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教师职业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有两条途径: 一是向他人学习,二是向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学习,学会反思。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和提高。陶行知说:“我们要常常检讨,紧紧把握,天天创造。”正是怀着这种“常常检讨”的精神,陶行知不仅自己时常反思,而且还要求学生“每日四问”,我们今天的教师,要想每天都有进步,也同样需要“每日四问”,同样需要实践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样是研究,但教师不同于教育理论专家的地方在于,它更多地体现在实践层面,表现为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实践也证实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靠不住的,它不能给教师的行动以合理有力的指导。而且,单纯的经验积累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不够的,往往出现“十年的经历可能和重复十次的一年扭曲经历的价值相当”。然而反思可以使教师“摆脱单纯的冲动和一成不变的行动,并把盲目的和冲动的行为转变为智慧的行为”。教师的智慧隐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通过专业学习和专家引领,让实践变得更有意义。那就是要加强学习和创新。有位作家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学习是让我们更上一个层次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是适合教师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正在向学校层面转移。学校现代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课程教材建设,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课程教材作为教师发展的载体,是教师培训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推进,没有教师不行。课改即教师,教师即课改。新的课改的提出,可以带动其他许多项目。黄浦区曾提出“政府推动,项目引领,整体推进二期课改”,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关心“学校发展”,并抓住课改这个契机。还有,教师教育如果不把课改与培训结合起来,是没有生命力的。课改要有思考,要建立制度文化,这是基本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与学校发展联为一体,才能实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学校不能只是使用教师,必须十分关注教师的发展,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课堂
教学改革为中心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课堂教学。过去的一些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强调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起承转合。在这样的课里,教师有许多“表演”的成分。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中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并不是要开设一些表演性很强的公开课,而是真正对“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弊端:
一是“授人以鱼”的灌输式教学。古人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与其给别人一条鱼,不如教给他钓鱼的方法;给别人一条鱼,只能供他一日之餐,教给他钓鱼的方法,却可以使他受益终身。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把学生看作一个有待加工、可以被动塑造的对象,认为人的大脑就像储存知识的仓库,儿童的心灵就像是没有任何痕迹的“白板”,可以任人随心所欲地涂写或塑造,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用知识去填充大脑这个“仓库”,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存储”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灌输式教育或“储蓄式教育”,它“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在这种“灌输式”的教育观念下,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循着“四部曲”: 首先是“赶鸭子”,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被家长送进学校的学生统统被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不管他们是否消化得了;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要看一看灌的效果如何: 在这三个步骤之下,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
二是“唯书唯上”。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而学生则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教师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至上,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绝对遵从,对于教师一贯服从,把教材、教师讲授的内容视为“圣经”和金科玉律,当做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他们极少怀疑教材的正确性和教师的权威性,即使偶尔有所怀疑和反驳,也很可能被视为“叛逆”和“犯上”,遭到教师训斥而被打入“冷宫”。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缺乏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教师眼睛中的学习佼佼者,往往并没有成为栋梁之材。在这种传统的“唯书唯上”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是以一种探究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方式获得,而是把知识当做具有终极意义的“真理”来对待。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往往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以致造成我国学生存在严重的“后劲不足”现象。有专家提出我们的学生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我想并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勤奋、不努力,而是他们学得太死,学得太浅,学得太窄。没有厚积,哪来薄发?还是孟子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是“大一统”的教育。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如同机械大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巨大差异,试图以一种“大一统”的课堂教学来塑造和培养统一的“标准件”,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热衷于千篇一律: 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答案,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犹如古希腊传说中普罗哥拉斯蒂斯的“铁床”普罗哥拉斯蒂斯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个强盗,据说他让囚徒躺在铁制的床上,如果囚徒比铁床长,就锯掉多出的部分;如果囚徒比铁床短,就把人拉长,使之符合铁床的长度。后人借此比喻将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唯心的简单处理,谓之“铁床”。,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其实,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是个体生命精神活力的支撑。一个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人不可能在工作中独辟蹊径、富于创造力,一个精神委顿、没有棱角的人不可能在生活中活力四射、激情洋溢。因此,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大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也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育个性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思想。例如日本政府就把“重视个性”叫得非常响。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4—1987年提交的四份教改报告,尖锐批评了日本教育中阻碍个性化发展的弊端,如“过多地培养了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没有个性的模式化人才”,认为“这些都是由于教育制度单调化一和不灵活所派生出来的”。为此,报告指出:“重视个性的原则是此次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因此,要在教育内容、方法、制度、政策等各个方面对照这一原则展开根本性的讨论。”
个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一点不但对于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同样是如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迫切需要出类拔萃人才的发展中国家,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个性化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四是过于严谨与封闭,脱离现实生活。课堂教学源于生活,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课堂教学引导的个人生活展开的过程。但是,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它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其典型表现就是以教案为本,实行计划教学(过度严谨的计划教学)。在传统教学看来,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课时任务),这样,一课时跟着一课时循序渐进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课本和教学计划,而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导致学生对这种课堂教学失去了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学、逃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平等、对话、创新、个性等开始进入教育的话语圈,并逐渐为教育界所推崇和倡导,在这种背景下,单纯灌输、以教师为本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成为历史,新课程改革期待着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1. 教学方式的变化——从灌输到引导
传统教育是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的。灌输实质上反映的是社会本位、教师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它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漠视人的自由和尊严,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
如果说灌输是传统社会背景下的教学特征,那么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尤其是在一个尊重多元化、强调个性发展的社会,灌输是必然遭到排斥的。因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人”及“人的发展”已成为教育的核心所在。显然,这仅仅靠灌输、压迫、逼迫甚至强迫是无法实现的,灌输只会禁锢、封闭、奴役和钳制学生的发展,灌输只会使学生成为奴仆和顺民。只有引导才能把学生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使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自由健康成长的人。
记得有人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三堂课,一堂是孔子“沂水春风”,一堂是佛祖“拈花微笑”,还有一堂便是古希腊学园的互相诘难。这三堂课之所以最为美妙,正是因为这里充满着悠闲、快乐和自由。
2. 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从孤立到合作
有大量事实表明,在尝试改革期间,实施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有效实施的关键。新的含义,新的行为,新的技能,这都明显地取决于教师是个人孤立地进行工作,还是相互交流思想和支持他们共同的工作。但一直以来,教师大都是在自我封闭和孤立的状态下来开展自己的工作的。在许多教师看来,只要自己认真备好课就一定能上好课,至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沟通则是退居其次甚至根本就不重要的。
也许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的确不要求也不太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但这种“孤军作战”的工作状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此次新课程改革,在改革原有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新课程无论是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课题、研究的方法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和领域,仅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显然无法完成,它需要教师之间更紧密、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平等为前提、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工作群体。
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教师之间,还包括教师与社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新课程特别强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的开设即是最好的体现。这样如何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加强与社区、与家长之间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有效实施。
3. 课堂中知识结构的变化——从“以教案为本”到“师生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一种“以教案为本”的封闭性教学。这种封闭性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将打破教科书一统天下的局面,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教师的个人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按新课程标准的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也将为激活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留下充分的余地。师生互动和课堂知识的变化,将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
4. 教学基本要求的变化——从控制到对话
如果从字形来分析,可以发现古老的“教育”和“学校”都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如“教”原是“子”的边上站着一个手持教鞭的人的形象;而“校”的原意则是两块木头的相交,象征着某种枷类刑具。教育从一开始似乎就是控制的代名词,而控制从一开始就是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