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17632500000005

第5章 杨炯(一首)

杨炯(650—693),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自幼聪明好学,十岁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永隆二年(681)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因诋毁朝士,见忌同列。武后时,因其堂弟参与徐敬业起兵之事,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官终盈川令。

在“初唐四杰”之中,杨炯与王勃年辈相若,交谊最深。其诗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尤以边塞诗为胜,气势雄健激昂。有《杨盈川集》十卷。

奋发昂扬辞情并茂

——读《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约作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当时,西北突厥等贵族集团侵扰固原、庆阳一带。面对这种紧急的局势,杨炯心中很不平静,便写下了这首《从军行》。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战争之事。本篇是借用乐府旧题,抒写作者投笔从戎、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写敌人犯边,烽火照长安,激起爱国志士不平之气、报国之志。“烽火”,古代在边境上发现敌人侵犯时,便在烽火台上燃火报警,称为“烽火”。“西京”,指长安。东汉建都洛阳(东都),始称长安为西京,后人也常沿用其名。“烽火照西京”的“照”字,似实而虚,虚中有实,突出了当时边地告急,危及京城的严重局势。“心中自不平”,是由军情的紧急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爱国志士,面对敌人入侵,心中怎能平静?一个“自”字,便把诗人那由衷的爱国激情表现出来了。

“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写慷慨出师。“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兵符,有两块,一块留在朝廷,一块交付统兵主帅执掌,两块相合的地方呈牙状,故称“牙璋”。“凤阙”,宫名。汉武帝在长安建的建章宫左边宫阙上刻有金凤,故名“凤阙”,这里泛指皇宫。“龙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塔米尔河畔,为汉时匈奴祭天之处。《史记·匈奴列传》:匈奴“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这里泛指敌方要塞。这两句,用“牙璋”、“凤阙”点出奉命出征的庄严、隆重。“铁骑”与“龙城”相对,渲染出战斗气氛。“铁骑”二字再加一个“绕”字,则点出了唐军兵强马壮,雄健迅疾,一下子便包围了敌人的重镇。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转入环境描写。漫天大雪,遮天蔽日,使军旗的彩画也黯然失色,模糊不清,仿佛残破的图画。怒吼的北风夹杂着战鼓的雷鸣,显得格外壮烈。这两句诗有声有色,句中的风、雪、旗、鼓构成了一幅形象鲜明的边塞征战图景,既点出战斗的艰苦,又衬托出士气的高昂。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则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意思是说:虽然战场上十分艰苦,但为了保卫祖国的统一,宁愿投笔从戎当一名下级军官,也胜过一经自守做个书生。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反映了诗人慷慨赴敌、报效国家的爱国热忱,也反映了初唐爱国志士甘愿弃文就武、为国立功的精神和时代风貌。

这首诗语言遒劲,音调铿锵,兼有乐府歌行的自由明快和律诗的严谨工整。诗中写景、叙事、抒情、言志紧密结合,奋发昂扬,辞情并茂,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杨炯的《从军行》堪称不可多得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