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33

第33章 教育是一个工程问题(6)

教育涉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影响等,而教育的内容又涉及道德、态度、习惯、能力、方法、知识等,因此,图5.7的层次体系模型并非刚性划分,只是教育层次体系的参考框架。图中的不同层次对应于不同的教育阶段,其中,下一层通常是上一层的基础,也就是说,前一个阶段的教育通常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宏观地说,基于图5.7深化设计教育体系时,各个层次的内涵、相邻层次之间的边界和衔接关系,也是需要设计思考的重要方面。

上图中,除了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外,所有阶段的教育都以学校教学的形式实施。为了支持每个教育阶段的定位、实现该阶段的教育目标,需要针对学校的教学过程,综合地设计各个阶段的课程群。每个人不管接受了多少学校教育,他总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他通过教育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只是他走入社会的技能基础,即使再丰富的课程也难以涵盖并实施所有“软知识”的培养。因此,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始终是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中,家庭教育又是教育的根本和基础,可家庭风气又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文化风气、舆论导向,故而在所有教育阶段,社会环境对个人的道德、价值观、态度、习惯、能力的培养和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整体,社会风气是所有人的道德品行、态度习惯、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良好的社会风气绝非一天形成,也非个人言行所能影响而得到快速改变的。然而,即使个人言行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也会对社会风气的好坏产生重大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意识,约束其言行举止,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做贡献。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抱怨别人“素质低下”,自己却没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从每个细节约束自身言行,乱丢垃圾、随口说脏话,那么,社会的风气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二)学校教学层次体系的思考

教育阶段的划分已经非常成熟,每个国家都有相似的学校教育体系,每个阶段也应该有相对清晰、完整的教育目标、过程、内容和方法。本书并不深入分析设计各阶段的课程群,只是结合图5.7,阐述笔者对现有教育阶段的看法并提出补充建议,以作为每个阶段深化设计、优化调整和实施操作的参考。

1.婴幼儿时期

人生中,婴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心智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身体、大脑发育,乃至言行举止、道德品行、态度、习惯等对人生的影响将是决定性的,其中,尤以婴儿阶段的家庭教育为甚。本阶段重在孩子正常健康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可以结合生活常识,适当地开展认字、典故故事、简单算术运算等教育,不必过多地学习书本知识。本阶段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补充调整:

(1)强化感官训练。本阶段是孩子五官发育的敏感和基础时期,特别是三岁之前。站在婴幼儿的视角,可以设计与婴幼儿身体和智力水平相适应的、令小孩身心愉悦的简单活动,如音乐、绘画、简单的智力游戏、集体娱乐、模仿秀活动,以锻炼婴幼儿的五感。哪怕只是挠痒痒的玩笑,也“笑比哭好”。也可以编撰简单、夸张的素材,引导训练小孩模仿声音、动作等。

如今很多家长在给小孩选择幼儿园时,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幼儿园是否教小孩学英语、学数学、背唐诗、写字等,来判断幼儿园的“好坏”。笔者曾听说有些具有大学学历,甚至博士学位、高级职称的家长抱怨幼儿园不教小孩写字。从幼儿园开始,很多家长只关心小孩学习掌握书本知识,却始终没有认识到只注重这些方面的教育培养不能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2)设计故事活动。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典故、童话故事和科普知识,设计编撰简单具体、由浅入深的系列故事、活动和动画,包括科普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和励志故事,将道德品行、价值观、习惯、态度、能力和科普道理的培养蕴含在故事和活动中,通过讲故事、组织活动来培养小孩的“软知识”。

为什么国外会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作品,而且一直是古今中外小朋友的通用读物?经典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米老鼠和唐老鸭》、《聪明的一休》等,以及图文并茂的少儿科普百科全书均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因为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动画片、百科全书不仅故事情节简单,富有趣味性,而且超越了时代、国家、民族,蕴含了很多生活哲理、科学道理、普适价值观,富于启发性、想象力,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3)训练遵守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相对固定的规则或规则多变,则等于没有规则。通常来说,幼年培养形成的遵守规则的习惯会伴随整个人生。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应该设计并建立规则,然后根据规则的要求设计故事、动画、活动,通过生活小事、活动事例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如购物排队、过马路看交通灯、不乱扔垃圾等,这些规则的遵守与培养,与小孩道德品行、普适价值观、态度、习惯等紧密相关。

笔者的外教同事曾谈到一些国外家庭教育的情况。例如:美国家庭每月给小孩零花钱,小孩买玩具得用自己的零花钱。如果钱不够,家长可以垫付,但得从以后的零花钱中扣除。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老人四人、父母两人、小孩一人”的倒金字塔结构的中国家庭,即便父母不给钱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说:“宝贝,我们给你钱去买。”小孩不懂规则,但却很聪明,他会顺势选择对他最有利的方式做事。给钱买东西事小,破坏规则事大。教育小孩如果没有坚持规则,往往难以培养小孩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态度和习惯等。

(4)激发孩子的能力。人的很多能力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如独立处理事情、与人沟通交流、承受挫败感等。笔者曾记得,小孩在上幼儿园时唱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儿歌,就常常要求她自己做很多小事,不能让她只停留在语言和唱歌上。其实,大多数小孩对家长都有依赖心理,甚至很小的事情都想要家长代办,于是渐渐地他们从依赖心理变成了依赖习惯,独立做事时缺乏自信和担待意识。家长们却不知道,正是他们不知不觉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5)避免成人思维。道德、态度、习惯的培养难以遵循固定的教育模式,尤其是针对婴幼儿的教育。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在道德框架下,尽量引导、尊重孩子的天性发展、个性自由。家长可以设计幼儿参与的活动,鼓励引导幼儿描述现象、讲故事、发挥想象力编故事,激发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家长和老师重在观察和引导,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千万不要按照成年人的标准和逻辑评价孩子的行为表现、语言表达,对孩子所做的任何努力,不管结果好坏,尽量鼓励并引导。

这个阶段应该以活动参与为主,实施感性认知教育,加强小孩的五官发育和四肢运动。成年人不应把小孩看作大人,而应结合婴幼儿的智力发育特点,灵活地设计故事、活动。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人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小孩模仿家长的言行,学生模仿老师的思维方法和解题过程,大学生、研究生模仿别人发现问题、提出方法、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家长和老师是小孩最初学习的榜样、示范和启蒙者,其言行常常会被小孩无任何“对错”判断地学习和模仿。

笔者曾听说一个“小人精”的故事。某小孩在幼儿园常说老师教育他们如何辛苦,经常给老师拿凳子、倒水,用小手给老师捶背。尊重老师本是好品德,理解老师的辛苦也确是好事。某次,另一小孩将大便拉在裤子里,告诉了老师,该“小人精”跳出来,振振有词地指责这个小孩:“你怎么能这样,老师教我们有多么的辛苦,你知道吗?你还给老师添麻烦!”该小孩足够聪明,其EQ至少可达九十五分,可其行为却令人想起《论语》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笔者十分怀疑他是否真正理解老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然而,这种“拍马屁”的功夫绝非天生,也非一天练就,而是积年累月家庭教育的结果。

2.小学阶段

小学教育重在科普知识、社会常识的普及,所讲授的知识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因而,小学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应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常识理解知识,培养奠定软知识基础。本阶段可从以下方面考虑补充调整:

(1)从课程到过程。当下的小学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自然(科普)等多门课程。由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其理性思维和抽象理解的能力较弱,所以教学应注重过程和方法,尽量从生活常识、实际问题的感性认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仅从知识本身而言,全世界的小学所讲授的知识并无二异,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并引进别人成功的课程形式,甚至可以设计更全面的课程体系,但却无法引进别人的教育过程。可是,学习借鉴别人的方法、过程却常常可以获得“他山之石”的效果。

(2)加强软知识培养。小学教育的内容安排还应该“寓教于事”,结合古今中外历史典故、童话故事和科普知识,将道德、普适价值观、习惯、态度和科普道理等蕴含在故事和活动中。如此一来,抽象的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科普理论不仅不会枯燥无味,而且会变得生动具体并富于启发性。

笔者读小学和初中时,常有一群学生围着老师,老师时常给学生讲故事,有时在课堂上,有时在草坪上。“天仙配”、“白毛女”、“智取威虎山”、“双枪老太婆”、“三打白骨精”、“水浒故事”、“三国故事”以及很多历史典故就是这样听来的,并产生了很多童年的遐想,同时培养了道德、价值观、诚信等。很多时候,学生都不愿意老师停下来。曾几何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故事变成了不务正业。学生也不是通过“听”和“读”故事产生想象,而是通过看电视、电影直接得到故事的结果。

(3)注重全面发展。小学阶段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兴趣爱好,安排相应的课程、活动,如体育、美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活动的组织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然而,我们似乎忘记了开设这些课程的本来目的,只是简单且功利性地追求量化的成绩。

(4)教师导演设计。借鉴国外小学教育的经验,教师不仅需要敬业精神、责任心和激情,而且需要宏观的“驾驭”能力和综合的“导演”能力,为学生构思设计集体活动、故事。特别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设计探究性题目,让学生查资料、阅读课外读物、编写报告或小论文。如果可能,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并进行交流讲解,逐步培养学生的态度、习惯、“利用图书馆的系统和资料进行研究”和其他能力。

有时笔者在琢磨,如果仅从教学过程看,国外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显得更加灵活、松散,我们俗称为“放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似乎并不系统,也不扎实。以至于中国的基础教育被认为是“最完整、最系统的”。那么,他们这么做的用意何在?为什么这么做反而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其实,知识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A、B、C等课程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可当我们规范学校的教育时,通常将学校教育变成语文、数学、物理等具体课程的教学,过于功利性地教学生“学什么”。如此一来,学校教育的视野、思维、甚至行为过程被局限于狭隘的知识教学,难以启发学生思考知识的“为什么”、“如何得到”、“如何运用”、“好文章如何构思”、“逻辑层次如何组织”。犹如放养的土鸡比圈养的洋鸡更有营养、更有生命力,有指导性的“放养式”教育摄取的营养不仅是知识,反而更加全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考、创造等能力应该更富有启发性。

3.中学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教育的课程门数增多,内容更加抽象,难度也逐步增加。学生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学习。同时,中学也是学生身体发育、心智逐步成熟的重要转型时期。本阶段可从以下方面考虑补充调整:

(1)课程教学。如果说婴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重在普及科普知识、社会常识,那么,中学、大学的教育则逐步转向系统性的人文知识、科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虽然中学的课程体系非常全面,包括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音乐、体育等,但教学内容同样需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育过程,且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态度、习惯和能力等。

由于中学知识更加抽象,理解知识的含义、运用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和关键。通常来说,学习抽象的知识基于感性认识更容易理解,也就是以小学科普教育、实际生活的“知其然”为基础,逐步教学生“知其所以然”。这种“教”与“学”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知识,使得更为抽象的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启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和创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