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17630600000026

第26章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战略和电影人才储备储备(3)

目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正在探索将这一平台扩展到社会,与社会制作公司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纪实频道和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合作,建立影视学子创意实践实习基地。基地拟设“实习”与“就业”两大版块。“实习”版块主要面向本科三年级以下、硕士两年级以下,通过该版块解决学生对影视工作流程的了解、对影视创作规律的把握等;“就业”版块主要面向本科四年级、硕士三年级学生,通过该版块搭建联合培养单位与学院之间的人才输送渠道,为学生就业寻找适当的途径和合适的岗位。最终,该平台将建设成为学界在业界具有学术特色、有竞争力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由教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在研究方面有博士后流动站)、影视文化产业合作三大层面构成,与国内外业界与相关学界形成合作网络。

二依托戏剧人才培养优势,探索“产学研”电影人才培养

除了依托电视人才培养带动电影产业之外,上海还利用本地区传统的戏剧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的电影人才培养模式。众所周知,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艺术院校中最悠久也是最为著名的学府之一,是上海乃至全国戏剧人才培养的高地之一。近些年,上海戏剧学院也尝试电影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形成鲜明的特色,即借助长期积累的戏剧创作的经验和特色,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电影人才培养模式。

即将于2012年成立的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前身是电视艺术学院,首任院长为东方学者、美国电影、戏剧工会会员胡雪桦教授。电影电视学院的建立顺应时代需求,在源头上为上海电影的重新起飞创造条件,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和制作优势,力争重现上海影视产业曾经的辉煌。该学院秉承上海戏剧学院66年的艺术教育传统和“创作实践,综合专业,精耕细作,育人成材”的宗旨,借鉴美国成功的电影教育方式,打破我国沿袭多年的苏式影视教育的模式。新开设的影视制作专业,拥有胡雪桦、侯咏、詹新、高信玉、倪震等中国电影界标志性中坚力量作为师资基础,涵盖艺术创作和技术制作两方面,包涵导演、摄影、录音、剪辑四个专业方向。同时,学院拥有“摄录制作基础教学实验室”和“演播空间实验室”两个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建的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的视频音频制作实验室。可以说,电影电视学院自草创伊始即占据了坚实的教学基础。影视制作专业以美国电影教育为蓝本,结合上海戏剧学院综合艺术的教学背景,将导演、摄影、剪辑和录音组合成一个综合的教学体系。将两年的制作通识教育和两年的专业方向训练有机结合,要求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并重,成为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型人才。

其次,搭建微电影创作平台。上海戏剧学院对于微电影的投入于2011年起步,并由中央财政重点扶持,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整合和优化全院影视原创力量,建立了面对不同对象的四个梯队。其中“网络剧教学探索与实践”项目发挥上戏涵盖除音乐以外所有艺术类专业的优势,搭建跨校区、跨专业的全覆盖平台,同时联络媒体、影视制作、文学原创等行业的资深校友多方指导,携手有关网站、制作公司、法律援助等社会资源,创建了“上戏出品”和“上戏微电影”微博,形成品牌效应。在两季实践拍摄活动初步奠定校内微电影平台的基础上,上戏将进行一年一度的微电影盛事活动推广,开辟渠道吸纳更多的校外原创力量和社会资源,继续进行更大规模的原创网络影视平台和格局的打造,以发挥高等艺术院校人才整合的优势,努力为业界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撑,并以此为契机拓展学院原有的教学资源。这一平台也将极大地拓展电影电视学院的教学延伸度,将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向社会进行辐射。

第三,成立上海青年实验电影制片厂。由上海戏剧学院建立的上海青年实验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青影厂),将是上海第二个专业电影制片厂。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传统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学院已有的演艺类各院系和专业,以及电影电视学院的成立,对青影厂是有力的支撑。整合学院现有的资源,青影厂完全具备召集起充满创造力的影视制作团队的基础,从剧本、导演、演员、主创各部门,直至电影的前期准备、影片拍摄和后期完成,上海戏剧学院原有的专业体系已经自然形成完整的体系。制片厂不仅能够进一步整合发展学院的资源,并且能够使这些专业的师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形成教学相长、优化现有“产学研”平台的多赢局面。依靠上海戏剧学院在艺术门类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整体战略拓展潜力不容小觑。青影厂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平台,包括上海米亚艺术中心、上海戏剧学院虚拟实验室、上海公共动漫平台以及美国的后期制作团队。拥有世界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尤其是上海米亚艺术中心和虚拟实验室同属上海戏剧学院,在实现资源共享,把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到电影制作中的便捷条件无可比拟。

人才培养方面,青影厂将以在校人才为主,吸引国内外有影响的电影工作者的参与,从编导、摄影、录音到剪辑以及制片,囊括电影制作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培养专业能力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和较高素质的电影人,为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结合电影电视学院的教学体系,在全国在校大学生、社会电影青年中选择导演和编剧;以青影厂的创作班底为基础,挑选有潜力的青年创作人员,组成摄制组;以产学研的模式,指导电影创作,最终将前期筹备、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与教学实验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掌握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

三依托名校品牌,打造电影复合型人才培养链

上海地区电影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除了专业性院校和具有丰富电视人才培养的院校参与之外,沪上许多知名高校也着手参与电影产业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作为百年学府新兴学科增长点,上海交通大学电影电视系始建于1997年,迄今已建成广播影视编导本科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媒介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学科总体布局。办学特色之一是依托上海交大美国电影研究中心,具备国际化办学视野;办学特色之二是联手上海交大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介入数字电影创作生产,2007年由央视电影频道立项投拍数字电影《狗小的自行车》,荣获中国第8届数字电影“百合奖”优秀儿童片。同行评价为:“上海交大以十分专业的水准,做成一部进入主流传媒空间的数字电影,这在国内普通高校应属首创。”上海是中国民族电影发祥地,也是中国电视的重镇,影视传媒业发达,基础雄厚。上海市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娱乐三大文化支柱产业,为相关学科建设提供了宏观政策导向。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影视产业的时代机遇,抓住全球化背景下影视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性变革,对接上海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适应现代媒体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艺术、技术与学术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树立信息时代“内容为王”的意识,为中国影视业做大做强输送具备创新能力的创作型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出力,为全球化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贡献。

同济大学电影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同济大学与上海电影集团合作举办的专业学院,它既有上影厂的电影品牌、影视资源、专业制作和教学实习优势,又有同济大学的名校品牌、学术研究、教学管理和多学科资源优势,形成强强联手、资源同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电影学院院长由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担任。人才培养战略方面,该院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体现为“纵横”两个中心战略。其一,纵向整合: 充分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依据影视产业链的构成,按照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和战略进行整合,培养影视产业各个环节的优秀人才。其二,横向延伸: 抓住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契机,与精英企业合作,配合各种媒体行业边际渐渐模糊的趋势,紧密配合各学科的产学研,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可持续发展轨迹。

纵向整合是指依据影视产业链的构成,培养各个环节的专业化人才。电影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包括制作、发行、放映三方面,其中制作是传统的影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制作本身也包含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其中包括编剧、导演、动画、剪辑、特效、艺术指导、音乐创作、音乐制作等,同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对以上环节的人才培养均有涵盖,成为名副其实的影视制作教育基地。今后将成立电影制作工作室、后期工作室,成为实力日益雄厚的实验实践基地。深入与同济大学其他院系的联系,其中包括人文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等。横向延伸是指抓住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契机,与精英企业合作。抓住当前各种媒体行业边际渐渐模糊的趋势,紧密配合各学科的产学研互动,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可持续发展轨迹,促进该院与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广局、文广集团以及新闻媒体形成全方位的合作态势。未来的合作将从传统的影视行业扩大到与影视相关的表演甚至设计产业中的交互设计等相关产业,发挥综合实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战略合作关系。

四电影职业化人才培养

除了依托以上综合性和专业性高校以外,职业化人才培养也是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目前该校并没开设影视专业,只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内以及学校的公共选修平台有一些与影视相关的课程,如《经典影视艺术作品评析》、《电影制作与发行》、《影视管理学》、《电视栏目策划》、《大型活动策划与实务》,配合“上海大学生电视节”以及“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学生论坛”,还穿插一些项目任务,以完善实务类课程的现场教学。学校虽然离市区偏远,但缘其独特的体制、机制和人文环境因素,拥有着精锐的师资、立体的教材、完备的设施、灵活的教法而汇聚成中外影视文化教育的丰富资源,适应了情有独钟的影视爱好者和脱颖而出的优品生学习、修养的需要。国内影视界的大牌纷至沓来;莘莘学子期待聆教,如沐春风,正是各自的独特魅力造成了彼此的吸引和爱慕,促成了极为难得的“审美遇合”。各种讲座、活动和赛事一场接一场,一季连一季,堪称难以散席的“视觉盛宴”。互动而升温,与时而俱进,适如有人所喜称: 这里似乎已成为一所不挂校牌的“影视文化学院”。未来该校将会重点关注影视实践方面的人才培养。

从顶层设计、精英启蒙、业界熏陶、社会洗礼、环境化育等辐辏成的系统综合效应的角度,在“有意为之”与“无为而治”的融通和互洽中,发掘出独具SIVA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独家宝典。从领导层的治校方略、教育学养和人脉因缘看,龚学平名誉校长曾经主管过上海电视台、上海广电局的工作,担任市领导期间十分关注上海的文化产业,有着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在他领导的学校,青睐影视文化传播,重视对影视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必然。

从办学体制、机制的角度看,上海文广影视集团作为复旦视觉艺术学院的核心董事单位,有着极强的人才和资源优势: 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汪天云先后在演艺传播学院和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担任院长;学校选聘众多资深专家和业内领军人物任客座教授,授课或开专题讲座。其中,仅就播音与主持专业而言,在依托SMG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业界优势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后,2007级学生与SMG的知名播音员和主持人以及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一一结对拜师,这样一种“实力派”师资阵容的配伍,使“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卓越追求,能在影视文化的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彰显优质品牌效应,也为试行“需学研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全新模式迈开了改革步伐。

以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讲座为例,有相当部分是与影视创作与产品行销有关的。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现上海文广局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节目研发中心主任李勇、上海联和电影院线公司副总经理吴鹤沪、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总经理钱建平、上海国际影视双节公司总经理唐丽君等业界专家,都亲自为学生授课、开讲座。冯小刚、贾樟柯等电影艺术家都来过学校,或是演讲,或是出席“首映式”、“见面会”等活动,对学生了解影视、热爱影视甚而选择投身影视创作和发行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