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67

第67章 个人成功的方法(12)

创新是如此的重要,它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以至于被中外很多大学、学术会议、专题报告,甚至电视专题节目广泛地讨论。可究竟什么是创新,莫衷一是。简单地说,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因其抽象而具有不确定性,故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

对个人而言,只要做之前从未做过的东西,就属于创新。对社会而言,创造不存在的东西,属于社会的创新。通常来说,创新有很多层次,包括文化、思想、理论、思路、方法、技术、手段、应用、管理和运营模式等方面。不同层次之间的创新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如在思想活跃的氛围中,文化也不会是死水一潭。同时,由于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被划分为多个专业方向,理论、思路、方法、技术、手段、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又往往被局限于专业领域范围内。

那么,该如何实现创新?创新的源泉何在?纵观所有的重大理论发现、技术发明,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来自问题、需求、观察和思考。

通过观察现象,可以发现问题,进而思考“为什么”,以得到理论解释;通过分析需求,可以提出解决办法,进而思考“如何做”,以得到技术方案。如果已有的理论和技术不足以支撑思考,则需要创造新理论,发明新技术。

创新能力与多种能力紧密相关,如自我学习、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等,但高于这些能力。如果需要实现创新,不仅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更需要“跳出知识看知识”的抽象性思考。一方面,积淀让人学习、掌握了很多前人解决问题的过程、经验和方法。在思考过程中,可以借鉴前人解决在逻辑上相似的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在专业范围内思考,研究者常常会陷入思维的困境。有时,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思路,时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发现。

培养创新能力不可能类似于学习某种具体的理论、技术那样一蹴而就。因此,仅仅为了创新而培养创新能力,永远只能得到空洞的创新概念,不可能真正具备创新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创新就是“简单模仿+个人灵感”的结果。知识并不体现智慧,教育如果只注重知识学习,不注重思考能力培养,则难以培养创新能力。只有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从知识的“Why”和“How”等方面追溯思考,做到学而不僵,才可能有所创新。笔者将这种“跳出书本看书本”的抽象思维称之为“元抽象思维”。例如: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某个语句,需要思考为什么需要它以及如何利用它编程,至于语句的功能,不同的编程语言可能用不同的关键词表示;利用Word排版文章,需要学会设置格式,但如果需要创新地设计类似的软件,则需要了解Word采用什么方法和技术支持格式的定义。

第五节 学习的五个步骤

有人认为学习是学校的事情、学生的事情,殊不知,学校的学习只是小学习,真正的大学习是结合生活,随时随地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过程。相对来说,在校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简单且单纯,已有很多书籍全面、系统地分析过。本节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笔者对五个学习步骤的理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需要培养小孩的兴趣,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甚至个人也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

前面分析过“好奇是学习的原动力”。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那么,如何从好奇心出发,培养较为持久的学习兴趣呢?

图7.6是一种形成正循环的、可行的教育过程模型:从好奇心出发,启发培养个人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培养个人的学习欲望;在具有学习欲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个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了一定的成就感、自信心的驱使,即可引发更大、更高层次的好奇心,从而实现一种良性的教育循环过程。

这里所说的教育,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书本知识的活水源头是现实生活,只有将学生的目光从书本知识引向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世界,他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同时,这种方式还会激发学生更强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和成就感,教会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否则,只注重结果传授的教育只会将学生带入相反的负循环。

小时候,笔者在农村读中学,数学老师讲授几何之前说:“几何几何,想破脑壳。”这句话使得笔者认为几何可能很难学,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爱耍小聪明的笔者不仅认真,而且还找课外书籍学习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后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其实,这位数学老师正是采用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教育方式,激发了笔者的学习欲望。

生活充满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并思考,即可培养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如厨房和厕所的下水道因为一段“回形”结构常常导致堵塞。按理说,不用回形结构的下水道就不会堵塞,可为什么还要采用这种结构呢?兴趣的培养只是教育的起步,而不是终点。对蕴含在生活中的常识、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观察思考,更容易激发个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但是,如何通过观察、思考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掌握更好的方法和通用技能,则是学习过程中更为重要且更加困难的方面。绝大多数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也不会太差,甚至可能很优秀。

二、知道自己的弱点

大多数人在准备考试时,通常是针对掌握得不够透彻、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内容进行复习。同样地,练习打球、唱歌、书法等技能性的东西,也是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这种现象不妨比喻为:身上哪块肌肉不行,就要有针对性地锻炼那块肌肉。因此,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善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弱点,有针对性地训练、改善,方能使自己变得更具有竞争力。

世上无完人,任何人皆有弱点或不足:很多是普遍性的人性弱点;有些则是个人自身的不足,有的人存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有的人却有态度、习惯等方面的欠缺。每个人都可从书本知识、专业技能、通用技能、性格、思维、视野、习惯、态度等不同层次认识自身的弱点。同时,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知识和技能不足的背后通常是思维、习惯、态度,甚至道德等方面存在问题。改善一个小方面,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对来说,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较为具体,这方面的不足容易被发现。勤奋是弥补这方面不足的主要措施。其中,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通常还表现在“利用所学的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为解决问题还需要经验的积累,而经验很难从课堂中学到。通用技能则较为抽象,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甚至难以固化。这方面的不足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难以得到改善。因为这种不足是习惯、态度、视野、价值观,甚至道德等多种因素综合所致,通常在幼年开始表现,但却常常被忽视。

总而言之,通用技能、思维、习惯、态度乃至道德,都蕴含在事情发展和执行的过程中,表现在细节上。我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实际上就是指人才需要不断地雕琢,方能成器。这种雕琢主要是道德、态度、习惯、通用技能的培养,知识和技能只是雕琢的载体而已。一个人如果在这些方面表现优秀,他将会很善于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即使在学习、工作中碰到困难、问题,他也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功利性思维的导向,很多人难以从结果差异看态度、习惯、思维等方面的差异。有的人自己不做事,却常常对别人做的事情评头论足。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个人所听的、所见的、所想的、所说的、所写的、所做的存在着很大差异。

笔者不仅关心小孩的考试成绩,而且常常与她分析试卷,帮助她发现习惯、方法的不足。她的作业或试卷中的绝大多数错误是粗心所致,并非不懂那些知识点。如她懂得短语“be good at”的用法,初一的某次考试却做错了,反映出她背得知识却不善于运用。还有一次,我带她听一句英语:“At least 12 people were killed”。句中的每个单词她都知道,但却不会完整地分析该句使用了过去时、被动语态、复数三种语法。英语语法通常蕴含在句子中,孤立地背语法规则没有任何价值。

家长、老师不要因为某次成绩的不理想而完全否定孩子,更应该帮助小孩分析原因、认识不足。学生是否掌握具体的知识点、某次考试成绩是否理想、某道题目是否做错了并不重要,背后的态度、习惯、能力、方法才是根本。因此,帮助小孩发现并逐步改进这些方面的不足才是关键。

三、学到一种新知识

同样地,这里所说的新知识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专业技能,由易至难,还包括方法、通用能力、思维、习惯、态度、道德等方面的大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书本上的新知识相对较容易。如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等课程知识以后,通过做几道题目,就基本掌握知识要点了。但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学习经验性的专业技能,学生通常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他们还需要通过实践,运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方能真正地理解、掌握。

通用技能、思维、习惯、态度、道德等方面的改善比书本知识、专业技能学习掌握困难得多。其困难之处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这些方面的训练难以用固定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通常需要结合具体事情的完成过程。教师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事例,并帮助学生进行过程分析,反复练习,方能奏效。其次,这些方面很难通过一次或短期的训练被固化,而且很容易回到老状态,在新的习惯、态度等被固化以前,还需要不断练习才能稳定。尤其是因为个体差异,不同的人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固化训练的成果。

很多人一辈子都改不了口音;学英语时,很多人跟着磁带可以正确发音,离开磁带说的就又是中国式英语;很多人对照字帖练书法时,可以写出非常漂亮的字,离开字帖,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这些现象表明:改变个人的习惯是何其困难,更不要说态度和道德了。

课堂教学之外的学术报告、“头脑风暴”式的交流讨论往往不被大多数师生所重视。通过报告、交流、讨论所能获得的经验性的方法、技能乃至习惯、态度和道德,对很多人来说,知易行难。别人一说就懂,一点就通,一点就透。但如果仅靠自己去琢磨,可能花十年时间也未必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而且践行这些知识,同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方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经验性的、知易行难的知识。

四、创造性地学习一种过程

钱学森曾提出“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学生在学习理论、技术等各种知识的同时,到底还缺了什么?他们又该如何创造性地学习呢?

知识是人类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研究、发明、积累、创造的结晶。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一个很小知识点,却让众多科学家付出了毕生心血。同样地,发明某种技术,发明人很可能花了数年时间。但学生们学懂某个知识点、掌握某种技术或经验性的技能,可能只要几个月,甚至几小时。