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23

第23章 各种教育观点分析(7)

(七)教育的发展动力。教育应该结合并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教育提升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其功用性价值更加凸显。此外,教育的土壤、知识的来源都是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同时,个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的认知和需求,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生活,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当教学内容空洞、形式主义严重时,西方教育通过逐步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等,走出教育发展的困境。甚至可以说,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文艺复兴的发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宗教教育本身过于形式化和僵化所致。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践行在“教”与“学”交互过程中的方法。从苏格拉底到夸美纽斯,从夸美纽斯到近现代教育家,他们不仅仅身体力行开展教育实践,而且不断地探索、研究、归纳和总结,结合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经院主义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做中学”教学法、结合教学过程的五段教学法等。

(二)教学组织方面。配合年龄阶段的划分,提出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同时,按照知识方向进行课程划分、专业划分。

(三)关注教学过程。经院主义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教学方法死板。针对这种教学方式,很多教育家结合人类从认识世界到理解知识的过程规律:直观感知事物、理解事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研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实现“从实践到经验、从经验积累到理论、从理论到科学”的升华。

(四)教学原则方面。夸美纽斯和很多教育家详尽地分析、论述、总结了各重要教学原则,包括自然适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五)课程与教材方面。课程的计划安排要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知识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制造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

(六)对教师的要求、地位和作用。很多教育家在这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教师要“智慧、活泼、热情、稳健”。

(七)教育普及。所有的人,不论贫富、贵贱、男女,他们都是可教化之人,都应具有接受共同教育的权利。

三、教育研究

针对教育体系的思考、研究,以及针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探索实践、总结研究,都是教育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前面已经分析总结了教育体系、教学过程与方法,这里归纳的教育研究不包括这两个方面。

(一)教育的目的。很多教育家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将教育的目的分为“必要的目的”和“可能的目的”。其中,“必要的目的”是培养完善的道德,有教育家甚至提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明达善良之人”。

(二)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共同发展,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源泉,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教育理论虽然抽象,但却没有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是空想形成的。很多教育家既“向前看”,又“向后看”,一方面,学习先人的文化、思想和理论;另一方面,又结合自身的长期教育实践过程,思考、归纳和总结,提出新的教育理论。

(三)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学不等于教育。教学就是教与学,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而教育则是通过教的过程实现育的目标,旨在育人。因此,教育不能脱离教学,但又高于教学。教育可以看作目的,教学则可视为过程、手段和方法。

(四)教育管理体系。不仅包括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还包括政府层面的教育管理体系。不管是政府还是学校,教育管理体系的设计都是系统工程,包括政策、规章制度。例如:在很多国家,义务教育和公立教育都能从国家层面得到保障。通常来说,教育管理体系与国家体制、更深层次的文化紧密相联,国家体制和政府管理对教育的影响永远是没有标准答案且值得研究的问题。

(五)由技术变成文化。教育已经从技术变成文化,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或从某些方面,上升到哲学思维的高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就是这种提升和集大成的典范。

第五节 中西方教育发展轨迹的对比分析

一、教育思想发展过程的对比

正如本章第一节猜测的模型,无论是中西方的教育,还是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都源自人类的混沌初开。为了更好地对比中西方教育发展的过程,以便我们“以人为鉴”,笔者从原始时期、古典时期、中世纪时期、近现代时期总结整理出教育发展轨迹的对比分析图,如图4.3所示。

图的最上面一栏表明,所有人类都经历了混沌初开的过程: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犹如一片荒漠上的野草,各种思想自由繁衍,并逐步沉淀、汇聚,形成主流文化和思想。

图的左边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大致轨迹。在古典时期,思想的自由繁衍形成“诸子百家”。我们在百家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老子、孔子等道统学说。随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们的教育均以一种传统的、单一化的人文教育为主。直到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的近现代教育才进入中国。

图的右边是西方教育的发展轨迹。从古典教育到近现代教育,西方教育不断演变。在古典时期,西方教育不仅从内容上形成了人文教育的轮廓、结合现实生活形成了“七艺”,而且朴素地探索研究了教学方法和学制体系。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的学科更加多元化,大学出现,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教育体系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制、不同学科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近现代阶段,西方教育,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逐步形成现代教育体系:层次、学科更加完备;科技在教育中的地位日趋突出;教育的功用性价值日益明显;教育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人为鉴”

(一)远古时候

在生物的自然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智力进化过程也许最漫长。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只有智力进化到一定程度后,人类才会有语言、文字、思想、宗教、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演进。远古时候,不论东西方,原始人对自然客观世界的认识仅局限于表象性的五官感知,且非常有限。那时,人类缺乏各种技术,更没有任何科学理论的概念,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弱肉强食中求得生存。

早期形成的各种文化、思想、宗教和教育,不论中外,均以人文性的哲学思想为主。可以想象,当整个世界还是一片文化荒漠、人与动物弱肉强食时,每个人的思维不受约束,可以任意发展。因而,不论地域、民族、国家,人类的任何思想在出现之初,思维都不会受制于一种道统学说的约束,任何声音也不会被淹没。在一片文化荒漠上,各种思想不自觉地聚集在一起并自由地繁衍。当不同的思想产生“共鸣”,或者某种思想得到更多认同的时候,文化思想走向趋同,并逐步被集大成,形成主流的思想文化。

先秦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上述文化思想形成过程的典型示例。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起源于四千多年以前,而西方的古典教育启蒙于两千多年前。但是,近两千年来,中西方文化、思想和教育却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导致今天的巨大差异。“我们的文化思想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基本没有改变过。”因此,历史并不代表辉煌。

(二)古典教育阶段

在古典教育阶段,中西方的教育发展就已经出现分化。

1.从内容上来说

除了人文教育,西方“七艺”教育还包括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知识源自生活。两千多年前,虽然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仅限于客观现象,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也非常简单,但是“七艺”教育的内容却五花八门、非常丰富。

最初的细微差别,常常导致未来发展的巨大差异,犹如高速公路出口处的一点点分叉,带来的却是“南辕北辙”的结果。同样,在几千年前的开始阶段,在逻辑、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教育等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没有形成专门的内容体系。民间普遍存在的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方面的朴素知识,始终不被官方认可,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被看作“歪门邪道”的“术”。以至于两千多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思想,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思维,因而难以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教育思想体系,一直在狭小的人文空间内倒腾,单一地“近亲繁殖”人文教育。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本来就存在巨大差异。其实,教育是人类的共性活动,本就不该被贴上“中国的”还是“西方的”标签。正如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曾说“不管姓资,还是姓社,发展是硬道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思维,使得我们非要以一种“非对即错”、“非敌即友”的逻辑,先入为主地将很多共性的事物贴上某种标签以示区分呢?

2.从教育本身来说

除了教育内容丰富之外,西方古典教育对教育本身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形成教育专著,多角度、宽视野地论述教育,系统地总结了教育的目的、作用,还论述了课程内容、设置形式、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同时,结合人的身体发育过程,将教育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逐步形成了一种框架性的教育体系轮廓。柏拉图构造了一个学制体系;亚里士多德不仅明确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提出“按七年为一个阶段”的阶段划分。这些教育的框架体系,为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性架构。

两千多年前,我们“焚书坑儒”。虽然先贤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但这些思想都只是经验的总结,散布在不同的经典著作中,并未结合人的生理发育规律和全面发展需求,从目的、阶段、内容、方法和原则等方面系统地研究教育,形成系统的教育专著或理论体系。

3.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来说

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教育发展最原始的驱动因素,现实生活则是知识的最根本源泉。西方“七艺”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然而,现实是具体的,知识却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抽象。因此西方的教育思想也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并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古罗马的“做中学”教学法。

相近或相关联的知识内容被“合并同类项”,就形成了课程、专业方向、学科等。因此,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是对生活现象或常识的共性抽象,且高于生活。以物理为例:在没有形成物理课程前,人们只知道距离、速度、时间、重量、热量等朴素的概念。当需要量化地描述这些概念时,就需要定义相应的概念体系。因此,我们的先人建立了寸、尺、丈、斤、两、时辰等概念;西方不仅建立了纳米、厘米、米、克、千克、时、分、秒等概念,还建立了系统的量纲体系。在物理概念和量纲体系的基础上,描述、研究、揭示自然规律,并逐步形成物理课程的内容体系。

事实上,任何课程、课程体系、学科专业的形成皆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点点滴滴的积累,不断地思考、研究、总结和提炼而成的。一些前沿性的研究方向,甚至包括教育体系的形成过程,莫不如此。在学习西方现代教育时,我们常常是“一叶障目”,较容易地引进国外的理论、技术、课程、专业、学科甚至教育体系,但却无法复制别人得到结果的思维过程。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性思维最体现智慧,也最难学习和引进。

4.从教育的杂交性来说

西方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文化不断融合、杂交的过程。这种发展轨迹可以简略地划分为古典教育、中世纪教育和近现代教育三个阶段,如图4.4所示。

图的左边是古典教育阶段。古希腊教育是西方教育发展的基础,其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巴达的教育和雅典的教育。古希腊后期的教育,走出狭小的城邦,吸收东方文化为己所用。古罗马的教育是对古希腊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并深刻影响到后来的欧美国家的教育。图的中间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同时还受到了阿拉伯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图的右边是近现代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教育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文化、教育和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教育的渗透和影响,不仅局限于西方国家,而且对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