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24

第24章 各种教育观点分析(8)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但是,西部高山、沙漠等自然环境阻碍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在多民族文化中,汉文化一枝独大,以至于其他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涤荡,已被逐步同化。在封建朝代更替的几千年间,教育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文化的传承方式却一直“同模式地”近亲繁殖。众所周知,生物的近亲繁殖必将导致物种的退化,因此文化“近亲繁殖”的结局就是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备受国外列强的凌辱和侵略。直到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中西方文化才开始广泛地交流融合。在今天看来,“废科举、兴学堂”也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我们为此可是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

文化杂交、研讨交流是如此重要,因为很多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在任何书本上都可能没有答案,而仅凭自己探索、琢磨、思考、发现和总结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悟出结果。可是,在一定积淀的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的沟通交流、聆听各种报告,你可能一点就透、一点就通,有时甚至会有醍醐灌顶之感。我们常说“见多识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道理即在此。

5.教育目标的趋同化

正是教育,使人有别于动物,得以驯化,具有良好的德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东西方的教育均以“培养有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好意识的人”为主要目标,这正是教育目标发展的趋同化结果。

最初,教育的经济功用性价值不明显,以社会功用性为主,主要表现为驯化行为、培养德行。这时,一种倾向出现了:为了控制和奴役人的思想,教育为政治或宗教所利用,甚至被控制。古罗马的宗教形成以后,通过宗教,教育得到了有组织的推广。因此,宗教对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宗教为了排除异己,必欲控制教育。当文化和教育被教会垄断、《圣经》权威压倒科学成就之时,就是文化教育开始衰落之日,宗教反而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纵观我们的文化和教育发展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教育始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有良好的开端。可好景不长,各学说均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学说之间自觉或不自觉地排斥异己,逐渐形成道统学说。随着学说为权力政治所利用,政治力量加速了道统学说的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渐渐地,异家杂说已无成长空间,文人常常依附于道统学说,成就仕途。

由于缺乏独立且具体的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以及乏善可陈的科技教育,古典教育趋同以后,凝练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强调个人的“礼义廉耻”修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该目标虽然重要,却显得空洞且苍白。相较而言,“学而优则仕”则显得更加现实,教育逐步沦为政治权力的附属。

可以说,几千年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一种在道统学说框架之下服务于政治的一元化教育。从思想、内容、过程、形式、方法等方面看,教育就这样一直简单地“近亲繁殖”了几千年,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体系。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可知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任何社会,相较权力政治而言,教育却又永远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忤逆统治者的政治意愿很可能就会带来“焚书坑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教育,特别是教育精神、目标的相对独立性,虽然很难,但却十分必要。

(三)中世纪教育阶段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继承了古典教育,并得到大力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教育出现

在欧洲,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宗教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权逐渐被打破,中世纪的大学得到快速发展。

2.教育世俗化

教育世俗化使教育不再是贵族们的特权,普通人也能接受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3.教育体系和内容

从教育本身来说,中世纪的教育家,结合教育实践经验和人的生理发育规律,综合考虑个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全方位地研究教育,根据年龄、方向设置学制、专业,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形成相对完备的教育体系。教育体系中不同阶段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更加明确、具体且多元。从内容上来说,结合大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新学科的出现,教育进一步扩充教学内容,增加新的学科和专业方向。

在文艺复兴时期,经院学风严重,“言必称希腊为范,事必以罗马为师”。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教学方法教条死板,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学习主要是死记硬背,最后导致教育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们当下的教育,是否类似于西方的“经院教育”呢?弘扬国学,对强化人文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一定要防止经典主义占上风。在大力弘扬科技救国时,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避免“言必称科技”的“顾此失彼”倾向呢?

4.教育不再受宗教约束

世俗、教育、宗教、政权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即使宗教、政权占绝对强势地位。在《圣经》权威压倒科学成就时,有的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布鲁诺因为坚持宣传哥白尼学说被活活烧死。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自然规律被发现。科技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知识、教育的功用性价值逐步得到认可。物理、化学等知识逐步被归纳,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技术体系,被融入大学的教学体系。

科技知识和教育的普及,使人们越来越理性。时至今日,《圣经》还在盛行,《古兰经》也没有被遗忘。但这些经典并未剥夺各种知识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包括科学理论、应用技术乃至人文知识。教育从宗教和政治的桎梏中被解放出来,不再受宗教和政治的约束。

(四)近现代教育阶段

自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科技的功用性价值凸显,使得科技成为近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近一个世纪以来,科技发展,科技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能超过了人类之前的历史总和。近现代西方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容的多元化

随着教育的功用性价值日益明显,各种新理论、新技术不断融入大学,甚至中小学。同时,结合人文、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各种工程、各种管理等新兴学科或专业方向。教育不再是固化的技术,而被视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在层次、阶段、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教育均趋于更多元化。大学已不再是唯一的成年教育方式,所设置的专业方向、学科类别、学制年限也不断多样化;相同的专业,不同的大学又各具特色;另有各种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应运而生。

专业的教育通常会带来这样的普遍性思维和认识:过于注重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而忽视个人的道德、态度、习惯等。很多单位招聘员工非常功利,常常只招收某个专业的毕业生,甚至要求具备某种经过短期培训即可掌握的具体技术。以至于很多大学也变得功利,新生入学伊始,就开展专业性的技能教学。其实,专业教育应该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正如人的身体需要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但人不能靠直接注入这些营养成分来维持健康。

2.现代教育的形成

随着人类进入近现代,教育目标被凝练成“培养有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好意识的人”。然而人生受教育的黄金时间只有十多年,那么该如何协调实施常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该教育目标,已成为实施现代教育的战略性问题。

迄今为止,现代教育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和内涵描述。大学生可以接受先进的科技知识,但即使是当下最先进的科技知识,若干年后也不再先进。因此,针对先进科技知识的教学只能称为现在教育,并非现代教育。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现代教育应该以良好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方面的人文教育为基石,并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相结合。

仅仅围绕书本知识的课堂教学,而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更不能称之为现代教育。当下的教育与现代教育差距尚大,绝大多数人更关注别人上什么课、讲授什么知识、采用什么教材,实际上是在关心别人传授什么“武功秘籍”,却很少了解、学习、借鉴别人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更未深层次地思考教育的本质,因而难以培养一流的创造性人才。

从更广的角度看,我们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学习任何先进的东西,如现代教育理念、各种理论和别人发明的技术、现代管理和经济模式等,甚至可以“山寨”它们,却没有关注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而最体现智慧和创造性的恰恰是过程。

就教育而言,从苏格拉底到夸美纽斯,再到杜威,他们的教育思想都具有借鉴意义,但却未被我们学习借鉴。如果能够“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我们就可以“明得失”、少走弯路。否则,我们没意识到教育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所在,却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官员的替换,无异于“缘木求鱼”,有可能还将在黑暗中探索很长时间。

三、可能的“得失”

如果我们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人生的高度和全球的高度,去探索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追寻别人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总结形成的教育思想的轨迹,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发现自身的很多不足,尽量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可以大大加快我们的教育发展过程。

人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受到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等多方面影响。其中,唯一可控管理、有组织性开展的是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需要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谋划,高屋建瓴地进行系统性、宏观性、体系性的框架设计。这也许正是我们在教育方面最为缺失的研究和思考。

(一)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教育

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得教育从较为朴素的人文、宗教、民族文化以及常识性知识教育,逐步拓展为多元化、多学科的专业化教育。从古典阶段、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到近现代,很多教育家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结合人的生理发育、甚至心理成长的客观规律,以一种战略性、历史性的视野思考并研究教育,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理论,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教育是人类的共性活动。在面对问题、谋划未来时,我们不应先入为主地划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界限,而是需要以博大的胸怀、理性的思维,广泛了解西方教育走过的弯路,学习借鉴别人的教育思想,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路和具体实施办法。

看待与设计国家性、地区性的教育体系,不能只从三五年的视野着眼、从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着手、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短期需求出发,而应该综合教育发展过程中兴盛的经验、衰败的教训,分层次地对教育进行战略性的规划、设计和布局。

几千年来,我们的教育模式一直局限于朴素的“工匠式”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简单地局限于人文经典的“近亲繁殖”。武侠小说、电影、电视一直在传递这种狭隘且片面的教育观念,并强化一种误区:只有掌握了《九阳神功》、《葵花宝典》等武功秘籍,方能一统江湖;只有掌握了最新的科技,获得了最多的第一,方能成为强国,赢得世界尊重,引领世界潮流;学生掌握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好成绩和好名次,就是成功的教育。以至于很多家长、教育管理者、教师,甚至教授都持有“名师出高徒”的世俗教育观。

这种朴素教育理念长时间流行,且根深蒂固。绝大多数人,包括教育行政领导、大学教授、教育专家们,依旧在坚持这种理念,并以此考核、评估我们的大学教育。正如本书前面提到的,我们可以与一流大学采用相同的教材,但培养的学生差距如此之大,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在整体认识上存在缺失所致。

同时,我们面临着知识多学科、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种挑战老子、孔子、庄子没有碰到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也没有碰到过。因此,我们当下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也是老子、孔子、庄子等先贤们所没遇到的。针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先人们没有给我们准备好答案,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

(二)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

虽然我们倡导终生学习,但生命非常有限,即使全部用来接受教育,获得的知识也非常有限,更何况接受教育最重要且有效的黄金时间是成年以前。我们当下的教育,一方面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专业化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需要面对这样的挑战:新技术、理论、思想不断出现而导致的知识爆炸。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时期内,培养社会所需之才,就需要我们站在人生的高度谋划教育。

1.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教育的设计、实施应遵循人脑的生理成长和智力发育规律,否则只会得到“拔苗助长”的结果。因此,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福禄倍尔以及蒙台梭利等将教育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并认为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设计相应的学制,采用不同的方法,讲授不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