《伊利亚》(Elijah)的演出。那次歌剧的主角由最伟大的清唱剧艺术家查尔斯·桑特利担任。那场歌剧的情节显然深深地感染了我的这位朋友。他跟我说太阳神的祭司们正在“被伊利亚控制的股票空头逼空”,而且“他们正尽全力买进股票填平自己的空头账户”。伊利亚的手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那就是以极端手段去“戏弄”那些祭司,让他们以为自己的神正在打盹或者“还在旅途中”。他说当他想要描述1907年年初的状况时,脑子里浮现出了一段话:“看!海面上升起了一小片云,就像人的手。”然后在1907年的秋季,“大雨”就落了下来。

这么说并不仅仅因为这次股市的暴跌程度极为巨大,还因为它发生得太过于迅速,几乎让我们窒息。1907年年底的时候我与萨缪尔·瑞先生一起乘火车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铁路线上旅行他当时是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第一副总,现在是总裁。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运输量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占据了全美铁路货物运输量的1/10。萨缪尔·瑞先生跟我说,就在他们公司的运输量达到顶峰的一个月之后,他们的生意就像是一把折叠刀突然合上一般,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全都没有了。当时在从费城到匹兹堡的铁路沿线及院子里,到处能看到空着的火车车厢。而一般一年中的这个时候,除了修理厂里的车厢之外,铁路公司会尽量调用全部车厢。

致命性的政治干预

自从1893年的股市崩盘以来,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形。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白银收购法》(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显示出了国会在经济上的愚昧无知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这项法案引发了一场最混乱、影响时间最长的股市恐慌。这件事似乎给了我们的立法者一个很好的教训。在这场恐慌之后的那些萧条岁月中,铁路公司大量倒闭,雇员也大量失业,终于使得那些政客们开始敬畏上帝。在1907年之前的10年间,他们停止了对商业活动的频繁干预。不过到1907年时,他们又重新开始了这项代价昂贵的活动,因此在当年年底前爆发了“资本罢工”。所有可能会因此蒙受损失的人都感到了无比的恐惧。

任何稍有知识的人都能够预见到官僚政治干预与不明智的管制会对美国商业造成怎样的危害。也许我现在有些跑题了,但就我来看,不论是否发生战争,这种情况都在影响着美国现在的经济。股市早在两年前就已经预见到了愚蠢的政治政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依据平均指数的表现以及债券的潜在投资需求来看,商业可能即将迎来一次大的发展,而政治干预也可能会对此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迄今为止美国国会的表现一点也不令人满意,但股市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市场会出现一些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