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32

第32章 教育是一个工程问题(5)

初中毕业后,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准备考大学,有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还有的学生辍学走入社会。这时,学生生理发育逐步成熟,心智也逐步成熟,可以说是已经“半成年”,但他们可能还未具备“成熟”的心理准备。

理论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学生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认识并接触社会,培养各种能力,变得更加理性。在课程学习方面,虽然知识更加抽象,但学生却更加理性成熟,理解思考能力也更强,所以,高中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考能力。然而,以成绩论英雄、以分数判优劣的教育导向,特别是高考以成绩论成败、一考定终身,使得高中的学习目标就是高考,上文初中教育阶段分析的问题照常存在。即使我们学习西方一流大学,实行自主命题招生、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等做法,也是“东施效颦”,学不到别人“如何做”的具体过程。高中教育只得回到知识学习、备战高考,使功利性教育进一步在学生身上“近亲繁殖”。

绝大多数学生只用两年即完成了高中三年的知识学习,最后一年全部用来复习准备高考。实际上,很多中学在初中阶段也采用类似的做法,用最后一年准备中考。就这样,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被浪费了近两年准备考试。更为滑稽的是,笔者听说我国出现了专门考研的大学,四年大学教育的重心和目标就是考研究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都实施这样的教育,并以这种方式在神州大地普遍地“近亲繁殖”了数十年,每个人的黄金教育阶段都这样度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永远只是口头上的教育理念,这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思维方式、思考方法,更不要说培养学生成为“有德行、有思想和判断能力、有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好意识”的人。当学生长大成人,当了家长、老师以后,他们又会持有何种教育观念、如何教育他们的下一代呢?

职业学校的技能培养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技能的多元化需求。社会的多元化分工和经济发展,需要有人当科学家、有人当工程师,同时也需要有人当清洁工,从而导致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实际上,中专、专科以及职业教育的存在是对本科教育的有效补充。但是,社会普遍地对教育的多元化划分缺乏理性认识,并认为职业学校似乎低人一等,学院也不如大学。以至于很多中专变成了职业学院、大专变成了本科学院、本科学院变成了大学。

笔者曾查阅了澳大利亚几所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感触颇多。澳大利亚某高中课程表,http:∥www.wghs.nsw.edu.au/learning-programs/curriculum/。首先,澳大利亚等国家将基础教育分成十二年级,是否有小升初、中考,笔者就不得而知了;其次,课程有选修课和必修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再次,注重通识性教育,避免过早地限定学生学习狭隘的知识,甚至在十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中)之前没有专门开设物理、化学等课程;复次,选修课程范围很宽,甚至超越了国内的很多大学;最后,很多技能型的课程穿插在中学教学中,为学生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分流做准备。

5.大学教育阶段

高中毕业后,有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有的学生辍学走向社会。这时,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智也基本成熟。按理说,他们已经成年,心理、性格也应该成熟稳定了。可是,人的心智走向成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变得理性更需要从知识学习积累变成积极主动思考,通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逐步实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今天的大学生虽已长大成人,但却缺乏成熟的心智。正因为如此,大学不仅需要开展专业教育,还需要培养人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大学教育是系统性的专业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社会分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外曾有人说:大学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因此,大学虽然具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之类的指导性建议,但单纯地从专业教育而言,大学教育不宜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知识的“Why”和“How”。

从更广阔的思路出发,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教育应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而不应该局限于专业范围内,更不应该局限于课堂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思维虽然可以令人更加专注,但却常常约束人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式,专业之外的思维、逻辑和方法有时反而会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专业之外的知识,拓宽视野。

学习再多的知识,你也不可能获得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因此,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此外,理论、技术本身并无多少内涵,学生学习以后,还需要具有知识应用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书本上的任何理论、技术都是成熟的知识,今天大学里讲授的专业知识,在一百多年前可能还处于研究阶段而没有形成知识体系。例如:今天的物理专业本科生在大二即学习了相对论;有关计算机的理论技术体系都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专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除了专业知识学习,大学也是锻炼人生的大舞台。如沟通交流等能力,学生永远不可能只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因此,学生应该多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聆听各种报告,全面发展,为自己成为“社会人”多做准备。人们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因为聆听报告或参与“头脑风暴”活动,你可能会得到很多经验、思想、方法上的启发。

很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没有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意识。面对新问题、新知识时,他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我没有学过”。面对更加灵活自由的大学生活,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充实自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整天沉溺于玩游戏中。更贴近就业需求的专业教育,使得师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望变得如此功利,希望大学直接传授有用的技能,培养有用之才。以至于很多学生提出:学点实用的东西,理论知识能省则省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当今的天之骄子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况呢?

(三)出现问题的可能风险何在

按理说,从小学开始,我们即开设了语文、数学、德育、体育、美术、历史等多门课程,应该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究竟还存在哪些风险、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德育的困惑

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关于道德的教育,应该弘扬人世间的“真、善、美”,培养人求真求善、恪守诚信、尊崇理性、尊重生命、弘扬正义、富于仁爱、勤俭克制、自我约束等精神品格。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待进一步明确。

德育课程在内容上缺乏系统的道德和价值观体系。或者说,基于世俗文化沉淀而形成传统的道德体系,在人道主义、个人尊严、平等自由、追求人类共同理想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德育内涵显得空洞、外延无法确定。因而,德育容易被简化为政治课教学,进而成为书本上大道理的宣讲,教学内容显得空洞抽象。

不像语文、数学等课程结合实际生活而容易理解,道理宣讲式的德育教学往往无济于事、甚至苍白乏力,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故事活动更具有说服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性认识能力还很弱,往往需要通过感性认识才能理解,并付诸行动。

2.功利性思维

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例如:记住几个英语单词、背几首唐诗或者做几道数学物理题,就会觉得知识增加了。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软知识的培养,不像英语单词、数学题目、唐诗宋词那么具体,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由此容易形成结果导向型的功利性思维。

正如本书前面提到,我们关注书本知识教育而不忽视“软知识”培养,关注知识结果传授而忽视思考能力培养,关注量化的成绩而忽视过程的可控管理。西方的教育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问题和困惑。其实,教学和教育并不是一回事,教学重在知识的教与学,教育是对人“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以功利性的思维简单地度量、评价教育,更不能以这样的思维实施教育。

3.世俗价值观的导向

当下的世俗价值观以创富、出名为主流,这些观点也成为衡量个人成功的主要标志。类似现象亦无可厚非,然而,“创富排名”、“出名要趁早”等观点却反映了典型的功利性思维。家庭教育、社会舆论过多地宣传这种价值观,甚至炒作一些非正常的成功。有些价值宣传和舆论导向给人世间尔虞我诈、自私贪婪的丑恶本性戴上了“成功”的光环,似乎“一美遮百丑”,使其过分地扩大化。这些做法并不可取,使得很多人认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只要成功即可掩盖丑行。

实际上,自私的本性,凡生物皆有之,就连植物都有生长的顶端优势。任何人都希望尽量多地拥有世上的好东西,但应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约束生物“自私”的本性靠自然法则,约束人“贪婪”的本性则依靠法律、道德。

世上没有完美、健全的社会制度。由于道德、法律存在漏洞,有的人为追求名利、获得巨额财富而不择手段。有的人甚至违背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江湖道义,靠一脱成名、骂名人出名、踩着别人往上爬。可是,这些“成功”的结果却被网络和媒体广为宣传,由此可见世俗价值观混乱到何种程度。

4.规则约束力弱化

世俗文化沉淀形成的核心精神品格,不仅是人文的基础和德育的核心,而且是约束个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方面似乎并不重要;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个方面却十分重要。

约束个人行为的准则规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显性化的规则,如用文字明确描述的法律制度;二是没有明确规定的道德准则,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行为规范;三是个人心底的良心标准,如有些人会因良心上过不去,而不做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事情。

道德、法律、规章、制度不可能健全完善,因而有的人常常利用法律、制度的漏洞,表现了极大的“聪明才智”。有的人打着“爱国”的旗帜,违背普适价值观的规范准则;有人明明缺乏诚信,却还能如鱼得水。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法律制度的行为常常不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很少受到公众谴责或惩罚;即使被谴责或惩罚,付出的代价却很小。这使得在当下社会,个人私欲无限膨胀,黑暗有时在掠夺,罪恶有时在横行,我们却无能为力。

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很多感人事迹,如2009年大学生的救人壮举。同时,在学生们舍己救人的活生生事实面前,打捞公司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声称没有拿到钱就是不打捞尸体。该公司负责人在上缴打捞费时还狡辩道:“并不知道打捞的是英雄遗体。”由此可见,社会的道德水准已经滑坡到多么可怕的程度!网上甚至有人评价:三个大学生的生命换回两个小孩的生命,是否值得?这本身就是功利性的“数量”比较思维,而不是从英雄行为的伟大之处、不是从弘扬人世间真善美的角度去思考。如此的思维与用“金钱”数量化的衡量生命价值的思维如出一辙,却正是当下社会的可悲之处。

英雄的故事强烈地反衬出人性的丑恶,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以生命的代价拨动了一下社会公众一时的良心。但是,被感动却只是暂时的,难以唤醒我们整个社会最深处的良心和反省。从更为现实且深层次的角度看,整个社会普遍缺乏普适价值观的支撑,使得高尚的人活得太累,社会上“助人为乐”的善举甚至还会被讹诈,而那些丑恶的“聪明人”却往往比“高尚”的人活得更好、更加滋润。我们只好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从个人的角度说,违背个人良心、违反社会道德、甚至违法而未被发现的行为并不会给个人带来精神、名誉、地位、经济的直接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人生没有豁免权。如果教育能驯化本来具有私欲之人,使得他们在面对可为和不可为的选择时,坚信“头上三尺有神明”,在他们的内心总有这样的敬畏之心:违背良心、道德、法律的行为不是因为会被发现而不为,而是因为不可为而不为;内心总有准则约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则善莫大焉!

三、教育体系的工程规划

(一)教育层次体系的模型

教育层次体系的设计,应该结合不同的教育阶段,“自顶向下”地设计阶段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群、每门课程的内容体系等。结合图5.5的教育阶段划分和图5.6的教育阶段定位,本书对图5.2的层次模型进行细化,总结了教育的层次体系模型,如图5.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